中共二十大召開在即,總書記習近平在本屆黨代會上要達成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破例連任,獲得自己的第三個任期。他能否如願?此外,中共權力金字塔尖的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將出現怎樣的新佈局,這些正成為坊間各種猜測和專家嚴肅討論的焦點。
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由七人組成:
習近平:總書記、國家主席。1953年6月出生,69歲。
李克強:國務院總理。1955年7月出生,67歲。
栗戰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1950年8月出生,72歲。
汪洋:全國政協主席。1955年3月出生,67歲。
王滬寧: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1955年10月出生,即將67歲
趙樂際:中紀委書記,1957年3月出生,65歲。
韓正:國務院常務副總理。1954年4月出生,68歲。
本文列出現任政治局常委成員年齡是因為中共高層目前得以規範他們去留的只有一個不成文的年齡限制規則,即所謂“七上八下”慣例:每屆黨代會召開時,滿68歲的必須離任,67歲的仍可留任。
根據這一慣例,本屆常委中三人年齡已超:習近平(69歲)、栗戰書(72歲)和韓正(68歲)。
但種種跡象表明習近平不會受“七上八下”慣例的約束。他於2018年修改《憲法》,廢除國家主席、副主席任期不得超過兩屆(10年)的規定,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寫入《憲法》。去年又通過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將自己與毛澤東、鄧小平並列,用《紐約時報》的話說,“鞏固習近平作為確保中國崛起必不可少的變革型領導人的地位”。這些都顯示他將尋求繼續擔任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
中國戰略集團首席執行官、前中央情報局中國政治分析師張克斯(Christopher Johnson)在亞洲協會網站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破例連任是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要達成的目標之一。“他希望獲得第三個任期,以在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繼續擔任中國最高領導人。”
美國主流媒體和智庫的一般研判習近平能夠達成目標。
“我覺得毫無疑問,黨內沒有反對派真正挑戰習近平的權力。”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政治經濟學副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對美國之音說。
習近平連任挑戰依然重重
但在臨近二十大召開之時,習近平面臨的現實卻充滿挑戰:在國內,堅持新冠清零導致中國經濟增長大幅下滑,失業率高達20%,因封城、爛尾樓、銀行欺詐案引起的民怨和抗議加劇;國際上,解放軍大規模軍演升高台海緊張局勢,美中關係持續走向對抗,西方世界對習近平的圖謀越來越警覺。
“我並不認為他的連任機率超過了50%。我認為,他一直在對半開,50%和50%之間游離。”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說。
“中國的政治以目前的張力發生重大變化的機率一直在增加,” 夏明指出。“所以,我並不認為習近平今天是可以穩固地進入他的第三個任期。”
被認為中共歷史上權力最小的總理李克強在中共高層領導人從公眾視野中消失兩個多星期後。他8月16日現身深圳,拜謁了鄧小平紀念銅像,並呼籲改革開放如長江黃河不會倒流。他還召開了六省長會議敦促保市場穩經濟,讓外界感到他再度找回了傳統中國總理的角色。
與此同時,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視察東北,考察遼沈戰役紀念館,強調中共學習紅色黨史軍史的重要性,並繼續為疫情防控、共同富裕、從嚴治黨等各方面指明方向。
兩位領導人傳達的信息不同,既可解釋為分工不同,也可視為立場迥異。不過跟上次對李克強召開十萬官員會議的坊間反應有所不同,這次“習下李上”未被再度熱炒。
“中國重要人事的異動還是在按照習近平的意志走,最明顯的現在公安部長王小紅,名列中央政法委的副書記,” 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時政評論家鄧聿文說。
“你可以說習近平一意孤行就這麼安排,但也說明他為什麼行得通,為什麼其他政治局常委阻擋不了?”
