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數字權利組織報告:2024網路斷網創紀錄緬甸居首


緬甸軍方自2021年2月1日掌握政權以來,為了限制示威活動經常封鎖網路。圖為在曼德勒(Mandalay)的示威活動。
緬甸軍方自2021年2月1日掌握政權以來,為了限制示威活動經常封鎖網路。圖為在曼德勒(Mandalay)的示威活動。
數字權利組織報告:2024網路斷網創紀錄緬甸居首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1:07 0:00

根據數字權利組織Access Now的最新報告,在網路斷網創下紀錄的一年中,亞太地區國家實施了最多限制。研究發現,緬甸是全球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去年發生85次斷網事件。

這份最新報告於週一(2月24日)發布,顯示全球至少有54個國家當局實施了296次斷網。 Access Now發現,衝突是最主要引發斷網的原因,其次是抗議、學校或大學考試、選舉。

就亞太地區而言,報告發現11個國家或地區發生了202次斷網。這是Access Now有史以來該地區數量最多的一年。

記錄最差的三個國家都位於亞洲,緬甸、印度和巴基斯坦合計發生190起案件,佔2024年所有記錄在案的斷網事件約64%。常被稱為世界最大民主國家的印度,則有84起案例。

美國之音聯繫了緬甸軍政府、印度和巴基斯坦駐華盛頓大使館請求置評,截至發稿為止尚未收到回覆。

Access Now亞太政策總監拉曼·吉特·辛格·奇馬(Raman Jit Singh Chima)警告稱,亞洲的數位威權主義正在崛起。

“斷網會破壞社會穩定,削弱數位化進步,使整個社區處於危險之中,並為侵犯人權的行為提供免責的掩護。”他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從緬甸到巴基斯坦,各國當局正在肆無忌憚地將人民與世界其他地區隔絕,這反映出亞洲數字威權主義的崛起。”

Access Now會收集斷網相關訊息,包括電纜被切斷、設備被沒收、平台被封鎖以及對電信公司的禁令等。

廣播的“重生”

自2021年2月緬甸軍方奪取政權以來,軍政府當局經常封鎖網路。軍政府聲稱封鎖是為了維護“穩定”,並防止所謂的虛假資訊和假新聞的傳播。

同時,軍政府監禁了數十名記者,並吊銷多家媒體執照。

Access Now的報告發現,去年緬甸實施的85次網路封鎖中,有31次與已有記錄的侵犯人權事件同時發生,至少有17次與對平民的空襲有關。

該報告指出,這項紀錄使緬甸連續第四年成為全球數位權利情況最惡劣的國家之一。

緬甸資深記者托·佐·拉特(Toe Zaw Latt)告訴美國之音,緬甸位居榜首「並不令人意外」。

“緬甸的數位平台審查制度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國家之一。”他說。 “(軍方這麼做)是為了讓大多數人無法獲取獨立信息或自由上網,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只想讓人們接受單一版本的真相,即軍方版本的真相。”

佐·拉特表示,軍政府正試圖阻止“獨立取得網路上的資訊”。

從事記者工作數十年的佐·拉特,同時也是緬甸獨立新聞委員會(Independent Press Council Myanmar)的秘書長。他說,網路封鎖使廣播“重獲新生”。

“在全球範圍內,廣播正在式微,但在緬甸(他使用緬甸的舊稱Burma),廣播正在重生,因為它既便宜又方便。"他說。 “由於這些互聯網封鎖,甚至有些人回歸了非常原始的印刷方式。”

佐·拉特強調,完全切斷互聯網是不可能的,“因為人們會找到辦法。”

除了封鎖,軍政府也通過了進一步控制資訊敘事的法律。

今年1月1日,緬甸頒布了一項網路安全法,禁止人們使用虛擬私人網路(VPN)來存取被封鎖或審查的內容。該法對分享被禁網站資訊的人進行處罰。專家指出,這是軍政府壓制公眾資訊的另一個舉措。

另外兩個亞洲國家,馬來西亞和泰國,也首次進入東南亞地區名單。

泰國之所以入選,是因為該國在打擊詐騙中心的行動中切斷了與緬甸邊境的電力和網路連接。詐騙中心犯罪集團誘騙數千人從事強迫勞動,並從全球網路使用者騙取了數十億美元。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的報告,總體而言,東亞的新聞自由度持續下降。該全球監督機構報告稱,2023年至2024年間,亞太地區31個國家中有26個國家的新聞自由度下降。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