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台海軍事壓力升高台灣總統蔡英文矢言建構不對稱戰力


中國解放軍軍人在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參加閱兵,慶祝解放軍建軍90週年。中共黨旗在前,國旗居中,軍旗在後(2017年7月30日)
中國解放軍軍人在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參加閱兵,慶祝解放軍建軍90週年。中共黨旗在前,國旗居中,軍旗在後(2017年7月30日)
台海軍事壓力升高台灣總統蔡英文矢言建構不對稱戰力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2:35 0:00

台灣總統蔡英文週三(5月20日)在第二任的就職演說中,將國防和戰略產業列為她未來四年任內要發展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並針對國防事務之改革,揭示了三大方向。

她表示,未來四年內,台灣要“發展軍民整合的國防及戰略產業。”除了持續發展國艦國造、國機國造外,台灣將力推軍民技術整合,激發民間製造能量,進一步進軍航空及太空產業。

在三大改革面向上,蔡總統也指出,台灣國防要“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在強化防衛固守能力的同時,未來戰力的發展,將著重機動、反制、非傳統的不對稱戰力;並且能夠有效防衛網路戰、認知戰、以及超限戰的威脅,達成重層嚇阻的戰略目標。”其次,台灣將實質改革後備動員制度,提升員額達230萬之後備軍人的戰力,以有效建立其未來與近19萬之常備專業軍隊的協同作戰,最後則是提升軍中管理制度的現代化和專業化,讓年輕人從軍的適應問題不再造成台灣軍力的耗損。

隨著中美戰略對決的態勢越發白熱化,多數學者認為,台海的軍事壓力也將隨之增溫,中共解放軍內的鷹派聲量近期上揚,未來十年內可能是台海最危險的關鍵時期,而面對兩岸戰力之懸殊,台灣如何在軍備和戰事謀略上智取、並如何在政治上一方面維持獨立性、一方面又能“以小事大”睿智因應,謀求兩岸和平,將是蔡總統未來四年任內最大的挑戰之一。

刺猬戰略

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政治系助理教授邁克爾.貝克利(Michael Beckley)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他支持台灣應該要轉向發展所謂的“刺猬戰略(porcupine strategy)”,亦即,台灣不應與解放軍進行無謂的軍備競賽,不再追求發展大空軍、大海軍的戰略思維,反而要像隻長滿刺的刺猬,讓大熊無法吞食。

他說:“這代表,(台灣應)大量發展地面導彈和火砲等,一旦共軍意圖跨海派出登陸佔領部隊,這些武力能有效抵禦共軍登陸台灣的海岸灘頭。”

刺猬戰略的支持者認為,面對來犯的敵軍,台灣的備戰重點應放在灘岸殲敵,而非將戰場拉到中國沿岸、台灣外島或周邊的海空域。因此,台灣應放棄所有對大型作戰武器的投資,例如潛艦、戰鬥機等,著重在運用能以低成本大量部署的小型、機動性、短程武器來防衛國土。

台灣已花費逾百億美元的軍事預算,採購美國武器,包括66架新型F-16戰機和人員訓練和108輛M1A2T艾布蘭戰車等,但貝克利博士擔心,共軍開戰的第一時間可能先發射數千枚導彈摧毀台灣西岸的所有跑道,屆時,F-16戰機若無法升空,空優根本發揮不了戰力,就有軍事專家指出,F-16戰機和艾布蘭戰車可能分別淪為跑道和海岸上“昂貴的活靶”,雖然反對者認為,台灣的導彈預警機制能提供足夠的戰備時間,讓戰機升空。

在此前提下,貝克利博士認為,台灣若轉向刺猬戰略,發展短程的地面發彈和重型火砲,錢會花在刀口上(a bigger bang for the dollar)。

中共對台軍事施壓

貝克利博士著有《無可匹敵:為什麼美國仍將是唯一的超級大國(Unrivaled—Why America Will Remain the World's Sole Superpower)》一書,他認為,一旦台海開戰,美國會協防台灣,因此,若從武統台灣要付出的代價來盤算,解放軍應不敢輕舉妄動,但他也不排除,在面對國內疫情后可能的社會動盪及激升的國際壓力下,中國領導班子可能加大對台的軍事壓力,以轉移對其統治正當性的質疑,而鷹派分子也有可能做出“此時是武統最佳時機、且機不可失(a closing window of opportunity)”的研判,他說,這也是為什麼近期謠言滿天飛的原因,包括年初傳出共軍要拿下東沙群島、近期又有共軍八月軍演要兵推,先攻金門、再拿澎湖、從南台灣登陸等攻占路線的新聞。

貝克利博士坦承,台海若開戰,對美軍不利,因為戰場太遠、又僅能靠幾個可能很快就被攻擊的日本作戰基地,因此,台灣要有足夠的防禦能力,撐到美軍到來。相對美軍,戰場就在家門口,整個中國都是其作戰基地,而中國過去20年的軍事投資將在未來十年發揮最大效益,因此,未來十年將是台海最“可怕”的一段時間。不過,他也預期,十年以後,中國若經濟發展平原化、債務危機拖累、再加上人口紅利也消失,軍事預算和兵源雙雙短缺就可能無法再支應其窮兵黷武的發展野心。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於2018年也曾預測,美軍如不提升軍備,到2025年或是2030年時,恐怕很難在西太平洋戰勝中國。

