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脫貧背後是同化 大批維族人背井離鄉被轉至外地就業


資料照:維吾爾人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對中國的抗議。 (2020年10月1日)
資料照:維吾爾人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對中國的抗議。 (2020年10月1日)
脫貧背後是同化 大批維族人背井離鄉被轉至外地就業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5:26 0:00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al and Mail)星期二(3月2日)報道,中國當局已將大批新疆維吾爾勞務人員送上火車,前往數千公里外的工廠就業。此舉是為了讓穆斯林少數族裔“融入中國主流文化”,並減少他們在新疆的人口。

《環球郵報》獲取的一份南開大學中國財富經濟研究院研究人員提交給政府高層的報告中寫道,將維吾爾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族裔遷往外地工廠,“既減少了維族在新疆地區的人口密度,也是感化、融化、同化少數維族人員的重要方法”。

南開大學的報告還說,這種做法可以讓一些維族人“在改變的環境和生活中,在勞務工作中,逐步改變他們的思想和認識,改造價值觀、人生觀”。

報告還提到,勞務人員輸出“對於新疆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和家庭都將產生積極影響,對其收入是一個重大增加、對其思想觀念是一個重大提升,大大有利於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的長期穩定,實現政治、經濟與社會目標的統一”。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去年9月發表的《新疆的勞動就業保障》白皮書指出,自2014年以來,已有十幾萬人轉移至收入更高的內地省市就業。此外,新疆按照“按需培訓、先培訓後輸出”的原則,還開展了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勞動技能等為主要內容的“就業培訓”。

一名研究人員對《環球郵報》表示,目前,政府組織的勞務人員轉移已使60多萬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族裔前往中國其他地區工作。此外,還有數十萬人被送往新疆其他地區。

這些勞務人員簽訂了長達三年的合同,但每年都可以返鄉。研究人員說,相比離家近的工作,他們可以得到更高的薪水。

然而,中共的勞務輸出措施在其實施過程中會遇到阻礙。一些勞務輸入地的公安部門會以“可能影響當地安全穩定為由”,拒絕接受來自新疆地區的各種形式的勞務人員。南開大學的報告建議各級公安部門協調轄區內各部門各地區,禁止以影響安定為由拒絕新疆勞工。

據報道,中國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南開報告“只反映了作者的個人觀點”,其中許多觀點“與事實不符”。

一些工廠工人對該報表示,來自新疆的勞務人員是被隔離的,他們每個月工作多達29天,並被禁止自由旅行。一些近年來被送到工廠的維吾爾人表示,他們別無選擇。

福捷(武漢)電子配件有限公司的新疆員工說,他們一直工作到農曆新年前夕,而當時附近的大部分製造商都已停工。

東莞綠洲鞋業有限公司的王先生說,新疆的勞務人員有自己的宿舍,在工作上,也是新疆人一起工作。他們還有自己的餐廳。

武漢恆發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員工則對該報稱讚了維吾爾族勞務人員的待遇。他說,在去年的一個節日里,“政府給他們帶來了羊羔、一桶桶油和葡萄”。但恆發附近一家清真餐館的老闆則說,新疆勞工的生活是受限的,簽了一年合同的工人“只有在一年期滿後才能離開”,雖然他們可以在休息日步行到附近的商店,但“他們不能進城”。

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星期二發布了一份由長期關注新疆議題的專家鄭國恩(Adrain Zenz)撰寫的特別報告,這份報告也是基於南開大學的《新疆和田地區維族勞動力轉移就業扶貧工作報告》。

鄭國恩表示,勞務人員轉移項目與“再教育營”拘押人員不同,它們基於不同的政策體制,關注不同的目標群體。勞務人員轉移項目始於21世紀初,並逐漸變得更具強制性,而拘押人員導致的強迫勞動則始於2018年。

報告稱,新疆的勞動力轉移不僅僅是出於經濟目的,還是為了強行將少數民族人口從其中心地帶轉移出去,有意降低其人口密度,撕裂同質社區。

報告還說:“多位國際刑法專家一致認為,新疆的勞動力轉移計劃符合《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規定的危害人類罪的標準,這是‘有可信依據所作出的結論’”。

中國一直否認“強迫勞動”的存在,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說,公民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和有關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平等自願且協商一致的原則基礎上,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獲取相應報酬,根本不存在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所稱的“強迫勞動”的情況。

中國外交部還多次批評鄭國恩,稱他以“炮製反華謠言、誹謗中國為生”,“他的所謂報告毫無信譽和學術價值、學術操守可言”。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