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旨在測試台灣金融韌性的美台聯合桌面演習結果顯示,中國對台灣的灰色地帶侵擾很多都尚未達到觸發華盛頓及其盟友“紅線”的程度,中國最可能採取對台灣施加的長期經濟脅迫及透過網路攻擊台灣金融市場來達到其政治目的。參與桌面演習的專家說,習近平自認未觸美國紅線,接下來要做的是讓賴清德任期僅止於一屆,因此很可能在未來一年半到兩年就開始破壞台灣金融市場穩定,削弱民進黨的支持度。
總部在華盛頓的超黨派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y)8月初在台北與台灣半官方智庫台灣金融研訓院(Taiwan Academy of Banking and Finance)共同舉辦了兩天的桌面演習,旨在找出台灣經濟及金融市場可能面對來自中國侵襲的脆弱處並尋找解決方案。
經過兩個月時間的整理,保衛民主基金會上星期五(10月4日)為桌面推演結果舉行正式發布會,由參與演習的美台專家說明台灣可能面對的幾種不同場景以及應對方式,這些場景包括“走長路”(Long Walk)式的經濟脅迫,也就是對金融市場的長期幹擾和攻擊;“機器裡有鬼”(Ghosts in the Machine),也就是資訊網路攻擊,時間可能長達數月;以及“下重手” (Heavy Hand)混合攻擊,也就是混合前面兩種攻擊再加上實體性的經濟戰,時間可能以日計,例如解放軍宣布大規模軍演、中斷海上及空中交通運輸、破壞重要設施,宣布進出台海的船隻登船檢查等。
習近平利用美國模糊紅線對台施壓
在桌面推演中扮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克雷格·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是保衛民主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他說,身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目的是要運用各種施壓方式,例如心理戰、深偽、勒索軟體,或甚至對台灣基礎設施的網路攻擊等方式來瓦解台灣的抵抗力,但需要做到既“不跨越美國的紅線”,又能隨時控制施壓的強度。
“在演習中,我們非常專注於尋找--我是作為中國--盡可能最多的機會在低於門檻的空間裡操作。那使得美國隊在演習中非常、非常困難來回應。我會說,他們的行動鮮少有能迫使我去重新思考我的策略估計,”辛格頓說。
正由於美國沒有明確對中國界定紅線是什麼,辛格爾頓說,他作為習近平便非常樂於去充分利用那個模糊,而且既然習近平認為他的做法有效,自然也不必去重新思考應該如何調整策略了。
北京續施壓不讓賴清德連任
辛格頓以台灣選舉結果為例表示,許多人說,台灣1月的總統大選是民主的又一次勝利,但他認為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就在選後,習近平在一些當時屬於機密的內部會議講話時就說:“這正是我們想見到的”,中國要減少民進黨得到的支持,而且北京自己的評估認為,自時任美國眾院議長的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 )訪台後,各種跡像都顯示中國已經大致達到它的目標,接下來還要從哪裡施壓習近平才有可能遇到阻力?
“我會評估說,他們已經在做戰略思考,讓賴清德總統的任期僅限於一屆,”辛格爾頓說,事實上人們可以預見,對台灣的長期經濟脅迫將轉進到第二個場景,也就是大約再一年半、兩年的時間就會開始見到對台灣部分金融市場、能源基礎設施和貿易的穩定進行蓄意破壞,目的就是要給當前的執政黨拆台。
“我認為那是我們的走向,而且所有我們在桌面演習中所討論的措施現在就需要採取行動,以便對幾乎一定會來到的情況預先準備,”他說。
美須助台增強經濟韌性
保衛民主基金會網路與科技創新中心資深主任、退休海軍少將馬克·蒙哥馬利(ark Montgomery)在演習中也扮演中國隊。
他說,台灣總統賴清德最近宣布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展現了由上而下的領導力,表示他對此事的重視,未來美國新總統也需要面對這個問題,因為中國對台灣施壓的第一個場景--長期經濟脅迫已經在進行中,但民主制度的決策要比威權體制來的慢,美國能如何減輕中國脅迫台灣的壓力,他認為有兩種方式。
蒙哥馬利說,首先美國能做的便是協助台灣加強金融及能源韌性,例如台灣液態天然氣要靠進口,而且還高度依賴與中國親近的卡塔爾來運輸,而日本是天然氣生產國,萬一遇到危機台灣必須有能力讓運輸天然氣的船隻轉到友好國家來運送;其次,美國可以聯合盟友,例如歐盟來加大中國必須付出的代價。
他也說,美國40多年來並未善待台灣,只願意販售武器卻不願與台灣共同演習,這段期間中國海軍反而受到更好的待遇。
“在那40幾年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從我們這裡得到更好的待遇,比台灣海軍更好的待遇,台灣空軍和陸軍也是一樣。唯一的區別是,因為他們買了美國的F-16戰機,台灣的空軍可以在不穿著掛有台灣旗幟的飛行裝下在美國培訓,” 蒙哥馬利說。
他說,拜登政府做了許多好事,但他們仍然限制訪問台灣的軍官只能到少將級,“那簡直是瘋狂。你要如何為一場戰爭做規劃,卻不讓你的印太司令到那裡去和他的對口將領見面?”
台盼加入國際金融安全網
台灣金融研訓院副主任及研究員陳緹珍說,這次桌面推演的獨特之處在於這是台灣第一次與國際夥伴共同從中國的角度來協助台灣理解台灣金融體系的韌性及脆弱處,以及應該注意哪些網路攻擊的早期跡象。其次,中國要達到政治目的,台灣的金融市場是較容易成為網路攻擊的目標,演習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讓台灣理解在危機時如何取得應變資金的重要性。
她說,為避免或減輕台灣金融體系在危機時受到衝擊,台灣除了目前常態進行的壓力測試外,如果能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並與美國簽署貨幣互換協定(currency swap agreement),就能為增強台灣應對中國經濟脅迫的能力加上雙重保險,對地區金融網絡安全也會有所助益。
與陳緹珍一起來參加報告發佈會的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穩定中心的陳鴻達也在前一天的一場媒體簡報中表示,台灣有加入全球金融安全網的必要性,因為台灣外匯市場規模較小,外資持股超過台灣整體市值的40%,一旦風險升高國際投資者可能賣出台股並將資金移出,台幣匯率就有貶值壓力,但台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格已被中國取代,一旦國際收支出現問題時便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得到救急資金。
此外,陳鴻達說,近年來各國為提高不同貨幣間的清算效率並降低外匯存底的流動性風險,也紛紛簽訂各種貨幣互換協議,但因為中國的阻撓台灣無法跟任何國家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他認為目前國際環境正在發生變化,而且美國眾議院通過的《不歧視台灣法》(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也支持台灣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因此台灣必須爭取納入全球金融安全網,才能幫助於強化自己的經濟及金融市場韌性。
國際風向變有利台灣
陳鴻達在接受美國之音(VOA)採訪時說:“國際風向已經在變了,比如說(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大家對它的理解風向已經改變了,這是一個新的環境。另外就是美國國會已經提了這個法案,它這次可能來不及,但它下屆可能就過了。”
陳鴻達也以科索沃為例表示,科索沃無法進入聯合國,但它是IMF的成員,由於美國在IMF就有17%的投票權,只要有美國的支持,再加上其他民主國家的贊成票就能過半,達到入會的目標。
他也說,為提高台灣金融韌性,台灣政府也在加強要求業者重視金融治安,並持續不斷在做演練,此外,台灣也在與美國合作,落實“治安聯防”的概念。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