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源危機惡化推高美元需求,美元維持強勢之下,人民幣兌美元再次逼近“七算”的兩年低位. 外界預料,在中國經濟下行,出口帶動的製造業被視為穩經濟重要支撐的背景下,人民幣匯價“破七”幾乎已成定局。
人民幣中間價本週曾連續四日轉弱,達到2020年8月底以來最弱水平。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引述經濟學家的話說,不排除人民幣對一美元未來會跌穿“七算”,但認為沒有必要過分擔心,中國當局會綜合運用金融貨幣等多種手段,對外匯進行調節管理,防止大範圍貶值。
美元匯價指數自今年以來上升了15.5%. 而人民幣兌美元今年已貶值9%,與人民幣相比,全球其他主要貨幣兌美元的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換言之,人民幣對美元以外的主要貨幣全都升值。中國衡量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的CFETS指數,目前的水平與今年年初相若。有經濟分析形容,人民幣貶值只是“片面的貶值”。
人民幣貶值與美國加息有關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國聯邦儲備局為了遏抑通脹今年大幅加息,造就美元走向強勢。
莊太量說:“美元加息導致它跟其他主要貨幣的利息差距擴大,而且美元還是強貨幣,很多錢都去了美元。我們並不怕人民幣‘破七’,怕的是外匯儲備會跌破三萬個億。人民幣相對美元低,但是相對其他主要貨幣還是挺強的。”
接受美國之音專訪的香港前資深銀行家吳明德表示,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人民幣匯價下跌有利於促進出口。
吳明德說:“這與中國獨特的‘動態清零’有關。過去半年,中國多個省市實施封控措施,‘三頭馬車’當中的投資和消費都陷於低迷。當局認為,人民幣一路貶值能帶動出口,有利於經濟復甦。短期內人民幣貶值是必然的趨勢。”
人行9月中旬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不過,人民幣匯價大幅波動被視為不利於一般經濟活動。尤其是商業盈利往往抵消不了匯價的虧損。中國中央政府不願看到人民幣急跌,人民銀行9月15日會調低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期望增加市場上美元的供應,以緩和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壓力。
吳明德說:“這將導緻美元流動性不會吃緊。人們毋須急著搶美元。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不會一下子暴跌。”
近年由於疫情加上地緣政治環境惡化,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把龐大產能由外轉內,形成所謂內循環為主的經濟。
吳明德表示,中國當局讓人民幣“有秩序貶值”顯示了推行“內循環”的決心。
吳明德說:“每當本國貨幣貶值,外國進口的商品自然會漲價,換句話說,是引進了通脹。可是中國是由政治帶動經濟,一旦決定了走‘內循環’路線,沒有人夠膽去進口外國奢侈品。中國當局可以透過行政干預,把(人民幣)貶值的傷害減至最低。”
人民幣國際化困難重重
中國不少經濟學者認為,美元主導全球金融貿易並不是好事,長遠來說,人民幣必須邁向國際化,尋求獲得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和接受,終極目標是成為國際結算貨幣、投入貨幣和儲備貨幣,但香港前資深銀行家吳明德認為難以樂觀。
吳明德說:“‘加快國際化’只是空口說白話。恐怕五十年後也未能實現目標。主要是資本賬不開放。人家把錢拿進來,最後能否拿走都成問題。人民幣要國際化,當局必須像自由市場國家那樣,把收支和外匯儲備開誠佈公。”
吳明德相信,人民幣匯價最快下月就要“破七”。他說,面對其他國家的競爭,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只有降低售價才能維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