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俄烏衝突如何挑動台海敏感神經?


台灣士兵在雙十節慶典活動中接受檢閱。 (2021年10月10日)
台灣士兵在雙十節慶典活動中接受檢閱。 (2021年10月10日)

俄羅斯揮軍烏克蘭後,遠在八千公里外的台灣也似乎受到波及,不但一度躍上社媒推特,成為僅次於烏克蘭的第二大熱搜關鍵字,就連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也警告:“烏克蘭災難後,下一個就是台灣”,讓不少台灣人對“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論調心生恐懼。對此,部分觀察人士直指,台海對峙和俄烏衝突相提並論的謬誤,但也有專家認為,儘管兩岸政府都說“台灣不是烏克蘭”,但烏克蘭人正用鮮血和肉體,幫兩岸“預演戰爭”,台灣人不可不慎。

俄烏衝突如何挑動台海敏感神經?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0:39 0:00

俄羅斯於2月24日全面入侵烏克蘭,讓歐洲陷入自二戰以來最黑暗的時刻。這是一場遠在八千公里外的戰事,但旅居台灣的烏克蘭人個個提心吊膽,憂心炮火無情,殃及親友的生命安全。

而不少台灣人也休戚與共,因為諸多社媒和國際輿論把俄烏和台海局勢相提並論。就連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也於2月22日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形容為“雙胞胎姊妹”,並警告,習近平恐將俄烏戰事,當做奪回台灣的信號,因此,“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引發各界議論。

近50名來自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等東歐國家的旅台民眾於2月25日,前往莫斯科駐台北代表處的門外舉牌抗議,高聲要求俄軍“立刻滾出烏克蘭”,獲得其他外籍人士和本地台灣人的聲援。

抗議發起人、在台灣旅居半年的烏克蘭人亞歷克斯(Alex Khomenko)表示,面對普京的暴行,烏克蘭人沒有選擇,只能奮力抵抗。

亞歷克斯告訴美國之音:“大多數(俄國)人並不真的想打仗。但很清楚,烏克蘭人將戰到最後,就算只剩一兵一卒。我當然緊張,普京可能發動暴行,但我不想推測任何事。我希望他們(俄軍)很快就會被趕出去。我很生氣,我支持(烏克蘭),我相信我們會贏。”。

來自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等東歐國家的旅台人士與台灣民眾一起在莫斯科駐台北代表處的門外舉牌抗議俄軍入侵烏克蘭。 (2022年2月25日)
來自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等東歐國家的旅台人士與台灣民眾一起在莫斯科駐台北代表處的門外舉牌抗議俄軍入侵烏克蘭。 (2022年2月25日)

北京複製俄羅斯攻烏模式?

除了在台的東歐人,台灣不少公民團體,如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甚至在台的香港邊城青年也加入聲援烏克蘭的行列,於3月1日前往莫斯科駐台代表處外,表達反戰和對俄羅斯的譴責。

台灣總統蔡英文早於2月23日就嚴正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主權的侵害,並呼籲各方和平解決爭端。她還呼籲北京承擔國際責任,表態反對俄羅斯的武力入侵。

不過,就在俄烏局勢敏感之際,中國仍天天派出軍機侵擾台灣的西南防空識別區,讓部分觀察人士擔心,北京恐複製“俄羅斯攻烏模式”,對台動武。一時之間,“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撼動台灣民心。

住在台北的陳先生說,他沒想到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戰爭依然如此真實,也擔心台海開戰。

陳先生告訴美國之音:“(感到)明天不知道在哪裡的那種恐懼跟害怕,(這)好像不是其他國家可以幫助到我們。這幾天在看烏克蘭的影片,會覺得如果發生在我們這塊土地上,真的好可怕。”

住在台北的簡小姐則說,基輔一棟大樓被導彈炸出大洞,烏克蘭人被推擠上火車、逃離家園的畫面,都令她不忍卒睹。

簡小姐告訴美國之音:“或許烏克蘭不等於台灣,可是我們也都不能保證,這樣的命運不會落在台灣的身上。”

根據入口網站雅虎的最新民調結果,有三成四的台灣受訪者擔心,俄烏衝突會影響到台海局勢。而日本經濟新聞的民調則顯示,截至2月底,高達七成七的日本受訪者說,他們看到俄烏開戰,會擔心台灣也遭中國動武。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鄭欽模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鄭欽模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鄭欽模表示,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個獨裁國家同樣都有向外擴張的野心,但烏克蘭和台灣的地緣戰略重要性並不相同,也不宜相提並論。鄭欽模分析,北約軍力若東擴,將威脅到俄羅斯的戰略安全,這引發普京擔憂,因此選擇在國際局勢相對有利的前提下出兵烏克蘭。但中共目前並沒有統一台灣的壓力與急迫感,因此,不太可能冒然武統,而是仍以法律戰、輿論戰和心理戰等為主軸,持續施壓各國承認“一中原則”。