鄧聿文認為,“除非在20大之前兩個多月過程中某種特別的意外情況出現,否則的話我是看不到習近平不連任的機會的。”
但曾是李克強77屆北大校友的政治學博士王軍濤認為,李克強在深圳的舉動和言論很不尋常,“這說明過去16天中共高層開會,習近平想統一思想但沒有統一成。”
“七上八下”的來龍去脈
“七上八下”作為中共政治局常委成員年齡限制的規定並未見諸於任何中共的正式文件。有關它的來歷,《江澤民的權力之路》一書作者高新在自由亞洲電台網站的專欄中說,“至於'七上八上',當然不是一項有紅頭文件向下傳達的'明文規定',而是在當年討論十六大人事換屆時由江澤民和胡錦濤共商出的'原則上掌握'的'入局'和'入常'(包括繼任)的年齡限制。”
2002年,第十五屆中共政治局常委的七名成員,除胡錦濤進入第十六屆常委外,其他全部離任。其中年齡最小的是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李瑞環,68歲。“七上八下”慣例可視為從那時開始實施。
中國戰略集團首席執行長張克斯認為,這個不成文慣例的來曆本身有中共領導人個人意志的隨意性,“它源於江澤民權力政治的純粹表現”。
張克斯在亞洲協會由政策研究所主席、前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 主持的“揭秘中共二十大”討論會上說,在中共十五大時,江澤民為了讓常委排名第三、73歲的喬石出局,定出“70歲封頂”的規矩。但這一規矩卻並未適用於當時已經71歲的江澤民自己。
張克斯說,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76歲的江不僅保住了中央軍委主席的職位,“而且他把年齡限制降低到現在的'七上八下',去掉了另一名對手李瑞環,他是江的另一個長期眼中釘。如果按照70歲規則李應該可以留下。”
張克斯認為,這次習近平也可以輕易改變規則。“如果他(習近平)把年齡降低一歲,到66歲,那麼李克強就要走人,汪洋和王滬寧也要走人。因此,除了兩個空缺外,你還可以有更多盟友來填補空缺。”
但維也納大學專攻中國政治的專家李玲博士不認為習近平會做出這種改變。“年齡限制是結束政治局常委任期的唯一退出機制。它非常客觀,易於公平執行。所以要拋棄這一規則,那他以後將很難規範政治局常委的退出。”
李玲說,“僅就政治局常委而言,在20多年裡適用這一年齡限制規則的案例有28例,這是一個相當明顯的趨勢。”
鄧聿文認為,擴充常委會對習近平來說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是把自己的兩個親信拉進來對他有幫助,但我認為增加到九個會遭到常委的反對,認為把常委搞得過於龐大。”
此外,鄧聿文也認為,“如果習近平有權力把現在七個變成九個,那恰恰也說明現在在不擴充的情況下他也能夠在七個常委中把他的權力貫徹下去,因為我權力很大,(因此)常委裡多一個少一個親信無所謂嘛,反正大家都聽我的。”
誰將入常?
如果年齡限制的慣例只適用於總書記之外的常委,那麼栗戰書(72歲)和韓正(68歲)會出局。輿論對填補這兩個空缺的人選,較多猜測集中在現任政治局委員的副總理胡春華(61歲)、中辦主任丁薛祥(60歲)、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62歲)和上海市委書記李強(63歲)。
其中胡春華被認為入常機會最高,並有可能成為下任中國總理的有力競爭者。
“中辦主任丁薛祥比其他習近平的親信跟習近平的關係更親密,”鄧聿文分析。“栗戰書不就是做過中辦主任嗎?他也進入了常委。從這個角度看,把他提拔到常委然後做中紀委主任的可能性非常大,搞反腐,讓他接這個位子,從這個角度看是有可能的。”
但鄧聿文不看好李強入常。“上海疫情搞成這樣,要李強入常習近平就得向黨內交代,”他說, “他不但沒法說服外界,也沒法說服他的親信。如果僅僅只有兩個名額的話,李強入常的機會不大。”
對於習近平忠實追隨者的地方大員陳敏爾,張克斯則認為,他雖有潛力上位,但如果只有兩個空缺,入常機會也不大。
誰任總理?
