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蕭(Anthony Shiu)出生於舊金山。他父親的父母來自中國。幾代人的時間可能使他與中國分離開來,但這位60歲的交通機械師在業餘時間是一位反對反亞裔仇恨犯罪的活動人士,並幫助經營一個舞獅劇團。舞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方面。
本著這一精神,他支持北京成為2022年冬奧會的主辦城市,儘管中美兩國之間有許多政治問題。這些問題最終在上個月使華盛頓決定從外交上抵制北京奧運會。如果時間允許,他打算看這個世界體育賽事的電視轉播。
蕭先生在舊金山歷史悠久的中國城中心的花園角廣場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對我來說,北京只是一個主辦國,組委會說,‘我們將在這裡舉辦奧運會’,所以在哪裡舉辦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蕭先生對北京冬奧會的看法反映了許多華裔美國人的想法:儘管西方因人權問題譴責中國,但中國有權舉辦奧運會。儘管如此,還是有一部分人希望北京不舉辦奧運會。
“這是一項運動,”38歲的華裔美國人文森·馮(Vincent Fung)說。他在舊金山的唐人街經營著一家名為法寶佛具精品的紙品店(Buddha Exquisite Corp.)。 “人們應該尊重(這一點),不管什麼種族。這就是奧運會所代表的。所以,如果你在抵制某些東西,那就違背了這次奧運會的目的。這就是我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
69歲的華裔美國人舍溫·萬(Sherwin Won)是舊金山一所大學的退休臨床實驗室科學家。他喜歡滑雪,併計劃觀看這次奧運會。他甚至希望有一天能在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訪問北京。 “隊員們與中國沒有任何關係,”他談到參加這次奧運會的外國運動員時說。 “這是他們的運動。”
因台灣、香港和維吾爾人的問題而引發的緊張
多個西方國家支持對奧運會進行外交抵制的人因北京被認為對台灣和香港採取強硬策略而對它提出批評。
包括美國和歐盟的政界人士在內的批評人士和人權組織還指責中國對待新疆地區以穆斯林為主的維吾爾人的方式,包括將100多萬維吾爾族和其他突厥少數民族送入拘留營。
中國否認了這些指控,稱這些營地是幫助減輕貧困和打擊極端主義的職業培訓中心。
在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莎琪上個月說,由於“新疆持續發生的種族滅絕、反人類罪行和其他侵犯人權的行為”,美國政府不會派官員參加這次奧運會,即進行外交抵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2月7日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方應停止將體育運動政治化,停止干擾破壞北京冬奧會的言行,否則將損害兩國在一系列重要領域和國際地區問題上的對話合作。”
忽冷忽熱的中美交往史
中美關係在20世紀70年代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鬆與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的歷史性會面後開始發展起來。在這十年期間,出現了來自中國南方的中國人移民到舊金山這樣的美國城市的一波移民潮。他們大部分是為了賺錢,而且一些親戚已經在美國了。
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目前約有500萬華裔美國人生活在美國。
自2017年以來, 美中兩國關係因貿易摩擦、領事糾紛和技術轉讓問題而下滑。這兩個超級大國也在台灣的自治以及北京對香港的反政府抗議者進行鎮壓的問題上針鋒相對。北京稱台灣為中國的領土,而華盛頓則表示要捍衛台灣。
華盛頓史汀生中心東亞項目的共同主任孫韻說,一些華裔美國人經常對人權問題感到疏遠,而且漢族——中國人口眾多的的主要民族——並不“同情維吾爾人”。
“第二,抵制行動顯然使雙邊關係變得更加困難,而且使華裔美國人回中國更加困難,”孫補充道。
體育的擔憂
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的公關總監、38歲的台裔美國人賈絲廷·陳(Justine Chen)表示,北京更有資格成為政府的一個展示廳,而不是給運動員的上好場館。
“我認為他們一開始就不應該中標。不僅是因為他們的人權記錄,還因為我認為他們不會給運動員或觀眾提供最好的奧運體驗,”她說。 “這一切都是一場大秀,這樣中國共產黨就可以假裝一切都在它的掌控之中,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陳女士參加了2008年的北京夏季奧運會和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她說,悉尼提供了更好的奧運場所。
“我認為,作為在過去兩年中看到了大量針對像我這樣的人的仇恨和暴力的美國少數族裔,我本來希望我能為一個亞洲國家舉辦如此大的活動而感到更多的自豪,這個活動本應把各種各樣的人,包括那些參加殘奧會的人,團結在一起,”陳說。
人權方面的擔憂
南加州的許多亞裔反對中國在新疆和香港的行為,台灣裔美國人、台灣公共事務協會洛杉磯分會副主席吳兆峰(Ken Wu)說。他這個位於華盛頓的團體遊說國會通過親台灣的立法。
他說,他們支持外交抵制,但也保證運動員可以參加北京奧運會,作為對他們訓練的獎勵。
“現在,我認為整個倡導界和整個人權界的人都基本上一致認為這是我們應該走的方向,”吳兆峰說。 “我們應該繼續向美國施壓,進行外交抵制,而且但願我們能讓企業不要去贊助,但讓我們把我們的支持放在我們的運動員身上。”
儘管華裔美國人對中國作為冬奧會主辦城市的看法不同,但他們都支持那些做出了努力並在這場已成為一場有爭議的世界比賽中獲得比賽資格的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