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於星期一(2月21日)進入第三年,約四個月前加入莫斯科軍隊在俄羅斯邊境庫爾斯克地區作戰的北韓士兵估計已遭受重大傷亡。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缺乏前線戰鬥經驗。
不同消息來源的統計數據有所不同,但據信已有超過3000名北韓士兵在與烏克蘭軍隊作戰時死亡或受傷。
南韓國家情報院在1月中旬公布的數據顯示,至少有300名北韓士兵陣亡,另有2700人受傷。
烏克蘭軍事情報負責人基里洛·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在星期一接受南韓《朝鮮日報》(Chosun Daily)採訪時表示,北韓軍隊的傷亡人數約為4000人。
該數字約佔美國去年12月估計部署至俄羅斯庫爾斯克邊境地區的1.2萬名北韓士兵的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動達成一項和平協議,以結束這場始於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戰爭。
缺乏經驗
蘭德公司高級國防研究員布魯斯·貝內特(Bruce Bennett)表示:“在庫爾斯克地區作戰的北韓軍人被派去正面攻擊烏克蘭最精銳的部隊,而幾乎沒有獲得炮兵、裝甲部隊或無人機等軍事支援。”
他補充說:“俄羅斯所使用的許多北韓軍人原本是受訓為特種部隊,任務是滲透敵後並在那裡展開行動。他們並未接受過正面攻擊的訓練,而俄羅斯對他們的戰術培訓似乎也不足,尤其是在戰爭演變為涉及無人機等因素的情況下。”
亞太戰略中心(Center for Asia Pacific Strategy)副總裁大衛·麥克斯韋爾(David Maxwell)表示,如果俄羅斯軍方將北韓特種作戰部隊當作輕步兵使用,那麼 “他們是在白白浪費這些士兵的生命”,因為他們未能充分利用這些士兵們的特種作戰訓練。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烏克蘭軍隊能夠有效運用整合火力支援的聯合兵種作戰戰術,就會對正面攻擊的部隊造成巨大殺傷。
麥克斯韋爾還指出,北韓士兵傷亡慘重的另一個可能原因是 “如果他們在俄羅斯部隊的指揮下作戰,可能會因溝通問題而導致戰術執行困難。” 他說:“語言障礙削弱了協同作戰能力,也降低了俄羅斯方面(向他們)提供支援的能力。”
據報道,許多被派往俄羅斯的北韓士兵來自北韓人民軍的精銳特種部隊--第11軍團,亦稱 “暴風軍團” (Storm Corps)。
該部隊總部設於北韓德川市,專門接受滲透、破壞敵方行動及刺殺目標的訓練。
北韓去年10月開始向俄羅斯派遣軍隊。當時,美國前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示,如果北韓軍隊參戰,將是 “一個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僅影響歐洲,也波及印太地區。
去年10月,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表示,北韓向俄羅斯派遣士兵,同時自2023年10月起向俄方提供軍火,被認為是北韓與俄羅斯軍事合作的進一步升級,也是俄羅斯戰爭升級的危險信號。
同月,南韓前國防部長金龍顯(Kim Yong-hyun)稱,北韓士兵是俄羅斯 “非法侵略戰爭中的炮灰僱傭兵”。
俄羅斯一直使用所謂的 “絞肉機” 戰術與烏克蘭交戰。該戰術是指在特定戰區集中投入大量士兵,以猛烈的火力打擊敵軍並突破防線。這種方式通常會導致進攻方承受極高的傷亡。
衝突升級
烏克蘭軍隊最早於去年11月5日在庫爾斯克地區發現北韓部隊的蹤跡。隨後,俄羅斯據報道使用 “絞肉機” 戰術,在該月創下戰爭爆發以來的最高單月傷亡紀錄。
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援引英國國防部的研究指出,2024年11月28日,俄軍單日傷亡人數超過2000人,使當月俄軍的日均傷亡人數升至1523人,創下新高。
導致傷亡進一步攀升的原因還包括俄烏戰爭中再次出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作戰模式,例如大規模炮擊與塹壕戰。
俄羅斯和北韓軍隊動用了 “大量炮火、導彈、火箭和坦克”,“進行一種可怕的、‘一戰’ 式戰鬥,所有參與方--包括烏克蘭軍隊--都傷亡慘重,” 安吉洛州立大學教授、專門研究東亞和國際安全事務的布魯斯·貝克托爾(Bruce Bechtol)表示。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於上星期五報告稱,自戰爭爆發以來,俄軍估計已損失超過86萬名士兵。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本週早些時候表示,戰爭爆發以來已有超過4.6萬名烏克蘭士兵陣亡,約38萬名士兵受傷。
前美國國防情報局的情報官員貝克托爾表示,北韓與俄羅斯的傷亡數據可能存在 “誇大” 成分,即便戰爭結束後,真實數字也可能難以準確評估。
去年10月,儘管關於北韓派遣軍隊的報道不斷增加,但莫斯科和平壤均未完全承認北韓士兵在俄烏戰場作戰的事實,同時也未予以明確否認。
(美國之音記者塞爾丁對本文亦有貢獻。)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