總理李克強已在3月人大閉幕記者會上宣布這是他“擔任總理的最後一年”。鑑於中國的總理都有擔任副總理的資歷,以及胡春華入常的可能性很高,因此,胡春華和現任常委兼副總理的汪洋成為最有可能擔任下屆總理的人選。
“在我看來,胡春華會被視為比汪洋更強,” 前澳大利亞總理、主持“揭秘中共二十大”的陸克文說。
胡春華更強條件包括,他不僅有副總理、省委書記的經歷,而且年齡優勢顯著(59歲),還有接班人“備胎”的地位,加上最近在《人民日報》發表大篇幅讚揚習近平“三農政策”的文章,文中52次提到“習近平總書記”,被認為已成習近平的“準親信”。
“胡春華的優點是他年輕,但這也可能是他的弱點,” 鄧聿文說。“大家認為你年輕,進政治局常委的機會有的是。”
而胡春華的那篇文章,鄧聿文認為“完全不說明什麼問題”。“他作為主管三農工作的寫一篇歌頌習近平三農工作的文章,這個完全符合中共內部作業的標準程序。”鄧聿文說。
鄧聿文認為,如果胡春華做總理,會出現明顯問題,“現在的政協主席汪洋做什麼?” 相反, 鄧聿文認為汪洋做總理的可能較大,“胡春華做常務副總理,接替韓正的角色,或者接替汪洋做政協主席的可能性挺大的。”
鄧聿文說,如果胡春華做總理,在常委中排名第二或第三,把比他資歷深的常委甩到後面,這在講究論資排輩的中共高層怕行不通。
李克強會“裸退”嗎?
現任總理李克強並未到退休年齡,按慣例應可留任,他已宣布不再任總理,外界猜測他會循前中國總理李鵬離任後出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先例。但他是否會因為其他原因跟前總理溫家寶一樣在即將到來的中共二十大上宣布徹底退休、即所謂“裸退“呢?
李克強一直被傳健康狀況不太好。他在2019年3月全國人大做政府工作報告時,不時擦拭臉上汗水的鏡頭令人印象深刻。
研究中共高層人事的專家高新2018年在自由亞洲電台的專欄中寫道,李克強在繼任第二屆總理時就有中途隱退的念頭,“筆者從李克強夫人程虹的親友處得知,程虹和女兒對李克強身體狀況的擔憂早已經不是一兩天了。”
其次,習近平高度集權改變了中共高層的政治環境,李克強失去了作為經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如果他認為在習近平手下心灰意懶,幹得沒意思,那確實有可能就不做了。” 鄧聿文說。
但前中央情報局中國政治分析師張克斯認為,李克強的去留決定權在習近平手裡。“習近平是否將他視為某種問題、威脅或挑戰?如果不是——我認為他不是——那為什麼不留任另一個職位?”
本屆中國政府早期曾被稱為“習李體制”,那時“李克強曾被認為是習最高職位的競爭對手”,“如果你是習近平,現在想連任永遠稱霸做第二個毛澤東,你會讓一個曾經被人視為你的對手的人仍坐在最高領導層裡嗎?我不確定你會。” 張克斯補充說。
無論未來誰任總理,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表示,在習近平格局下中國總理已經失去了“議行合一”體制下的重要性。
“自從習近平建立了所謂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體制,強化了國家主席的權力,他以委員會制把大權全部獨攬以後,總理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價值了,今天的總理某種程度上成了一種裝飾,一個避雷針,最高元首推卸責任的替罪羊,”夏明教授說。
無可奈何的選擇
中共這種黑箱作業的政治體制每到領導人換屆或交接班,外界對其葫蘆裡賣的藥究竟為何總會展開一場場接力“猜謎賽”。
“'七上八下'慣例本身是非常荒唐的東西,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證明68歲就不如67歲,無論從健康還是從其它方面。” 鄧聿文說。
這種易於執行的一刀切慣例的實行可能跟中共官員權力的高“含金量”且無需接受選民監督有關。
“中共體制中沒有領導人願意自動退休,權力的春藥作用和腐蝕性太強了,” 夏明教授說,“中國沒有選舉機制,沒辦法通過選舉政治來淘汰……'七上八下' 就變成一個制度化沒法進行的無可奈何的選擇。習近平把它玩得荒誕起來,他私心膨脹,把任何制度、規範和先例只對自己有利才用,對自己任何不利的就廢除。”
一位匿名的法學博士說:“如果中國的政治制度不改變,如果最高領導人可以破例不遵守規則,那麼無論中共的人事如何變動其實都是毫無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