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改革到底意味著甚麼,如何改善千百萬民眾生活,如何縮小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相關細節卻很少。
三十年來,中國使千百萬民眾脫貧,大批打工者從農村遷移到城市。但是許多人認為,這種經濟模式現在必須改變,才能使中國企業在國際上更具競爭力,民眾更有能力購買生活必需品。
* 民眾的基本需求*
很多中國民眾被住房,健保和教育問題弄得心力交瘁。北京居民說,他們希望聽到有關政府改善民生計劃的更多細節。
來到北京打工的張女士說,住房是她和其他人的關鍵問題。
她說:“我們在北京打工的很多人,住不起像樣的房子,因為租金每天都在漲。”
張女士說:“我希望三中全會能夠處理我們面臨的現實問題。”
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季先生說,住房價格和污染對他來說是迫在眉睫問題。他說:“這些問題是我們每天生活的核心問題。那些宏偉政治理念以及政策宣示,與我們普通民眾無關。”
*市場的決定作用*
中國政府在公報中承諾允許市場在經濟中發揮“決定作用”。中國官方媒體說,和以前讓市場發揮核心作用的說法相比,這是一個重大改進。不過,這種對細微末節的強調並沒有給人留下很深印象。
在中國社交網站上,很多網友對已宣佈的改革步驟表示歡迎,但是也有人期待更多。雜誌編輯汪東亞表示,他對這次全會寄予很高期待,然而會議還是在金融,稅務以及監管方面缺少實質性改革。
律師段萬金說,他對國企改革沒有細節感到失望。
還有人說,中共的這次會議和30年前1978年召開的那次會議沒有區別。在那次會議上,鄧小平開始了“改革開放”政策。一位網友說,那次會議和這次會議的最大區別,就是使用了“深化”這個字眼。
北京清華大學經濟學者蔡繼明說,和鄧小平三十年前啟動的改革相似,目前這輪改革需要時間才能調整法律,消除既得利益者的反對。
他說:“公眾希望看到,推進改革要大刀闊斧,有人甚至認為,改革可以一蹴而就。然而中國的改革只能一步一步地來。”
*市場優化,還是國企主導*
有人已開始注意政府計劃中一個顯而易見的大矛盾,那就是,政府一方面承諾給予市場更多空間,一方面加大公有部門的力量。
國企能夠得到各種補貼,可以拿到國有銀行廉價貸款。有經濟學者認為,民營企業能夠更加有效地使用資本。
蔡繼明說,依據他的觀點,政府希望國企能夠更多地與民企競爭,最終由市場來決定其成敗。
有政府官員暗示,有可能改革,讓民企在國企中投資,用以幫助國企實現多元化。但是官方尚未就此正式宣佈。
蔡繼明說, 有一個辦法可以讓競爭更公平,那就是要求國有公司把更多的錢上交國家。他說:“現在國有企業上交的金額只是稅後收入的10%,我認為應當提高百分比。”
*圍繞改革的內部鬥爭*
一些分析人士說, 全會公報缺乏細節並不意味著領導層不准備推進改革。在有些情況下,這可能是一個跡象,表明高層還需要在改革問題上贏得更多的黨內支持。
法律學者何家弘說, 在司法改革問題上, 公眾越來越要求司法公正,互聯網也有助於推動改革,但改革的速度最終要由政界人士來決定。
他說,“我希望改革早些實現,但是從政界人士的角度看,最重要的還是保持社會穩定,因為改革太快社會就會不穩。”
香港中文大學的政治學學者林和立說,習近平主席再次表明決心改革,但是由於政府內部的既得利益,讓市場起更大作用和創造一個更平等的競爭環境,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要大大超過預期。
他說:“很多高官的子女,還有一些前高幹都加入了這些巨大的國有企業集團,這些既得利益者不太可能交出壟斷權。
*安全委員會與改革委員會*
中共全會公報有兩點特別引起關注,那就是成立新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改革委員會。分析人士說, 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要幫助解決中國領導層所認為的日益嚴重的國內外安全威脅,比如社會動亂,恐怖主義和領土爭端。
林和立說, 這些機構很可能會確保共產黨掌權不會受到威脅。他說,中國政府認為外國敵對勢力企圖在中國挑起麻煩,推動所謂的顏色革命,而中國當局所說的敵對勢力通常是指美國。
林和立認為,國家安全委員會將合併使用軍隊,國家安保,警察等其他力量來防範所謂敵對勢力。這不利於中國的公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