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香港歷史發展如今又多了一個新去處。新建成的香港新聞博覽館,呈現了這座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揭示了維護香港新聞自由的必要性。
新建成的香港新聞博覽館位於中環半山。孫中山當年來港曾在此求學,早年這裡還匯集了眾多報館,有“印刷街”之稱。在這裡呈現和續寫香港新聞業歷史似乎順理成章。這家新聞博覽館還被認為是亞洲的第一家。
2008年,香港媒體人參觀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新聞博物館時到啟示。2011年底特區政府推出“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在港建新聞歷史展館的想法一下子找到契機。鄭明仁是香港新聞博覽館委員,前蘋果日報總編輯,他說:
“香港最寶貴的就是新聞自由,到現在這個重要性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我們的一些同仁2008年到美國去,參觀美國那個新聞館。回來以後構思,香港是不是也有一個這樣的館呢?讓更多人可以看到我們香港是怎麼走過來的,新聞從業人員是怎麼工作的。我們一百七十多年的新聞事業是怎麼樣的?很多人並不清楚。我們不會下判斷,你們自己看,自己下那個判斷好啦!”
博覽館蒐集的一千多件文物,以新聞技術手段演變為脈絡,從早期報紙講起、接著是科技進步帶動的無線電廣播時代、電視時代,以及現階段多媒體發展。時間跨越港英時期,以及香港回歸中國以後。
博覽館的願景是“立足香港,放眼世界,成為卓越的新聞博覽館”,彰顯新聞資訊自由在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的重要角色。博覽館策展經理高潔媚說:“香港開埠以來有很多新聞,我們首先邀請香港歷史學者,研究選出大約三百條新聞,細分後選出五十條,展示的方式是使用'滾軸'。參觀者可以很快看到所有新聞,這是一種活動的方式。參觀者很有興趣,好像是在打太極,慢慢翻動捲軸,挑選希望看到的報紙。”
目前展覽內容涵蓋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近年的雨傘運動等敏感話題,儘管有評論認為,這部分內容凸顯得不夠。另外,香港新聞自由近年來不斷遭到破壞的爭議性事件,似乎也沒得到應有呈現。博覽館人士則說,目前的展覽只是全面回顧性的,不排除以後會有專題展覽推出。
這家博覽館的建成,實踐了歷史建築“古為今用”的同時,保育和傳承在地文化,香港稱“活化設計理念”。新聞博覽館和所在街區建築風格相協調,館內牆上原有菜市場痕跡得以保留。大眾瀏覽新聞史也能隱約聽到昔日擁有近60個攤位的菜場嘈雜聲,疊加了歷史厚重感。
香港新聞博覽館強調“博覽”,而不是“博物”。按照主席陳祖澤的說法,希望博覽中繼續推進香港新聞事業,而不是就此定格,讓它走進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