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法國尋求平息因馬克龍台灣言論引發的外交風暴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晤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2023年4月6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晤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2023年4月6日)
法國尋求平息因馬克龍台灣言論引發的外交風暴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7:02 0:00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本月早些時候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後,法國正試圖限制此後的外交後果,此前馬克龍表示歐洲應該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避免“陷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批評人士說,在危險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時期,他的言論破壞了跨大西洋關係。

馬克龍於4月5日至8日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一起前往北京,部分原因是為了尋求中國的幫助,以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數十位歐洲商界領袖陪同他們訪問,並在訪問期間簽署了一系列商業協議。

到目前為止,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2022 年2 月入侵烏克蘭的戰爭。習近平主席在馬克龍訪問期間再次避免批評莫斯科。儘管如此,馬克龍後來在其推特上寫道:“中法友誼萬歲!”

在一份官方聲明中,中國將這次訪問描述為“成功和有益的,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此後,北京發誓不會向俄羅斯提供任何武器。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在4月14日與來訪的德國外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一起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不會向衝突有關各方提供武器,並將根據法律法規管理和控制軍民兩用物品的出口。

台灣焦點

就在馬克龍和馮德萊恩訪問北京兩天后,中國軍方在北京稱是其領土一部分的台灣周圍進行了實彈演習。

在返回巴黎的航班上,馬克龍接受了《迴聲報》(Les Echos)和《政客》(Politico)記者的採訪,據報導,他在採訪中表示,歐洲面臨的巨大風險是“陷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這阻止了它建立戰略自主性。”

據報導,馬克龍對《政客》記者說,“歐洲人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加速台灣危機符合我們的利益嗎?不!最糟糕的事情是認為我們歐洲人必須成為這個話題的追隨者,並從美國的議程和中國過度反應中得到指示。”

馬克龍在4月12日訪問海牙期間被問及他的這些言論。

馬克龍對記者說,“法國支持台灣的現狀。法國支持一個中國的政策和尋求和平解決局勢。此外,這是歐洲人的立場,這是一個一直與盟友角色兼容的立場。”

“然而正是在這一點上,我堅持戰略自主的重要性。成為盟友並不意味著成為附庸。並不是因為我們是盟友,因為我們一起做我們決定做的事情,我們就不再有權獨自思考了,”他補充說。

激烈的反彈

大西洋兩岸都出現了強烈的反彈。

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Andrzej Duda)的外交政策顧問馬爾欽·普日達茨(Marcin Przydacz)表示,華沙不贊成任何遠離華盛頓的轉變。“我們相信歐洲更多地需要美國......今天,美國比法國更能保證歐洲的安全,”普日達茨對波蘭廣播公司(Radio Zet)說。

在華盛頓,國會山上的共和黨人也強烈批評馬克龍的言論。參議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在推特上發布的一段視頻中表示,如果歐洲拒絕“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就台灣問題選邊站隊,那麼也許我們也不應該在烏克蘭問題上選邊站隊”。

時機受質疑

馬克龍言論的時機是不明智的,前法國駐美國和聯合國大使、現任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分析師熱拉爾·阿勞德(Gérard Araud)說。

“我們現在處在戰鬥中--我們所有的人一起,支持美國與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侵略作鬥爭。我確實理解,坦率地說,對於我們的許多夥伴來說,現在不是提出我們跨大西洋聯盟問題的合適時機,”阿勞德在4月18日的一次採訪中對美國之音說。

其他人則擔心這種後果可能更具破壞性,因為馬克龍的言論破壞了跨大西洋聯盟,而西方正試圖對抗俄羅斯的侵略,以及對抗日益咄咄逼人的中國。

“馬克龍所提出的方式聽起來好像是一個等距離的項目--與美國和中國保持相同的距離。這也給人一種印象,即推動對抗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來自中國的反饋非常積極,因為它證實了中國人的想法,即有可能在美國和歐洲之間挑撥離間,”設在華盛頓的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i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麗安娜·菲克斯(Liana Fix)說。

菲克斯4月17日對美國之音說:“從中歐和東歐人的角度來看,這些言論基本上證實了他們最根本的恐懼:馬克龍對歐洲戰略自主或更多獨立的承諾,只是對法國在歐洲擁有更多權力的承諾,這是與美國脫鉤的承諾。”

修復關係

在外交風暴日益加劇之後,法國議會的一個代表團上周訪問了台灣,向他們保證法國的支持。

“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就是對所有台灣人說,我們支持你們,我們和你們很親近,”代表團團長埃里克·博托雷爾(Eric Bothorel)在台灣告訴記者。

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分析師雷諾·福卡特(Renaud Foucart)認為,馬克龍只是試圖避免更廣泛的對抗。

“中國要求一個多邊的世界。馬克龍來了,說,'好吧,如果你們不向俄羅斯提供武器,我們可以是法國並表示我們不是美國的附庸,我們可以聲稱我們都是不同的集團,我們對台灣的一個中國政策有自己的敏感性,諸如此類。但是,如果你要自起爐灶,中國與俄羅斯建立一個集團--開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那麼我們就不能成為多邊世界,我們需要與美國團結在一起。在這個框架中,這將是我們的天然盟友'”。

福卡特表示,暗示馬克龍在台灣問題上支持中國是不誠實的。

“在馬克龍對中國和台灣發表這些評論的同時......在中國進行[軍事]訓練的同時,有法國的軍艦在台灣海峽巡航,”他說。“所以,法國在印太地區有自己的利益。”

美國大選

法國前駐美國大使阿勞德表示,美國將於2024年舉行總統大選,這可能會迎來一個不像喬·拜登(Joe Biden)那樣熱衷於花錢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或者保衛歐洲的新政府。

“就目前而言,只要美國政府大力支持歐洲防務,歐洲防務的戰略自主性就不存在問題。如果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總統,我認為辯論將會重新開始。想在美國國旗下睡覺的歐洲人將不得不醒過來。”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