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設立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後,台灣星期二(1月11日)宣布再設立10億美元的融資基金,推動台灣與立陶宛雙邊企業的合作。此舉除了支持立陶宛以外,也是台灣“強化歐洲鏈接計劃”的一部分。立陶宛因允許台北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而受到北京的經濟打壓。
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明鑫星期二在與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舉行的視頻會議上宣布,國發會在設立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的基礎上再加碼提供10億美元的融資基金,提供給台灣或是立陶宛的企業。
龔明鑫在會晤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說,設立投資基金與融資基金,目的是促進台灣與立陶宛產業的共同發展。
他說,願意到立陶宛投資或是與立陶宛有合資企業的台灣廠商,以及與台灣有合作關係的立陶宛廠商,都可以申請這些基金。
設立這些基金不僅是要幫助受到北京打壓的立陶宛,也是台灣加強與歐洲國家關係的一部分。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龔明鑫說,蔡英文總統元旦談話時,提到要啟動“強化歐洲鏈接計劃”,台灣就要從立陶宛開始。他強調,上述的投資基金或融資基金“若不夠可以再加碼”。
“這是非常好的消息。我認為立陶宛可以被評估為半導體產業的潛在投資地點,”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在記者會上說。
立陶宛預計,新的信貸計劃將推動電腦芯片、激光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面臨中國壓力的科技行業的項目。
去年11月,立陶宛不顧北京的反對,允許在其首都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引發北京的憤怒反應,包括把兩國的外交關係降級,並對立陶宛採取了經濟報復措施。中國把台灣視為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京不允許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與台灣互設具有官方名份的機構。
北京上週抨擊台灣投資立陶宛的基金是“美元外交”,並指責美國煽動這個波羅的海小國以遏制中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把中國對立陶宛的報復稱為“霸凌”和“經濟脅迫”,並多次表示與立陶宛站在一起。去年11月,美國進出口銀行與立陶宛簽署了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議。
立陶宛有280萬人口,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在去年爆發外交爭端之前,中國是立陶宛的第13大貿易夥伴,而台灣僅排在第65位。
(本文參考了自美聯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