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書展 粵語及本土文化成焦點


今年香港書展粵語及本土文化書籍成為焦點之一(美國之音湯惠芸)
今年香港書展粵語及本土文化書籍成為焦點之一(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書展 粵語及本土文化成焦點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0:46 0:00
下載

第25屆香港書展星期二下午閉幕,主辦單位香港貿易發展局表示,今年書展吸引超過101萬參觀人次入場,打破去年98萬人次的紀錄,創歷年之冠。

香港書展參展商、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表示,書展讀者喜歡懷舊書籍、懷緬過去,反映對現狀的不滿(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書展參展商、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表示,書展讀者喜歡懷舊書籍、懷緬過去,反映對現狀的不滿(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書展參展商、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該公司今年因應書展推出20本新書,其中9本與香港時政有關,包括他今年的其中一本新作《愛港不愛黨白皮書》,以最近半年港府一些施政不當的事件,諷刺特首梁振英,也是對中共推出一國兩制白皮書表達不滿,而書名特別選用簡體字的「黨」,因為這個「黨」字下面用兄,代表香港要聽「大佬」話,要聽北京的話,感覺更不好。

彭志銘並表示,今年書展很多出版社都推出懷舊香港、本土文化之類的書籍,反映港人不滿政治現狀。

有大型中資出版社在書展攤位大幅宣傳懷舊香港書籍(美國之音湯惠芸)
有大型中資出版社在書展攤位大幅宣傳懷舊香港書籍(美國之音湯惠芸)

彭志銘說:我們學術上每逢民眾懷舊、懷緬過去,即是說對現狀的不滿,對現在這個政府所有的政策都忍無可忍,所以大家覺得以前比現在好,就是懷緬或者看以前的東西,所以這幾年、尤其是最近一年多,本土文化或者懷舊風的東西就特別濃。甚至乎現在連中資機構,他們都會出一大批舊香港文化的文集,其實他們都是做生意,他們都知道大家都喜歡看。

彭志銘表示,港府近年推動中小學用普通話教授中文科,即是「普教中」,加上最近傳出廣東省可能推動新一波「推普廢粵」,有關粵語及香港本土文化的書籍成為書展焦點。彭志銘並表示,今年4月香港教育局突然宣佈粵語不是一種合法的方言,引起香港各界廣泛關注,該公司結集40多位作者的評論,包括學者、教師、立法會議員,以及一位15歲的中學生,推出《香港粵語頂硬上》,從語音、歷史、社會、政治、法律等,多方面評論粵語的優點及文化。

有家長帶同年小孩參觀書展,閱讀有關中國語文及粵語的書籍(美國之音湯惠芸)
有家長帶同年小孩參觀書展,閱讀有關中國語文及粵語的書籍(美國之音湯惠芸)

彭志銘說:15歲的中學生,他們才是苦主、他們才是用家,他們上課的時候,原來是受普通話所累,舉一個簡單的例:我們廣東話平時就說,阿媽叫我去街市買番茄。這樣就可以了。原來你考試的時候寫,我媽媽叫我去街市買番茄,原來是不合格的,他居然要寫:我媽媽叫我去菜市場買西紅柿。即是這些北方的語言已經入侵我們香港的教育。

彭志銘並表示,港人習慣叫街邊小食「一串魚蛋」,在「普教中」之下,不可以叫「魚蛋」,要稱為「魚肉丸子」,這些北方用語的入侵,令很多香港學生感到困惑,因此有學生組織「反普教中學生關注組」。

有關香港政治的書籍也是書展的焦點之一(美國之音湯惠芸)
有關香港政治的書籍也是書展的焦點之一(美國之音湯惠芸)

反普教中學生關注組成員、《香港粵語頂硬上》作者之一、15歲的香港中學生木子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目前全香港有7成小學及25%的中學實施「普教中」 ,他說自己比較「幸運」沒有接受過「普教中」,他在書中分享的內容都是關注組收集的真實個案。

木子說:就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廣東話我們會講『街市』,而街市也是一個書面語可以入文的一個詞彙,但是在『普教中』之下,原本在正常中文課容許的一個詞彙『街市』,就被斥為方言字、不是規範用語,取而代之就是『菜市場』。其實街市這個用詞本身帶有香港本土的文化特色,也是通順、合理的中文,其實硬是要將它改成菜市場,原全是不合理的,其實『普教中』為了要迎合北方話的講法,不合理之餘,更會抹殺香港本地的文化。

反普教中學生關注組成員木子表示,香港教育局推動中小學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會抹殺香港本土文化(美國之音湯惠芸 )
反普教中學生關注組成員木子表示,香港教育局推動中小學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會抹殺香港本土文化(美國之音湯惠芸 )