鄭欽模告訴美國之音:“國際間對台灣跟烏克蘭的關注不盡相同,台灣位居所謂的印太地區的樞紐地位,特別是在關鍵領域的產業也舉足輕重。(台灣)對全球的經濟發展,特別是疫情之後的經濟復甦,有更深刻的連結,所以我認為,美國跟西方主要國家,對台海的安全穩定,都有較以前更高的關注。”

今日烏克蘭 明日台灣?

儘管俄烏和台海情勢不盡相同,但烏克蘭的處境還是讓不少台灣民眾感同身受,尤其中俄都是不可信任的獨裁者,關係又這麼友好,就怕俄羅斯炮轟烏克蘭,對中國起了示範作用。

位於台中的胡小姐告訴美國之音:“真正想要侵略的話,根本就不需要合理的理由。只要他(獨裁者)覺得時機到了,準備好就可以。假設你(台灣)有個鄰居(中國),一天到晚就跟你說,你家就是他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後他(中國)還有一個遠房親戚(俄國),表演打鄰居(烏克蘭)給他看,這怎麼想,都是一個不太ok的事情吧!”

住在台北的王小姐則坦言,俄烏衝突凸顯了兩岸人民真實的敵對心態。她說,她的中國朋友看到烏克蘭,想到的是“台灣也能攻破”,但她和許多台灣人一樣,支持烏克蘭人頑強抵抗獨裁者,也有信心台灣人不會屈服在中國的威脅下。

王小姐告訴美國之音:“烏克蘭抵抗得好像還蠻有聲有色的, (我)就比較有一點信心。我問了在俄羅斯的中國朋友,他的生活有沒有受到影響?結果他就說,解放軍從福建飛到台灣,是不是不需要幾分鐘,要武統台灣,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我就說,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我們就絕交了。我也很高興,我身邊並沒有人說,我們要討好中共才能夠得到和平。”

位於台北的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
位於台北的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

俄烏戰爭帶給台灣的啟示

另外,俄烏開戰至今,俄羅斯雖宣稱已取得烏克蘭的製空權,白俄羅斯也派兵助陣,但位於台北的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認為,戰況並未如普京所預期般順利,尤其烏克蘭展現出頑強抵抗的士氣,已在台灣發酵,讓台灣人感到,烏克蘭能,台灣也能。

賴怡忠告訴美國之音:“對台灣來講,如果把這個(俄烏衝突)當成中國可能會對台灣發動戰爭的一個預演,在預演的過程裡面,烏克蘭怎麼去組織民防,國家團結怎麼樣建立,對外的通訊是怎麼樣消除俄羅斯的假新聞等,這些都是台灣需要牢記在心的。烏克蘭人民用他們的鮮血和肉體,幫我們台灣人準備,以後怎麼去面對戰爭,有一點那種感覺。”

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
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

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指出,俄國所操弄的“震撼與威懾(shock and awe)”戰術值得台灣借鏡。他認為,中共雖不惜成本發動戰爭,但禁不起太高的“風險”。因此,台灣要以小搏大,就得拉高中共犯台的風險,才能遏阻其軍事蠢動,包括善用不對稱軍力,步署小型、致命、機動的武器以及精兵,來建構所謂的“刺猬戰略”,增加解放軍攻台的難度。

雖說中共武統台灣的時間表並不急迫,而且在二十大之前冒進的可能性也不高,但淡江大學的鄭欽模警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尋求第三任連任的過程,仍有可能受到黨內對手的挑戰,迫使他必須冒險攻台,以鞏固權力。以烏克蘭為鑑,台灣不管在軍備、經貿實力或地緣戰略地位,都應儘速強化,才能讓中國不敢輕舉妄動。

鄭欽模說:“盱衡整個國際情勢、台灣的地緣戰略地位、半導體供應鏈的部分,台灣還是有很多優勢。我們必須趁這個優勢,更加強化我們的防衛能力,讓獨裁者不敢貿然孤注一擲。特別是內部的共識,趁這個機會,台灣人應該要好好思考,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當作一個借鏡。”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