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經濟展望:新常態下艱難調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中國經濟展望:新常態下艱難調整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8:53 0:00

從1979年的改革開放到2013年,中國經濟的平均增長率接近10%。 但是從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後,其經濟增速持續下滑。 到2014年的第四季度,經濟增長放緩到相對顯得蒼白的7.3%,儘管這一增速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

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所佔比例的日益增加,正在放緩的中國經濟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就不再是一個只有經濟學家和一些投資人所關注的學術討論話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中國經濟2015年會保持7.1%的增速。

北京為2015年設定了7%的增長目標。 即使達到這一目標,它也將是10年來最為緩慢的增長。

不少經濟學家預測,要確保實現7%的增速而不是5%或者更低,中國的決策者必須處理好信貸緊縮、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外部震盪以及地方政府債務等諸多問題。

美國民間研究機構會議委員會駐北京的經濟學家波爾克( Andrew Polk)認為,有三大催化劑可能干擾信貸供應,從而引發增長急劇下降到4.5%。 這三大風險風別是影子銀行業的大規模違約引發的金融問題、房產價格短期內的急劇下跌以及美聯儲提高利率引發的中國資本外流而導致的銀行流動性的收縮。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與資本市場部主任何塞 • 比尼亞爾斯( Jose Vinals ) 11 月初也警告說,中國影子銀行業的風險需要引起特別注意。

他說:“很難確切知道中國非銀行業的規模,但我們估計,中國影子銀行業可能佔中國經濟總產值的 30% 到 35% 。”

目前在北京大學教授金融學的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佩蒂斯(Michael Pettis)認為,來自歐洲或其他地區的外部震盪導致中國企業減少投資,與出乎意料的對不良貸款重新籌資的龐大需求結合起來,會使得中國沒有足夠的新信貸來維持增長。

這位經濟學家甚至估計,到習近平預期2022年任期屆滿時,中國的平均增長率最多只有3%到4%。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經濟學名譽教授德賴斯代爾( Peter Drysdale )在東亞論壇上發表文章說,中國經濟目前面臨三大問題:第一是緩慢的全球經濟復甦以及先前的刺激政策帶來的負面效應所引發的過度投資和產能過剩;第二是現有的增長模式無法解決過度投資和收入不平等這些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第三是如何通過提升已經萎縮的勞動力的生產力來應對中等收入陷阱所帶來的挑戰。這位經濟學家指出,在這三大問題中,只有第一個是周期性的問題,後面兩個都是結構性的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政府正在試圖進行結構調整,包括控製過度投資,而這也是導致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之一。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的資深研究員蓋保德(Albe rt Keidel)博士認為,中國一些領域的確存在過度投資的問題,尤其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房地產行業。 不過他認為,中國政府在調整的過程中不應該放棄必要的投資。

他說:“2015年會出現什麼情況呢?誰也不知道,因為他們也可能會再次推遲擴大投資。在我看來,這是為實現城鄉一體化所必需作出的投資。”

英國《金融時報》旗下《中國投資參考》研究總監拉斐爾·哈爾平(Rafael Halpin )認為,2015年中國經濟前景取決於北京方面將會選擇如何平衡改革和增長。 他在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說,由於中國還沒有找到替代傳統增長模式的經濟模式,如果不顧一切地追求改革而不考慮任何平衡性的支持措施,則有可能導致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出現硬著陸。

不過,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史劍道博士( Derek Scissors )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在他看來,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當局沒有採取任何重大的經濟改革措施。

他說:“ 2015 年所面臨的大問題是,反腐已經進行了一年半的時間了,如果反腐本應為艱難的改革掃清道路的話,那麼現在該是進行困難的經濟改革的時候了,但是我們卻沒有看到這種改革 。”

美國榮鼎諮詢公司 (Rhodium Group) 的聯合創始人兼中國研究組的負責人榮大聶( Daniel Rosen )也認為,中國必須深化改革,否則死路一條。 他在2014年10月發表的 一份 報告中分析了中國經濟可能出現的三種增長前景。

他說: “ 我可以想像中國經濟到 2020 年只會增長 3% 的可能性。這是我們所稱的 ' 硬著陸 ' 情景。出現這種情景是由於中國未能實施它出台的改革措施,但是仍然有能力迫使銀行把資金投向新的鋼鐵廠或是橋樑,從增加資金投入獲得每年 3% 的增長。 ”

榮大聶認為,在不改革的情況下,中國可能出現經濟增長 1% 的危機情景,即中國在不能實現生產力的提高所帶來的經濟增長的同時出現大量資本外逃。 他認為,如果出現這種情景,哪怕這種增速只有幾年時間,也很難想像中國會保持社會穩定。 不過,他的判斷是,中國更可能實現 6% 的增長。

世界銀行估計,從2011到2033年,中國會達到6.6%的人均增長速度。

曾經擔任過世界銀行駐北京辦事處的經濟學家蓋保德對中國經濟中長期的發展前景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他說:“中國過去10年來所發展出來的一套刺激國內消費的機制在金融危機期間發揮了很好的作用,這種機制仍然存在。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可以實現7%的增長目標,高個位數的增長,可能比7%低一個百分點,也可能高一、兩個百分點。”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史劍道博士則沒有這麼樂觀。

他說:“我不認為中國經濟將會崩潰或大崩盤,但是我認為有很大的壓力走向零增長。”

前美國財政部長薩默斯也認為,有關中國經濟前景的一些預測過於樂觀。 他和哈佛大學教授普里切特2014年10月為私營研究機構全國經濟研究局撰寫的一篇研究文章中說,歷史告訴我們,非正常的高速增長往往很難持久。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來,中國政府的政策選擇,尤其是如何應對過去30多年高速增長所積累的矛盾和日益凸顯的風險是決定中國經濟成敗的關鍵。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