木子表示,學生應該可以自由選擇用廣東話或者北方的詞彙,而「普教中」只準學生用中國普通話的規範用語,不單抹殺香港下一代的廣東話文化,也影響學生寫作的創作自由,他擔心「普教中」會越來越普及,令香港學生的中文學習不能夠多元化發展,對香港本土文化及學生學習的效益都會有損害。

木子說:其實現在教育局提供每間接受「普教中」的學校平均約18萬美元的資助,其實這個金額是非常多,因為當年國民教育平均每間學教只有接近7萬美元的資助, 「普教中」的資助多出兩倍半,在這個趨勢下,很多學校會抵受不住利誘而轉向「普教中」的課程。

香港書展參展商、上書局出版社總編輯鄺穎萱表示,很多台灣的學生讀者都很關心香港的佔領中環運動(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書展參展商、上書局出版社總編輯鄺穎萱表示,很多台灣的學生讀者都很關心香港的佔領中環運動(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書展參展商、上書局出版社總編輯鄺穎萱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過去兩、三年關於香港本土的書籍在書展比較受歡迎,特別是與民生及社會議題有關的書籍,特別令讀者感興趣,她認為與香港的社會氣氛有關。

鄺穎萱說:我們常常說,出版物就是一個民調,當很多的讀者不斷都是看那一類書的時候,其實都是反映他們對那些事情有訴求,他們希望在這些方面有多些了解,從報道到深入探討,到討論、分析,他們都想有一個參與,甚至有一個清晰的明白,不再像以前那樣漠不關心,因為其實大家有一個感覺就是已經『燒到埋身』,現在燒到上眼眉了,所以明顯地你說本土書抬頭,我覺得是無可厚非,非常肯定的。

鄺穎萱並表示,除了香港讀者關注政治及本土書籍,一些來自中國大陸以及台灣的讀者對這些書籍都深感興趣,尤其台灣經歷過今年3月的反服貿太陽花學運之後,很多台灣的學生讀者都很關心香港的佔領中環運動。

鄺穎萱說:因為服貿也好或者香港的佔中也好,其實兩者異曲同弓,兩者互相影響,也是大家很想看看對方用甚麼方法處理,而實際中國大陸又會用甚麼態度去回應,所以我覺得大家(港、台)兩地的人民為何會對這件事那麼關注,也希望看看對方的表現,道理很簡單,因為兩者的性質很相似。

香港市民黃先生購買有關香港本土及粵語文化的書籍(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市民黃先生購買有關香港本土及粵語文化的書籍(美國之音湯惠芸)

參觀書展的香港市民黃先生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買了一些有關香港本土及粵語文化的書籍,他希望透過這些書籍追溯香港故有的獨特文化。黃先生表示,香港主權移交後,赤化越來越嚴重,很多傳媒及官方的用語都受中國影響,例如推行或公佈某些政策變成「出台」;加強變成「加大力度」;各方面變成「方方面面」,他認為港府想討好中國,雖然中港融合無可避免,但可能會失去香港本土的文化。

黃先生說:現在香港街頭有很多人說話已經越來越大陸化,有時你發現他們講的字是大陸講的字,不是香港原本有的廣東話。香港本身有的字其實很多都不可以寫出來,所以想看看他們的書,想找一些特別的字,他們會教你一些(廣東話)字怎樣寫、怎樣講。

深圳市民魏先生(紅衣者)參觀香港書展,購買有關粵語文化的書籍(美國之音湯惠芸)
深圳市民魏先生(紅衣者)參觀香港書展,購買有關粵語文化的書籍(美國之音湯惠芸)

參觀香港書展的深圳市民魏先生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購買有關廣東話的書籍,因為對這方面的歷史、文化有興趣。作為廣東客家人,魏先生表示,應該講廣東話,他認為中國廣東省推行「推普廢粵」政策,將來廣東話在中國的正式場合就會越來越少。

魏先生說:但是可能(廣東話)以後就會慢慢受到排擠,因為經濟上面強勢些,強勢些的話,語言就是一個變遷,受經濟、政治的影響很大。

香港市民李先生表示,很多年輕人對廣東話的用詞混淆,希望一些關於正統中文及廣東話的書籍給子姪參考(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市民李先生表示,很多年輕人對廣東話的用詞混淆,希望一些關於正統中文及廣東話的書籍給子姪參考(美國之音湯惠芸)

參觀書展的香港市民李先生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購買一些關於正統中文的書籍,他認為近年香港的中文用詞被大陸及西化中文用詞入侵,很多年輕人對廣東話的用詞混淆,希望買這些書籍給子姪參考。

李先生說:尤其是「普教中」,很多年輕人連番茄都不認識,連番茄都不知是甚麼,所以看看這些書都好。

李先生並表示,擔心中國對香港的影響越來越深,可能將來新一代的香港人都要講普通話,令廣東話文化失傳。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