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美國高級官員即將訪問印太地區之前,美國和中國最近開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動,但兩國似乎並未進一步緩解日益緊張的局勢。
相反,兩國官員最近幾天公開表示要展示實力,同時也對各種談判缺乏進展表示遺憾。
“今天的威懾是真實的,而且威懾是強大的,”美國負責印太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伊利·拉特納(Ely Ratner)週四(7月20日)在一場關注華盛頓對華政策的聽證會上對國會議員們表示。
拉特納說:“國防部正在朝著更具機動性、分散性、韌性和殺傷力的地區部隊態勢取得歷史性進展。我們擁有一支能力更強、分佈於整個地區、並且與我們的盟友和夥伴更加深入融合的美國軍隊。”
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與拉特納一起在聽證會上講話。他告訴議員們,正在努力確保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
他說:“激烈的競爭需要激烈的外交。我們致力於負責任地管理這場競爭,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
最近幾週,三名美國高級官員訪問了中國,其中包括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和氣候特使約翰·克里(John Kerry)。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雖然不是官方訪問,但本週在北京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100歲的基辛格因其在20世紀70年代解凍華盛頓和北京關係中所發揮的作用而在中國受到尊敬。
但根據中國外交部的一份聲明,習近平向基辛格傳達的信息是謹慎的。
習近平表示:“中美兩國又一次處於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需要雙方再一次作出選擇。”
習近平的言論呼應了中國駐美國大使一天前的警告。
謝鋒週三在科羅拉多州阿斯彭舉行的阿斯彭安全論壇(Aspen Security Forum)的一個小組會議上表示,兩國關係的基礎“仍然脆弱”。他說:“坦率地說,對於中美關係來說,這是一個困難時期。”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說: “中國有句俗話說,我們不挑事,但我們也不怕事,”謝鋒補充說,對於華盛頓最近的一些行動,“中國人民不能保持沉默,中國政府也不能袖手旁觀。”
謝鋒和其他中國官員指的是華盛頓對台灣的支持,中國聲稱自治的民主政體台灣屬於中國。
華盛頓的長期政策是承認北京的主張,但不支持這一主張。美國對台灣的軍事和政治支持,包括去年八月時任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的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行程激怒了中國官員。
謝鋒週三在阿斯彭表示:“我們首先應該牢記的是,台灣是中國的台灣。”他警告稱,那些被他稱為“台灣分裂分子”的行為是不能容忍的。
他說:“他們正在走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我們的首要任務是阻止(台灣副總統賴清德)訪問美國,這就像一頭巨犀向我們衝來。”
謝鋒重申了中國政府的說法,即“沒有人比中國更渴望、更真誠地希望看到和平解決方案,看到中國和台灣的“和平統一”。 但美國軍方和情報官員對此表示懷疑。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約翰·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本週早些時候(星期二)在阿斯彭表示,“習近平主席表示,他希望在2027年之前做好準備”,武力收回台灣。
“如果我們在做好我們的工作,我們當然應該在那之前做好準備,”阿奎利諾補充道。“以我們今天所擁有的,我相信他們會失敗。”
但阿奎利諾和其他軍方官員警告說,中國的快速軍事現代化和擴張是“無與倫比的”,北京在如何使用其軍事力量方面也越來越大膽。
這種結合,加上中國拒絕與美國軍方和國防官員對話,讓華盛頓感到擔憂。
“軍方對軍方的溝通仍然是關閉的,這是不幸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通訊主任約翰·科比周四(7月20日)對美國之音說。
“你希望能夠拿起電話,與你對口的官員交談,試圖緩和緊張局勢,避免誤判,”他說。“當你有這種軍事硬件航行得如此之近,飛行得如此之近時,如果你們無法相互交談,誤判和風險的可能性只會增加。”
與此同時,美國高級官員將繼續與印太地區的盟友接觸,其中許多盟友同樣對北京的行為感到擔憂。
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國務卿布林肯將於下週開始訪問該地區的主要盟友,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希望進一步鞏固旨在削弱中國影響力的安全安排。
奧斯汀在最近簽署的防務合作協議的基礎上,對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訪問將是現任美國國防部長的首次訪問,這凸顯了這種聯盟的重要性。
其他盟國也在推動美國提供更多的幫助,稱原因是來自中國的壓力越來越大。
“我們不認為他們是友好的,”帕勞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 Whipps Jr.)本週早些時候(星期一)談到中國多次入侵台灣領海時說。
“看起來他們有其他意圖,”他在回答美國之音的問題時說。“我認為是時候讓一些[美國]驅逐艦出現並告訴他們,'你在我們的水域在做什麼?'”
(美國之音國會記者吉普森、白宮記者安妮塔·鮑威爾和駐國務院記者張蓉湘對本文有貢獻。)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