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來臨之際,中國央行週三(1月15日)向金融體系注入了接近歷史水平的短期資金,以緩解中國金融系統資金緊張的狀況,這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
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週三報道說,中國人民銀行在日常公開市場操作中通過七天期逆回購協議淨注入了9584億元人民幣(1310億美元)的現金,是彭博社自2004年以來有史以來的第二高記錄。
道瓊斯通訊社同日的報告說,根據中國數據提供商萬得(Wind)資訊網的數據,這是有史以來透過該機制進行的規模第二大的注資行動。
中國央行在聲明中表示,此次操作旨在抵銷中期貸款(MLF)到期、納稅高峰期和春節前現金需求的影響,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
萬得資訊網數據顯示,一月份中期融資(MLF)到期總額為9,950億元。在春節假期之前,消費者要提取現金採購年貨,通常都會導致春節期間的現金需求的增加。
彭博社說,本週稍早的現金緊縮將七天銀行間拆借利率推至一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巨額流動性支持將讓中國銀行鬆一口氣。最近兩年,隨著房地產業債務危機的爆發,中國地方政府也陷入了規模空前的債務危機。中央政府從去年九月以來陸續密集推出了規模龐大的救市措施,但迄今為止收效並不明顯,相反,中國的銀行系統也發生了系統性的流動性危機。
中國央行在人民幣面臨壓力的時候穩定貨幣的決心似乎越來越大。人們擔心央行在為經濟提供充足的流動性支持方面可能會因此受到限制,特別是在它決定暫停購買政府債券給債券市場降溫的情況下。
中國央行週三在香港發行了總額高達600億元離岸人民幣央行票據,回收美元為離岸匯市降壓,以支撐人民幣。票據期限為六個月,為固定利率付息債權,到期還本付息。
央行官員多次承諾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因此經濟學家估計央行將下調銀行存款準備率,有助於補充金融體系的流動性。
道瓊斯通訊社的報告說,經濟學家們預計中國央行今年還將採取更多的重大政策行動,不過許多人認為,這需要輔以財政實力,才能為改善經濟體提供有意義的支持。
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Lynn Song)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可能會在2025年繼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因為他們的目標是增加這些工具的使用,作為其貨幣政策工具包的一部分。
彭博社引用宋林的話說,“這也是影響流動性環境的一種方式,除了整體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之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可能會暫時不用,以待更為合適的時機的到來。”
逆回購協議部分取代了每月到期的約9,550億元中期融資。近幾個月來,中國人民銀行不再將所謂的MLF及其利率作為主要政策工具,而是轉向七天逆回購利率來引導市場借貸成本。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在周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將運用利率和存款準備率等貨幣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
彭博社說,央行操作後,銀行間借貸成本基準七天回購利率下跌多達70個基點,隨後跌幅收窄至2.2%左右。該利率週二收在2.3%,為2023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交易員表示,非金融機構的流動性狀況仍然緊張,有跡象顯示需求超過供應。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治曉佳對彭博社表示,“央行的寬鬆立場沒有改變,可以利用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以及直接逆回購來提供流動性”,以滿足季節性旺盛的需求。
“在短期之外,我們認為央行還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並將恢復政府債券淨購買量。”
道瓊斯通訊社說,在註入流動性的同時,中國央行加大力度支持陷入困境的人民幣。面對美元走強以及特朗普新政府可能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人民幣正在遭遇更大的貶值壓力。這可能會限制央行擴充流動性的能力,因為寬鬆的貨幣將會加劇人民幣的貶值壓力。
截止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決策者從去年九月以來一直在努力避免下調銀行準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