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學者在美國媒體上激辯習近平對台政策講話


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馬明漢 (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馬明漢 (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學者在美國媒體上激辯習近平對台政策講話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7:14 0:00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年初發表的對台政策講話以及北京對台灣的武力威脅,持續是華盛頓智庫、座談會和媒體討論的話題,不過一位大學教授最近在美國媒體上發表的觀點遭到批評卻引起了一些注意。

習近平1月2日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會上說,將尋求“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推動統一進程,他還說,不承諾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這個說法立即遭到台灣總統蔡英文的強烈回應,表示台灣人民絕不接受“一國兩制”。

美國賓州巴克內爾(Bucknell)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教授朱誌群在1月16日的《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說,“基於台灣官方反應,可以想見未來兩年台海雙方將有一個顛簸不平的關係”,還說“這場鬥爭確定將成為美中兩國目前緊張關係的一部分”。

朱誌群在《華盛頓郵報》以“為何台灣對與中國統一採取強硬立場,以及這對美國的涵義”為題的文章中指出,自台灣成為多黨民主體制後,兩岸關係變得更為複雜,不過在馬英九執政期間,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平穩友善”,兩岸交流“互動頻繁”,但這種情況在民進黨的蔡英文2016年“當選為中華民國總統”後產生變化,雙方關係陷入僵局。

他說,對北京而言,2019年“是一個適當的時間對台灣發出新的信息,以及一個新的警告”,因為作為一個具有歷史使命感的人,習近平一直都把台灣視為其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部分,因此他在講話中提到,台灣“必須”也“必然”與祖國統一,也重申北京對台“一國兩制”的長期政策與實現國家統一的目標,這些都是延續過去北京的官方說法,強調其“和平統一的意圖但保留必要時使用武力的權利”。

對於台灣總統蔡英文對習近平的講話做出“立即與斷然拒絕”的反應,朱誌群認為這是“極其不幸”的事情,因為北京已表明在“一中”之下任何事都可以討論,台灣“自然可以,也應該”提出它對統一的前提,“那將對中國大陸走向民主化帶來極大壓力”。

他說,習近平的講話含有新的內容也給台灣更多彈性,例如“兩制”的台灣方案,以及邀請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政治及推進統一進程問題進行討論和溝通;“如果蔡政府願意開放討論,或願意提出一個改善兩岸關係的計劃,台灣可以運用其活躍民主作為手段來形塑中國大陸的未來”。

朱誌群認為,很明顯地,北京對蔡英文的“觀望”態度已經結束,國台辦首度以“分裂主義分子”來批評蔡英文,可以確定的是為贏得連任,蔡英文在2020年總統選舉前一定會採取更強硬立場,因為“她的領導讓大多數台灣人失望,包括她的支持者”,因此“以對中國強硬並將自己形塑為可以捍衛台灣主權的領導人,將可協助她贏回一些選票”。

文章最後說,習近平的堅決與蔡英文的強烈抗拒顯示,未來幾年台海不會平靜,這對美國有真實的影響,蔡英文將在“保持反中立場”的同時致力於強化與美國的關係,而從特朗普總統簽署幾個挺台但被北京憎厭的法案來看,“有理由相信華盛頓將對蔡英文的表態做出順從回應”,因此在美國政府可能對中國持續“打台灣牌”的情況下,“台灣人民必須謹慎並保持清醒,因為並非不能想像說,特朗普可能決定出賣台灣,以便與中國達成交易”。

既然台灣的前途“逃不掉與中國連結在一起”,朱誌群的結論是,“與其將中國推開,台灣或許會希望與北京一起,尋求對民主台灣而言,是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

朱誌群上述這些看法,星期一卻遭到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外交防務政策研究員馬明漢(Michael Mazza)的駁斥。

在美國《國家利益》網站上發表的題為“習近平對錯誤國家推銷'一中'夢想”的文章里馬明漢說,朱誌群以台灣對習近平講話的“反應”,而不是習近平“講話”本身,來認定台海兩岸關係將會“顛簸”,是“選擇性的事實陳述”與對事實的解讀,是“將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危險性地脫離現實”。

他說,從競選期間到上台後,蔡英文做出許多努力試圖保持兩岸關係的穩定,但北京對這些都不在乎,國台辦根本不願與民進黨接觸,更發動一系列對台灣軍事、外交的持續性施壓活動,甚至還包括可能大量干預最近台灣的“九合一”地方選舉。

對於朱誌群文章裡提到,習近平對台灣的“一國兩制”模式給台灣更多彈性,表示會尊重台灣人民的社會制度及生活方式,也會保障他們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及合法權益等,馬明漢認為事實上正好相反。

他說,正如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在布魯金斯學會發表的評論中所說,習近平提出的模式“比以前的模式更為緊縮,以前那些模式包括了台灣的軍隊及台灣的政治體制。”

此外,馬明漢說,朱誌群在文章一開始提到馬英九任內兩岸關係“穩定友善”,兩岸交流“互動頻繁”,這些或許表面上看來如此,但他卻忽略了事實上兩岸關係的改善是開始於主張台獨的陳水扁政府,包括春節包機直航等措施,而且在馬英九主政期間,北京持續壓縮台灣國際空間,不僅沒有放棄反對台灣受邀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年會,更在2011年開始稱台灣為中國一省,而不是用較模糊的“中華台北”名稱,那一年,中國也“迫使韓國終結與台灣40年來的軍官交流項目”。

馬明漢提到,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就是台灣人民對馬英九意圖快速與中國簽署服務貿易協議的回應,最後結果顯示,“馬英九和北京最終都誤讀了台灣內部的政治情勢”,北京與馬政府將兩岸推向更緊密關係的節奏過快讓許多台灣人民感到不安,兩岸關係真的“穩定友善”嗎?答案是:“並非如此”,但他說,朱誌群的分析卻從這裡開始“急轉直下”。

不過讓馬明漢感到奇怪的是,朱誌群對蔡政府拒絕習近平提議兩岸就“一國兩制”進行討論感到惋惜,但事實上蔡政府一直都希望與北京展開討論,“是北京對台北施加困難的政治前提在先才願意展開接觸”。

馬明漢最後表示,目前的政治現實就是,許多民調都顯示,在台灣,只有極少數的人支持統一,台灣人民已經發展出一種獨特的台灣人認同感,“非強迫式的統一隻是中國的一種夢想”。他說,“是習近平的毫無彈性,而非蔡英文的,才有觸發危機的可能。”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