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剛果為何內戰不斷


剛果內戰不斷,民眾水深火熱
剛果內戰不斷,民眾水深火熱

二戰以來最慘烈的戰爭是剛果第二次戰爭。這次戰爭始於1990年代,當時內戰和種族屠殺的烽火從盧旺達擴散開來,進入了東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現在在和平條約簽署8年後,東部的戰鬥仍在繼續。雖然歷時多年的戰爭仍在拖延,然而戰鬥的性質卻與以往不同了。

*1885年以來危機不斷*

剛果和西歐大小差不多,一些觀察人士說,剛果自從1885年開始就處於危機之中,當時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將這片土地劃為其公司所有,通過剝削剛果奴隸充實了自己的金庫。那個時代留給人的記憶包括屠殺、強迫勞役、強奸、飢荒和成堆被砍下的手。

菲德爾.巴菲蘭巴(Fidel Bafilemba)是總部設在華盛頓的權益組織“夠了”的研究員,他說,在礦產豐富的剛果東部農村,針對平民的暴力仍在繼續。他說:“腐敗、管理不善、暴力--包括強奸,這是利奧波德國王二世遺留給剛果人民的遺產。”

巴菲蘭巴及其機構倡導的是抵制銷售人們所說的“衝突礦產”。礦業公司說,估計剛果地下有价值24萬億美元的礦產,這些物質可以用於製造筆記本電腦、手機、食品包裝以及飛機引擎等。

從利奧波德時代起,剛果的資源就很少造福剛果人。巴菲蘭巴說,由於礦山和道路都掌握在交戰的武裝分子手裡,礦產被用來支付衝突的費用,同時也成了武裝派系爭奪的對象。

在戰鬥期間,平民慘遭強奸,被強迫勞役。兒童被綁架,村子被燒毀。聯合國難民署說,數百萬人逃離了家園。

軍方官員說,剛果東部80%的礦產資源仍然控制在民兵,武裝團體以及反政府武裝手中。

剛果有各種武裝團體。在殖民主義者離開,剛果獨立之後,一些人以20世紀六、七年代的政治忠誠的名義繼續持有武器。還有一些民兵組織是為爭奪社區資源而成立的。

此外還有反政府武裝,這些組織原本是為了抗擊鄰國盧旺達、布隆迪以及烏干達政府而組織起來的。這些團體長期安營扎寨在剛果的叢林之間,已經逐漸分化。

但是剛果不少武裝組織顯然也沒有什麼具體目標,他們說他們為自由而戰。觀察人士說,他們掠奪村裝、恐嚇民眾,非法收稅,只是為了生存。

剛果陸軍上校米林迪(Seraphin Mirindi )說,很多問題來自政府管理不利。管理不當、極端窮困以及政治派別對立持續為衝突火上加油。他說,只要剛果農村仍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爭奪資源的戰鬥就不會停止。

米林迪曾經在剛果的一個民兵組織中任職,2008年有關方面簽署了權力分享協議後,他參加了政府軍。由於要達成某種和平協議,政府軍和一些民兵組織同意合併。

米林迪說,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合併起來,部隊仍然毫無組織,很少發軍餉。民兵組織的頭目與政府軍達成協議並不意味著叢林中的戰士們願意服從。他們可能既不知道,也不在乎哪些官員在首都做了什麼決定。

他說,政府軍成員常常會因為飢餓而逃離崗位、攜槍回家,為已經四分五裂的人口提供武器。

米林迪說,剛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軍隊,盧旺達解放民主力量等外國反叛組織長期活躍在剛果東部,這個地區無法實現和平。

*數百萬人死於非洲大戰*

剛果當前的混亂局面是第二次剛果戰爭遺留下來的,那次戰爭被稱為非洲世界大戰。聯合國說,這場戰爭導致500多萬人喪生,其中多數死於疾病和飢荒。這次戰爭於1990年代後期開始,當時圖西族領導的軍隊在鄰國盧旺達的內戰中獲勝,盧旺達難民像潮水般湧進剛果東部。

那次戰爭最終於2003年通過達成和平協議而結束,但是東部的戰鬥從來也沒有停止。

剛果北基伍省的公民社會主席盧尼諾(Jason Luneno)說,儘管鄉村現在仍然有殺戮、搶掠、強奸、焚燒房屋等現象,但再也不同於典型的戰爭了。

盧尼諾說,剛果東部的衝突目前都是只有5到10人的小型武裝團體引發的,這些團體和大型武裝組織有鬆散的聯繫, 如果算是聯繫的話。那裡沒有政府的存在,國家服務機構幾乎等於零。

對盧尼諾來說,結束這些衝突不僅要通過軍事行動。軍隊應該訓練如何跟反叛力量作戰。他說,之後剛果東部社區需要食品、學校、道路和其他基本資源,這樣人們才能和平相處。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