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預計,中國經濟將會越來越依賴國家投資、高科技開發和國內消費,減少過去對主要出口製造的依賴。同時,中國經濟將在未來十年內超過美國。
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預計,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到2025年應該每年增長5.7%,然後在2030年前每年增長4.7%。該中心說,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在2030年超過美國。裕利安宜(Euler Hermes)信用保險公司也有類似的預測。
國營媒體說,中國領導人過去十年中推動相比傳統工廠出口要更多依賴附加值服務產業。美中貿易糾紛和2020年初因新冠病毒而關閉的工廠都增加了製造業的壓力。
外國跨國公司一直在減少中國的工廠生產,在越南等中國以外的地區擴張,以避免升高的工資和環保規定的代價。他們希望在很多國家外包會避免中國2020年初關閉工廠的封閉措施的重演。
中國經濟2020年總量是15萬9200億美元,埃信華邁(IHS Markit)市場研究公司估計,中國經濟去年依靠出口製造的增長和新項目的資本去年達到18萬億美元,而美國經濟去年達到大約23萬億美元。
國家投資
經濟學家預計,中國過去20年來的快速經濟發展將讓國家增加對重要產業的控制。中國2021年對互聯網等幾個產業進行了乾預。
夏威夷檀香山的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資深學者饒義(Denny Roy)說,“北京有資金和不受約束的國內政治力量來使用中國大規模公共財富做戰略投資,以實現領導層的國家和全球目標。”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政策論壇的直接控制企業(Direct Control Over Enterprises)指數顯示,中國2018年的指數是2.98,比8年前增加2.45,接近全球平均值的大約三倍。
大西洋理事會10月份的“中國探路人:年度成績卡”(China Pathfinder: Annual Scorecard)報告說,這意味著政府對企業的直接控制“遠遠超過公開的經濟平均值”,“體現中國更加強調習近平領導下經濟中的國家作用。”
科技硬件發展
經濟學家說,中國領導人會可能優先發展科技,尤其是不需要經常創新的硬件,以作為發展引擎。
上海金融產業研究公司卡普隆納西亞Kapronasia創始人卡普隆(Zennon Kapron)說,國家干預互聯網產業不會阻礙半導體和基礎設施軟件的擴充。
卡普隆說,“如果這個國家能在科技方面自給自足,那就能銷售並出口這些科技產品和服務,那將是其經濟的巨大衝擊,因為這是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目前的一個重要驅動力。”
卡普隆預計,美國經濟將會繼續增長,但在2030年前沒有加速。
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創始人和執行副主席麥克威廉姆斯(Douglas McWilliams)說,中國有“巨大的工程師基地”,但無法產生所需的足夠的創造力來培養驅動新科技發展的“滑稽的想法”。
消費支出
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發布的2021年中國消費報告說,國內消費支出是中國2021年前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中國鑑於美中貿易糾紛正在減少對世界的暴露。供應鏈已經“成熟並本地化,其創新能力因此有加強。”
分析人士說,這個趨勢可能會繼續,儘管新冠病毒第一年的封閉措施影響到收入。中國人口是美國的3.5倍,但美國的消費者平均更為富裕。
埃信華邁亞太首席經濟學家比斯瓦斯(Rajiv Biswas)說,“過去五年中,國內消費已經成為一個更加重要的增長驅動力,中國國內消費市場的規模同時也極大擴張。”
官方新華通訊社2021年中說,北京領導層“計劃創造1100多萬個新的城市就業,擴大國內需求和有效投資,” 這些措施“預計會讓經濟穩步地恢復到疫情前的活力。”
中國經濟如果超過美國怎麼辦?
經濟學家說,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地位不會自動賦予其他經濟體任何優勢,但依賴中國經濟的國家就要注意。
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的麥克威廉姆斯對美國之音說,“沒有什麼金牌之類的,”“但你有更多的錢可以花的時候,你就有能力產生影響,中國會有影響的能力。”
他說中國將更能推動“一帶一路”的基建項目和投資的倡議計劃。
東西方中心的饒義說,北京官員已經在與其他國家的爭端中使用了他們的經濟影響力。中國與四個東南亞政府爭奪海洋主權,與日本存在一組島嶼的爭端並在2017年後與印度陷入領土對峙。
饒義說,“中國經濟超美這個預計的結果是一個更大膽的中國外交政策,後者尋求以有利於中國的方式解決地區爭端,在中國註定會制定國際關係一套新規定的推斷下去破壞美國的地區和全球領導地位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