今年是中國要達成國防與軍事現代化“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目標,也就是要在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若達標,這代表解放軍將具備遠距精準打擊之作戰能力,可以利用其導彈或武器系統就直接攻打台灣,而不須要登陸,就可以摧毀台灣的部分軍事力量。因此,軍事專家普遍認為,北京為了達成此一建軍目標,今年相關的演訓只會多、不會少,包括下半年的朱日和基地演訓或是中俄聯合軍演。

然而,比起共軍佔領,貝克利博士更擔心開戰後,台灣可能要面對長達數月的封鎖。

他說:“比起佔領,我更擔心台灣被封鎖,雖然中國也不見得可以做到封鎖台灣,不過,台灣若被切斷與外界的聯繫,將處於極大的劣勢,台灣和其人民必須做好被鎖國數月的準備,做好存糧、水、燃料、醫療物資和避難所上的安排,以安然度過此一封鎖期。”

關於這一點,蔡總統在其發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藍圖中,也觸及台灣要“建構足以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及戰備產業。”

美台聯合軍演?

雖然台海情勢沒有樂觀的理由、兩岸關係短期內也沒有改善的空間,但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說,真正的區域衝突或局部戰爭機率並不高,比較要防範的是兩岸間的擦槍走火(unintended incidents)。

他說,台海的軍事壓力來自中美的戰略對決,因此,未來台灣周邊的海空域將有頻繁的軍事活動,不管是共軍、美軍和其盟國的軍機軍艦巡弋。

隨著美台關係史無前例地緊密,兩國的軍事合作料將升級,但黃博士認為,台灣部份人士近期所暢言的美台聯合軍演,可能性很低。

他說:“美軍跟國軍之間的交流恐怕還是以觀摩演習、還有人員訓練交流、以及共同商議防衛戰略這幾個層面(為主),距離實際上的、部隊的互動、聯合(軍演),距離非常非常地遙遠…事實上,它政治上一個很大的紅線。”

任何美台聯合軍演的發展,中國將視為挑釁,而中國的反應若危及中美關係,美國也不可能冒進,他說。

黃介正認為,蔡政府會延續其第一任內的軍隊現代化方向,包括國機和國艦之國造案以及發展資安產業等,這些大方向也已將耗掉台灣的年度軍事預算,除了武器彈藥、教育訓練和後勤上的再投資外,也沒有銀彈可再支應主戰坦克(main battle tanks)或先進戰機的發展。

至於在資訊戰上,中國網軍較強、中國駭客對台的攻擊也是以每小時計,但最終能在台海戰略上起多大作用還有待觀察軍事科技的發展。

兩岸軍事無解?

對於蔡總統主政下的國防佈局,前國民黨軍系立委帥化民,以再多的投資都不划算來形容,因為兩岸海空軍力都太懸殊,台灣採購任何武器都是“安慰劑。”

他認為,中美兩大擁核國即便敵意再深、關係再緊張,只有局部衝突、沒有全面開火的可能性,不過,台灣若甘願成為美國的馬前卒,捲入美國的代理人戰爭,“把習近平逼急了,就可能拿台灣這個馬前卒祭旗。”

“為什麼台灣危險?因為它要用你來打代理人戰爭,使你的軍隊消耗對手的力量,我們最不應該的話,就是自己對號入座。”

帥化民說,現在兩岸的軍事危機來自美中間的緊張關係,處在兩大強權間,台灣要懂得小國事大國的生存之道,因此,他建議,蔡政府不要在軍事上下工夫,兩岸軍事上無解,相反地,找政治解決之道才是正途。

針對近期鷹派武統的聲浪,他解讀是中國要逼著蔡政府上談判桌的訊號。

至於攻台路線,帥化民認為,共軍攻打東沙沒有戰略價值,但若是兵推打澎湖、從南台灣登陸,則代表中共已經在恫嚇,準備全用武力來解決台灣,屆時兩岸將沒有談判的空間。

相較於帥化民對未來兩岸關係走向的悲觀,台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就顯得非常樂觀,甚至認為代表兩岸領導人和解的蔡習會可能在2023年發生。

蔡習會大和解?

他說,近期的公開跡象顯示,兩岸互釋善意,可能代表僵局已經開始緩解,尤其北京在疫情后檢討國際戰狼外交引發全球的反中浪潮,之後可能開始調軟,再加上,台灣大選後,“反中”也已經完成階段性的政治任務,未來蔡政府的執政重點將由政治轉入經濟,因此,傳聞台北方面已開始思索如何擺脫中美對抗下的被動困局、以及如何化解兩岸僵局、重啟互動。

林中斌說:“簡單講,就是蔡習會可不可能?我認為可能,最好的時間,除非是22年的年初,但是那個又很緊,看樣子,要到23年春天、夏天,因為,2024,我們又要選總統了。”

林中斌說,未來一年,習近平將疲於處理中美關係、疫情、內部政治矛盾和經濟困局,但蔡習會可能於2022年初有一個機會之窗,不過,當年底的二十大,會讓習近平無法鬆懈下來,因此,中共二十大之後、台灣下一屆總統大選前,也就是2023年間會是蔡習會的最佳時機。

在此前提下,他預言,2023年前,兩岸關係會和緩,公私部門的交流也會強化,至於台灣發展防禦性軍力不隨兩岸關係冷熱的影響,因為,台灣要有一定的防禦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