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馬來西亞之後,緬甸成為東南亞又一個擔心負債規模過大的國家。據英國《金融時報》6月4日報導,緬甸政府正在考慮,重新評估若開邦的皎漂深水港項目。這個港口的計劃建設造價約為75億美元,外加一個20億美元的皎漂經濟開發區。
皎漂位於緬甸西部若開邦毗鄰孟加拉灣的一座小島上,這裡是已經開通的中緬油氣管道的起點。 2015年,中國中信集團牽頭的財團贏得了皎漂深水港建設的競標,中方將佔該項目70%的股權,緬甸政府和私人財團佔30%。緬甸政府投資的那部分資金,是由緬甸向中國進出口銀行借出的貸款,額度在20億到30億美元之間。緬甸2017年的GDP在700億美元左右,所以這筆貸款相當於緬甸GDP的3%。
著眼於“避開馬六甲海峽,直通印度洋”的戰略,皎漂是中國在緬甸重點投資的地區。除了中緬油氣管道和深水港以外,中國外長王毅還於去年向緬甸提出“人字形”的中緬經濟走廊設想,其中“人”字的左邊一撇正是伸向皎漂,右邊一捺伸向緬甸第一大城市仰光。中緬經濟走廊尚未推出具體項目,但連接雲南昆明和皎漂之間的高速鐵路或高速公路都已被中國媒體所提及。
皎漂深水港項目自開始招標之日起,就在緬甸國內引起了持續性的爭議。支持者認為緬甸應該努力搭上中國“一帶一路”的順風車,利用中國的資金,升級緬甸的基礎設施;反對者主要聚焦於這個項目為緬甸帶來嚴重的債務負擔,一旦緬甸政府無力償還債務,皎漂港會像斯里蘭卡的漢巴托塔港一樣,為中國所控制。
緬甸執政黨民盟的中央經濟委員會委員索溫(Soe Win)表示:“和我們從日本政府獲得的貸款不同,中國的貸款要貴得多,利息的數額就相當大。”他說:“中國正試圖對緬甸的政治施加影響,我們擔心的是,我們的結局會像斯里蘭卡那樣。”
緬甸政府的經濟顧問、澳大利亞學者肖恩•特尼爾(Sean Turnell)多次表達了對這個項目負債規模的擔憂。上個月,特尼爾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就曾表示,在皎漂深水港項目上投入75億美元巨資是“瘋狂且荒謬的”,“遠遠超出了這樣一座港口所需要的投資規模,(緬甸)政府必須關注這個問題。”
近日,特尼爾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再次表示:“一眼就能看出,這個項目的財務成本似乎過高了,緬甸如果參與這個項目,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據悉,中緬雙方正在就該項目的融資進行談判,緬甸政府希望這個項目能夠吸引來外來投資,並創造就業機會。特尼爾透露,緬甸政府希望發出的信息是,他們仍然相信港口是個好項目,“但它不需要70億美元。”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緬甸政府官員向《金融時報》確認,這個項目給緬甸決策者帶來了“噩夢”,他們擔心一旦緬甸無力償還債務,港口可能會被中國所控制。
由於去年發生的羅興亞人難民潮,緬甸受到了國際社會的譴責和施壓。而中國對緬甸政府持支持的立場,這使得緬甸國內的輿論已經不再是幾年前“縫中必反”的口徑。所以,對於皎漂深水港項目來說,緬甸國內並沒有像密松水電站那樣出現強烈反對的聲音。
但是,緬甸政府也清楚,皎漂港對於中國的戰略意義遠高於對於緬甸的意義。緬甸應該承擔多大的風險才能既配合中國的一帶一路,又不會成為“債務陷阱”的犧牲品呢?這是昂山素姬政府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