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大幅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後的首場立法會選舉,還有倒數兩個月,候選人提名期將於下星期六展開。兩個中間派組織民主思路及新思維星期五召開記者會,宣佈就12月的立法會選舉達成共識,如果兩個組織有成員正式參選,會盡量互相協調,並以聯合陣營方式推動選舉工程。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表示,在傳統民主派不參選的情況下,估計今次立法會投票率不高,他們希望以堅持及努力,令本來不願意投票的選民,重新思考是否出來投票。有學者分析,如果第三路線的參選人最終沒有自由度提出政綱,估計對推高投票率作用不大。
中國全國人大會常委會今年3月底,大幅修改香港特首及立法會選舉制度,新選制下的首場立法會選舉將於12月19日舉行,還有倒數兩個月左右,為期兩星期的候選人提名期,將於下星期六(10月30日)展開。
新思維主席稱中間派選情 “有力一搏”
兩個中間派組織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及新思維主席狄志遠星期五召開記者會,宣佈就12月的立法會選舉達成共識,如果兩個組織有成員正式參選,會盡量互相協調,並以聯合陣營方式推動選舉工程。
狄志遠回應傳媒提問表示,他們6年前已經有意合作,形容今次是一種持續的“合作關係”。在傳統民主派政黨民主黨及公民黨不參選的情況下,加上地區直選改為 “雙議席單票制”,狄志遠認為,今次中間派的選情是 “有力一搏”。
狄志遠說:為甚麼我覺得我們(中間派)是 “有力一搏”呢,好了,傳統智慧說今次的選舉、選票的分配大概是6、4(比),這個都傳統智慧而已,如果有新的智慧我不知(道),傳統的智慧6、4(比)的,好了在6成選票的泛民裡面,可能亦有不少人(選民)不投票的,我假設是兩成不投票,剩下4成是可以考慮或者有些想法的,好了,競選的時候我們是拿一席的話,建制要拿兩席的時候,它拿的(得票)比例好高,這樣那個有利一些?我今日不知(道)。
中間派估計激進路線已行不下去
狄志遠坦言,建制派有更強的動員及組織能力,因此今次中間派參與立法會,他形容是 “歷來最困難的一次”。目前兩個組織都未確定最終有多少成員參選,估計下星期會有決定,不過,經協調後不會出現 “撞區”的情況。
狄志遠表示,民主思路及新思維過往曾經參與立法會選舉,都沒有候選人成功當選,他認為就算今次選舉都是失敗,不代表第三路線不能夠走下去,他又認為激進路線已經 “無路行”。
狄志遠說:我們參選過,我們都有失敗過,我們第三道路行到今日,所以勝負不是我們唯一的考慮,但是我想說我們不要那麼悲觀看非建制派在今次(立法會選舉)的選情,其實到最後我們做得好不好,我們能不能夠論述得很清楚,吸引到選民對於我們的道路有一種的思考,很坦白講,激進路線、抗爭路線 “無路行”的了,那麼我們這條道路,大家信不信得過我們是可以推動到社會的持續發展呢﹖我們要告訴選民,吸引到他們能夠支持我們。
非因傳統民主派不參選 “補位”
狄志遠是前民主黨成員,湯家驊是公民黨創黨成員及前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表示,雖然他們都是傳統民主派政黨出身,但今次的合作不是因為傳統民主派政黨不參選而 “補位”,強調他們的定位與民主派及建制派都有所不同,他們有追求民主的理念,亦會較建制派對政府有更嚴厲的監察。
狄志遠說:我們本根是民主派的,所以追求民主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政治理念;第二我們是比較著重維護香港人、市民的權益、基本價值,所以我們對政府的監察是相對嚴厲的;第三件事情,我們認為透過溝通同各持份者找到共識,才能夠找到我們向前行的步伐,這些就是我們第三道路那種特色,究竟我們跟泛民有甚麼分別、同建制有甚麼分別﹖你們去估量。
有記者問及,坊問有聲音認為中間派不是真的走中間路線,認為與建制方面有較密切的關係,今次民主思路及新思維的合作,能否改變這個觀感﹖
狄志遠表示,不應該將他們定位較接近民主派或者建制派,他重申過往兩個組織參選就算不成功,他覺得都有一定的支持,那怕只有1%或者2%,他希望今次參選可以讓中間路線擴大選民的基礎。
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全香港市民,不認為他們只是面向某一個群體。
湯家驊說:如果建制派裡面是有人認同我們的政治理念的,我都歡迎他們支持我們的,我們不會拒人於千里,所以我自己在這個選舉過程之中,雖然不是我去選,但是我都是覺得,應該抱有一個比較寬大一點、包容一點的理念,應該是恰當一點。
就算今次參選失敗仍會堅持第三路線
湯家驊表示,回顧他的從政之路遇過不少挫折,2015年退出公民黨、辭去立法會議席,建立民主思路,4年前民主思路派出4名成員參選立法會,他坦言 “輸得一敗圖地”,但是他都沒有放棄,他希望今次與新思維合作參選立法會,可以有新的機會繼續推動第三路線。
湯家驊說:19年(社會運動)的時候,對於我們民主思路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我們都沒有認輸、我們都沒有離場,今次我們有幸可以同新思維合作,我們希望在香港正式、或者多些機會向全香港市民講解、去推薦我們的候選人,以及這個第三道路的政治理念,這個是一個之前我們未有過的機會,如果不成功的話,我相信我們會繼續努力的。
湯家驊估投票率低冀參選令市民重新思考
記者問及,今年澳門立法會選舉首次沒有民主派候選人參選,投票率創歷史新低,估計香港立法會選舉會否出現同樣的情況﹖中間派參選如何推高投票率,吸引選民出來投票?
