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4月25日發生7.8級強烈地震,數千人喪生。儘管搶救生還者的工作還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地緣政治仍然對災後的救難行動產生影響。尼泊爾拒絕了來自台灣政府的救援。
美國《時代雜誌》27日一篇報道說,中國對尼泊爾救災援助的參與程度是否進一步影響區域權力平衡,對印度的地位帶來挑戰,並讓尼泊爾的流亡藏人社區面臨更多風險,是一個值得後續觀察的問題。
中國官方新華社報道,在尼泊爾發生地震後,中國派出一支包括搜救犬、發電機、超生檢測儀及物資的60多人的救援隊,26日已抵達加德滿都參與救援工作。此外,解放軍也派出第2支170人救援隊,這2天也分批抵達尼泊爾協助救援工作。
不過,隨著來自美國、中國、法國、印度和其他國家的國際救援人員及物資紛紛抵達地震災區,台灣政府官員說,尼泊爾婉拒台灣派遣搜救隊前往協助救援。
台灣外交部長林永樂星期一晚些時候在一個記者會上表示,尼泊爾發生地震後台灣政府在第一時間即表明,基於搜救需要把握黃金時間,台灣願意派遣人員物資往協助搜救,不過尼泊爾希望由鄰近的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派遣搜救隊前往協助,對台灣的協助予以婉拒,表示日後若有需要再與台灣聯繫。
對於尼泊爾的回應是否與台灣外交地位有關的問題,林永樂說,並未受到這個因素的影響。
在尼泊爾發生地震後,台灣總統馬英九對尼泊爾地震表達慰問之意後,公開募款活動隨即展開,台灣政府和一些慈善團體組織救援隊,一個包括搜救犬在內的20人救援隊已準備好隨時出發,到目前為止,台灣已經宣佈提供的援助資金大約是30萬美元。
在遭到尼泊爾婉拒救援後,台灣外交部次長高振群說,政府還是會派出一個5到6人的先遣團隊到尼泊爾,再視當地需求組成較大團體前往援助。台灣內政部長陳威仁也說,尼泊爾地震後已指示消防署特別搜救隊和地方消防局做好準備隨時前往災區參與救災,不過必須“尊重尼泊爾政府的意願”。
台灣佛教團體慈濟基金會組成的15人“勘災醫療團”,星期一攜帶總重1公噸、可供一千人以上使用的食品和醫藥物資,從台灣及其他國家出發前往加德滿都,提供賑災和醫療服務。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星期一呼籲國際社會向尼泊爾伸出援手。
王毅說,中國重要鄰國尼泊爾發生百年未見的特大地震,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尼泊爾的不幸遭遇感同身受,將盡一切努力協助緊急救援。他還說,“時間就是生命”,尼泊爾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非常需要國際救援,希望國際社會盡快提供援助,幫助尼泊爾人民度過難關。
有3千萬人口的尼泊爾位於西藏邊緣,作為中國與印度的緩衝,尼泊爾在中國外交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來中國增加在中亞和南亞的投資和影響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一個名為“一帶一路”的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