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民調發現中國“90後”對美負評多 觀察人士:中國人恐更反美


一名站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小男孩身穿美國T恤手拿中國國旗。 (2019年5月7日)
一名站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小男孩身穿美國T恤手拿中國國旗。 (2019年5月7日)

美中關係近年來處於低谷,不僅兩國政府間處處針鋒相對,民間也互存敵意。一份最新民調顯示,中國民眾對美國抱持負面觀感的比例大幅增加,尤其“90後”年輕人對美國的態度比起年長者更加負面。分析人士指出,“90後”成長於中國國力走強的階段,因此頗具大國自信,也更敢於批判美國。他們說,隨著年輕世代即將接棒成為中國社會的中堅分子,他們對美國的態度多少將反映在官方政策上。

民調發現中國“90後”對美負評多 觀察人士:中國人恐更反美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8:06 0:00

美中競爭激烈,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去年多項民調顯示,美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下降。

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去年三月的調查顯示,美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降至歷史新低的20%,甚至遠低於1989年六四事件後的34%。

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曾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從2005年至2020年美國公眾對中國看法的變化。
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曾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從2005年至2020年美國公眾對中國看法的變化。

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同時期的報告也顯示,67%的美國人對中國的“情感溫度越來越冷”,七成受訪者則支持對中強硬。

相同地,相當一部分中國人也對美國不再抱持好感,並深信美國的世界影響力正在式微。

中國人變得自信 對美觀感卻急劇惡化

《中國國際政治學雜誌》今年二月刊登一份學術研究顯示,中國人對美國的評價大幅下滑始於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內。雖然拜登總統去年1月就任以來,中國人對美國的好感度些微回升11%,但是半數以上的中國受訪者仍對美國抱持負面觀感。

這項調查研究是由美國萊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方松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李曉雋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劉遙共同執行。

該研究以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作為分水嶺,針對兩千多名中國民眾分兩階段進行問卷調查。第一階段於2020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也就是特朗普任內完成,第二階段於2021年1月25日至2月2日,亦即拜登上任後的前兩週內完成。問卷內容包含三大項目,分別是,對美中雙邊關係的看法,對美國及其在全球所扮演角色的看法,還有比較美中兩國的世界地位。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對於美中關係和美國的評價於特朗普任期間急劇惡化;中國受訪者普遍認為,美國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不再舉足輕重,而他們也對美國總統在處理國際事務上缺乏信心;最後,受訪者相信中國將是世界上領先且最大的經濟體,並認為中國在國際上能發揮領導者的作用。

民調顯示,對美國抱持負面觀感的中國受訪者高達68%,相較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於2019年10月做的類似調查,當時只有17%的中國受訪者對美國抱持負面觀感。

中國人對美國的厭惡程度,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翻了四倍,導因極可能是特朗普將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責任歸咎於中國,並在競選期間大肆惡言抨擊中國。

“90後”年輕人對美負評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代出生的中國年輕人,也就是現年約20至30歲出頭的族群,對美國的負評遠高於他們的年長者。就教育程度而言,大學程度以上的中國人對美國的負評也高於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群體。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劉遙(照片提供:劉遙)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劉遙(照片提供:劉遙)

該研究作者之一、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劉遙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90後”年輕人對美國近來對華政策的轉向,更敢於批判,也比年長者更容易產生強烈的負面觀感。

劉遙說:“一個可能原因是,‘90後’成長的時間正是中國壯大的階段,因此他們變得更有自信。”

劉遙說,他們預測,中國“90後”世代在未來數十年將承接中國社會各階層領域的菁英領導角色,他們的世界觀以及對美評價將影響到中國長期政策的製訂,而美中兩強間白熱化的競爭也恐將延續至未來世代。

位於台北的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則表示,年長一輩的中國人經歷過中國還未脫貧,還需要韜光養晦向西方示弱的時期,因此比較擔心,美中若交惡,在東風還無法壓過西風的前提下,中國可能被迫退回那個被西方壓著打,但又有求於西方的階段。

相反地,黃奎博說,中國的“90後”不僅成長於中國邁向富強的時期,他們多數人的國際觀還是始自特朗普任內,因此眼中盡是美國打壓、欺負中國。在愛國心的驅使下,年輕一代自然不喜歡美國。

台灣對外關係協會秘書長黃奎博(美國之音鐘辰芳拍攝)
台灣對外關係協會秘書長黃奎博(美國之音鐘辰芳拍攝)

黃奎博告訴美國之音:“他們(90後)這樣的想法特別是從川普(特朗普任內)那時候開始,他們對美國的觀感確實就有滿明顯的改變,那一路下來跟美國對華政策的氛圍可以做個對照,美中之間官方氛圍變得不好了,也可以說是一個惡性向下螺旋的感覺。”

“90後”將影響官方決策 中國恐更反美?

黃奎博指出,美中關係惡化,引發兩國人民互相敵視,更激化雙方政府不願示弱,展現越發強硬的姿態。例如,中國仍試圖控管美中關係,避免全面衝突,但為了大內宣效果,官方對話往往得擺出強硬姿態,一如去年三月,中國和拜登政府首次的外交高層對話時,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阿拉斯加的嗆辣發言就大受國內的歡迎。

當時楊潔篪當著國務卿布林肯、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的面說出“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等不少違反外交禮儀的語句,卻立即在中國社交網絡沸騰,部分經典金句還被製作成相關商品熱賣。

黃奎博分析,“90後”大多是網絡原生族群,網上言論特別激烈。當愛國和反美的制式思維成為主流,中共當局也無法視而不見,多少須反映到中國的對美政策上。

位於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研究項目主任李明江也說,“90後”的年輕一代對中國深具信心,也不忌憚美國。尤其很多年輕人都懂得用VPN翻牆去蒐集海外的訊息,而不是任憑官媒洗腦。他說,“90後”親眼目睹特朗普對中國的攻擊,所以對美國的負評自是根深蒂固。

不過,他也強調,中國的民意雖會部分體現在外交事務上,但影響程度有限,一般而言,中共外交政策的制訂鮮少受到民意的製約。但因目前北京官方和年輕一代一樣對美負評多,所以不至出現官方決策悖離民意的衝突。

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研究項目主任李明江(照片提供:李明江)
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研究項目主任李明江(照片提供:李明江)

李明江說,即便中國高官近期屢屢對美惡言相向,但不跟美國走向全面對立仍是北京的底線,因此,不論中國年輕人如何仇美也無法扭轉此一官方立場。

李明江告訴美國之音:“中國還是希望看到跟美國的關係有一些穩定性,即使在社會層面、在年輕人群體裡面有一些對美國負面的看法,批評性的態度,它也不至於對中國的外交帶來改變性的作用。”

“美國經驗”有助緩解對美敵意

雖然“90後”普遍對美國觀感不佳,但劉遙指出,他們的研究也發現,比起其他年齡層的中國人,“90後”擁有更多的“美國經驗”。劉遙說,所謂的“美國經驗”代表他們曾在美國旅行、遊留學或是周遭親朋好友曾有在美國生活與工作的經歷。

研究顯示,有“美國經驗”的“90後”對美國抱持好感的比例明顯高於缺乏“美國經驗”的“90後”同儕。這群人對美國總統更有信心,也更願意相信美國的外交政策會顧及中國的利益。

劉遙說:“即便這些年來美中競爭如此激烈,只要兩國仍維持民間交流,一定有助於緩解兩國間互相的敵意。不過,在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前,這似乎比較困難。”

他說,為了改善關係,美中雙方都應促進民間交流,而非阻礙交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