湯家驊回應美國之音提問表示,在傳統民主派不參選的情況下,估計今次立法會投票率不高,他們希望以堅持及努力,令本來不願意投票的選民,重新思考是否出來投票。
湯家驊說:我相信今次(立法會選舉)投票率不高,似乎那個機會都相當大,因為傳統民主派不參與選舉,不多不少一定會有一些他們的支持者,認為是不值得參與今次的選舉,但是我們的信念就是希望因為我們的堅持、我們的努力,是會令到很多本來未必想到會參與今次選舉的香港市民,都可能會坐下來、想一想是不是值得去行使他的公民權利呢?這個也是我們今次合作的目的之一。
學者指中間派參選無助推高投票率
香港民意研究所上星期五(10月15日)公佈一項有關立法會選舉投票意欲的民意調查,10月10至13日透過網上問卷,成功訪問6,192名12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結果顯示,如果12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幾乎全部候選人均來自建制派,53%的受訪者表示會減低投票意欲;如果主流民主派不能參選,46%的受訪者表示會減低投票意欲。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李敏剛回應美國之音提問表示,就算民協或者其他聲稱中間派的候選人參與立法會選舉,如果這些參選人最終沒有自由度提出政綱,估計對推高投票率作用不大。
李敏剛說:那個人可以出來選呢,其實未必真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反而關鍵就是說究竟你讓那個人出來選,究竟他有多少的自由度去提出不同的政策的倡議,有多少不同的自由度提出一些不同的政綱,而這些倡議及政綱有多少可以“不犯法地”,在立法會裡面可以提出、可以同政府辯論?其實我覺得如果最後發現,其實選民都是發現根本沒有的,其實就覺得這個空間非常小,就算你派無論剛剛你提到的馮檢基也好,或者民協的代表也好,或者其他政團的代表都好,其實最後原來都是名字出來而已,其實他們有沒有很獨立的意志,可以有些甚麼政綱,或者很獨立的意志,有些甚麼投票、或者甚麼政策的提議,都是沒有的時候,我覺得最後打擊選民投票意欲都是會大的,因為始終香港人都經歷過這麼多次選舉,他們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實都不會只是看你是誰、認你的面(孔),還是你的樣(子)就會投票,而是他(選民)真的會認真看你的政綱。
陳家洛指中間派稱爭取民主說服力不大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回應美國之音提問表示,他認為新選舉制度下,“民主派”三個字可能成為 “禁語”,因此,有自稱非建制人士嘗試協調參選立法會,估計這次第三勢力,不會吸引到民主派支持者出來投票,就算這些候選人聲稱爭取民主發展,說服力亦不大。
陳家洛說:有些自稱是 “非建制”的人士,嘗試去協調一下自己的出線的安排,又很有趣地強調他們是 “第三方勢力”、 “中間路線”、即是他們已經無可能聲稱做民主派,他們都不想是自稱或者被認為是民主派的代表,你再問問香港市民,誰人會如果是一直支持民主派,不論是傳統民主派或者是本土派的朋友,他(們)怎會考慮到這類的候選人將會能夠代表到他們的理念﹖而他們(中間派參選人)再講民主發展的說服力又到哪裡去呢?
批中間派缺乏 “偶像級”參選人
陳家洛表示,聲稱第三勢力或者中間派的人士當中,缺乏 “偶像級”的參選人,而且他們的政綱可能亦會是 “無凌兩可”,既不是建制派、又不是民主派,沒有較突出及說服力的政綱,估計對吸引選民投票說服力不大。
陳家洛說:講到最後就是我不是他們啊,這個有多大的能量,可以吸引到大家投票支持那些候選人,即是 “中間”的意思就是這樣的,這個講法是沒有力的,對很多人來講,除非他(候選人)真的很厲害,就像現在大家講的那些要追捧的那些 “偶像級”,一走出來大家不同說話都 “like”你、跟你爭相拍照、自拍那樣,如果不是這類級數的、“偶像級”的政治人物,在現在這個政治圈子當中,現在很想出來、在想參與的自稱 “中間派”或者 “第三方”的朋友當中,我們都找不到一個這樣質素的人或者組織去做這件事,所以結論都是那個了,整件事在邏輯上、在倫理上、在實際的政治角力環境中,是很難發生得到,是令到市民覺得,啊,幸好有他們(參選)所以我們都要投票,我覺得是看不到這個很大的願景或者可能性在這裡。
新選制增資格審查直選議席大減
經過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的香港新選舉制度下,新增 “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負責審查選舉委員會、特首以及立法會參選人資格,接掌以往由選舉主任負責的審查參選人資格工作。
立法會的組成由目前的70席,一半地區直選、一半功能組別;增加到90席,40席由選委會選出,功能組別及地區直選分別有30席及20席。
地區直選由目前的35席,大幅減少接近一半到只有20席,選區由現時的5區改為10區,每區兩個議席,由比例代表制改為 “雙議席單票制”,每區得票最多的兩名候選人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