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五(4月30日)上任屆滿100天。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表示,拜登政府執政首個百日所取得的成果將會讓北京三思其行。分析普遍認為,拜登政府目前在對華政策上大體沿襲了特朗普政府的做法,但更加注重多邊路線。一些專家預計,這些政策在未來幾個月不會出現太大變化。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星期五在智庫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舉辦的網絡討論會上表示,拜登上任以後採取的行動,包括重振盟友和夥伴關係,雄心勃勃的基礎設施和科研投資計劃,以及復蘇計劃後美國6.5%的高經濟增長預期,中國都看在眼裡。
他說:“我認為,這將讓他們(北京)重新思考,他們是否能舒適地放鬆下來,並假定美國正在走下坡路。”
拜登總統星期三在對國會的首場演講中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他說:“他極度想要中國成為世界上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他和其他專制者認為,民主在21世紀不能與專制競爭。……我們必須證明他們是錯的。”
拜登說,美國歡迎與中國競爭,但不尋求衝突。他同時強調,美國會全面捍衛自身利益,包括回擊中國補貼國有企業和竊取知識產權等不公平貿易做法,維持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繼續為人權和自由發聲。
分析人士指出,在對華政策方面,拜登政府執政百日以來基本上保留了特朗普政府時期的政策。比如,維持對華貿易關稅,繼續收緊對中國的技術出口管制,保持甚至升級在南中國海的自由航行活動,發布促進與台灣官方往來的新指南,認同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人的迫害構成種族滅絕,繼續制裁侵犯新疆人權和香港自由的中國官員。
不過,相比特朗普時代,拜登更強調與盟友合作,共同應對來自中國威脅和挑戰。今年3月,美國與歐盟、英國和加拿大協調行動,同時宣布就新疆人權問題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
蘇利文星期五在阿斯彭研究所的論壇上說,拜登總統今年3月與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首腦舉行的四方會談是拜登政府上任百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他說,四方會談這個平臺本身不針對中國,但結果是“創造了一個更好的環境和氛圍,以有效應對中國的行為、活動和侵犯。”
另一方面,拜登在強調與中國競爭的同時,也尋求在氣候變化等議題上與中國合作。拜登上週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其主持的全球線上氣候峰會,總統的氣候特使克里早些時候前往上海與中方代表解振華舉行磋商。
拜登政府官員表示,這種合作不會減弱華盛頓在經貿和人權議題上對北京的立場。蘇利文說:“我們沒有把與中國在氣候變化上的合作當作是北京給美國的好處。我們認為,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是世界上每個大國的根本責任。”
不過,白宮多次表示,拜登政府仍在評估和製定全面的對華政策。許多關鍵政策和議題還在審議當中。拜登還未正式宣布駐華大使人選,也沒有公佈由誰掌管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該部門將在對華出口限制政策上扮演重要角色。拜登政府也還在評估對華貿易關稅。
五角大樓的全球軍力態勢評估和中國工作組的工作也還未結束。一些軍事將領和情報官員試圖推動將更多軍力和資源部署到印太地區以對抗中國大規模的軍力建設。
智庫蘭德公司高級研究員何天睦(Timothy Heath)對美國之音說:“我想接下來的100天,我們會看到總統緩和一些貿易上的緊張關係,也許會尋求減少一些兩國間相互加徵的關稅。我認為,在軍事方面,除了可能加強與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美國盟友的多邊合作之外,變化不大。”
但是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即使那些評估完成,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也不會發生髮生太多變化。
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曼(Walter Lohman)對美國之音說:“我認為是延續大於改變。那些審議主要將是確認和規範化目前的政策決定,將這些決定至於更全面的戰略背景當中。關鍵是,現在對於中國威脅有廣泛的兩黨共識。即使拜登有意軟化態度,國會也會抵制,會盡可能多地去填補那個空白。”
在國會,不少與中國有關的法案都得到了民主共和兩黨的支持,包括擬為基礎和先進技術研發撥款1000多億美元的《無盡邊疆法》。但也有一些共和黨議員認為拜登在中國問題上不夠強硬。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Sen. Lindsay Graham, R-SC)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說,俄羅斯和中國“已經在對拜登發號施令了(push around)。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是該競爭時競爭,能合作時合作,必要時也要對抗。
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亞太安全項目主席克羅寧(Patrick M. Cronin)認為,美中兩國之間關係複雜,未來也不應期待這個關係只有一個維度。他對美國之音說:“白宮將會繼續觀察習近平在某些議題上的對等合作是否是認真的,但不要期待拜登總統會迴避在普世價值和人權問題上發聲。我們也許在未來幾個月會面臨一些對抗期,但我知道拜登總統傾向與中國構建穩定、可預測和合作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