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冠狀病毒開始大流行,全世界有幾百萬人表示他們做了跟新冠病毒病相關的夢,緊張又逼真。有些論壇和網站專門給人們分享他們可怕的夢境,這促使科學家和心理學家更仔細的看待這個發展。
生活在因為新冠病毒封鎖而放緩步調的時期,似乎是一個補眠的機會。
然而,從三月中旬以來,通過谷歌以“隔離的怪夢”為字頭的搜索已經超過兩億次。心理學家說,愈來愈多的患者在大流行病降臨後,開始抱怨古怪的、充滿焦慮和緊張的夢境。
心理學家達娜·加芬說:“栩栩如生的夢境和睡眠模式的改變,可能和各種類型的壓力源,甚至創傷後應激障礙有關,我認為我們可以把它視為一個因素,這是一種集體創傷,意味著在人群中發生了一件民眾普遍體驗的消極事件,人們直接接觸到它,或者通過口耳相傳,或是通過媒體而得知。”
另一位專家,哈佛醫學院教授迪爾德蕾·巴雷特,從三月中旬以來,一直在彙編大流行病的夢的描述。在大流行病之前,她研究過跟9/11恐怖攻擊以及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相關的類似事件。
巴雷特說:“有成組的內容主題,有些人夢到感染病毒,他們發現自己無法呼吸,在發燒,他們還擔心會感染到這種病毒。另一大群人夢到病毒的象徵,其中最大的子集群是夢到蟲子,幾十種不同種類的蟲子攻擊做夢的人,我認為部分是因為在英文裡,蟲子是病毒的俗稱。”
聖托馬斯大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教授羅克珊·普里查說,儘管新冠病毒不是掠食者,而是看不見的敵人,它的威脅程度仍然很高。
普里查說:“說到威脅排練,在我們的夢中,我們可以演練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到的災難場景,做夢給我們運行這些序列和程序的機會,這樣一來我們才會知道如何逃避掠食者,我們才知道發生災難的時候該怎麼做。而且我們能夠保持這些序列的新鮮度,這是對緊張的夢、噩夢和打鬥的夢的目的所做的一種進化的假設。”
睡眠專家鼓勵人們在這個困難時期把良好的健康睡眠作為當務之急,因為缺乏睡眠可能導致免疫系統減弱。
普里查說:“當我們對白天和夜晚的區別有一個明確劃分,我們睡得最好。白天看起來和夜晚大不相同,這有助於我們入睡。”
醫生還建議睡前不要使用智能手機,因為手機發出的藍光可能導致失眠。讀本好書對健康比較有益,這本書最好是,有個快樂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