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週二(4月26日)批准向那些受到中國因在台灣問題上的爭執而對立陶宛設立的“歧視性”貿易壁壘影響的立陶宛公司提供國家援助。
在台灣獲准以台灣的名義在維爾紐斯開設代表處後,立陶宛遭到了中國的激烈報復。北京堅決拒絕國際社會對台灣主權聲稱的任何支持。
一份聲明稱,歐盟委員會批准了1.3億歐元(約1.9億美元)的財政支持,以應對“中國對立陶宛的歧視性貿易限製造成的特殊情況”。
歐盟聲稱,立陶宛是北京的貿易脅迫的受害者,並已將此案提交世界貿易組織。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和加拿大和台灣都已要求加入歐盟針對中國的投訴。
除了歐盟的財政支持以外,立陶宛也正在設立1.3億歐元的貸款基金,幫助那些受到中國經濟報復措施影響的立陶宛企業。另外,與台灣有合作關係的立陶宛企業也可以向台灣申請融資資金。台灣最近宣佈設立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和10億美元的融資基金,推動台灣與立陶宛雙邊企業的合作。
立陶宛與中國的爭鬥始於該國不顧北京的強烈反對,允許台灣當局在維爾紐斯以“台灣”的名義開設一個代表處。台灣在海外的代表機構一般使用“台北”名稱而避免直接稱“台灣”。
作為報復,北京方面降低了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立陶宛的出口也被中國海關攔截。有廣泛報導稱,北京的客戶已告誡歐洲出口商,北京會切斷與立陶宛的所有聯繫。
北京聲稱台灣是其領土,但大多數台灣人不希望中國統治。
歐盟與中國的關係目前處於低點。在歐盟對中國新疆維吾爾人的困境表示擔憂並批評北京侵犯維吾爾人權而引發雙方之間針鋒相對的製裁後,歐盟未能批准通過長時間談判達成的中歐投資協定。
歐盟還對中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模棱兩可的立場感到不安,並敦促北京方面更明確地反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動的戰爭。
(此文依據了法新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