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12月25日破天荒一口氣批准上百款新遊戲版號,一反上週五(12月22日)釋出徵求網遊新法意見、重創遊戲類股價的肅殺氣氛。對此,分析師認為,官方似在自我“糾錯”,以緩和監管趨嚴的市場認知,但隨著多家遊戲公司股價持續暴跌,投資人信心恐已難挽回。
上海股市12月25日開盤前,包括《人民日報》及《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官媒同步報道,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最新批准的105款國產遊戲版號,這是單次審核數量首度破百款,所涵蓋的遊戲企業範圍也更廣。
遊戲股價暴跌後中國反向擴大批准網路遊戲
《央視新聞》報道稱,這是中國官方繼12月22日批准的一批進口網路遊戲版號後,再次批准國產遊戲,此舉“有力展示了主管本系積極支持網路遊戲發展的鮮明態度”。該文表示:“中國音像與數位出版協會遊戲工委會和廣大遊戲企業深受鼓舞。”
對於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先緊後松、前後不一致的政策走向,不少微博版主議論紛紛,有人解讀,這是官方在為三天前釋出“網絡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重創騰訊、網易等多家中國遊戲巨頭的股價後,做出及時而明確的“糾正”,是重大利好。
不過,上海股市週一仍深陷空頭氣氛,未反映任何樂觀情緒。根據《財聯社》報道,中國知名網路遊戲企業三七娛樂開盤不久就一度跌停,其餘如姚記科技、巨人網絡、愷英網絡和吉比特等多支遊戲類股價跌幅也都超過5%。
草擬中的新管理辦法之所以引發爭議,是因為部分條文明列網絡遊戲不得設定每日登錄、首次儲值、連續儲值等誘導性獎勵,另規定所有網絡遊戲須設定用戶的儲值限額,也不得於遊戲中設置強制對戰等,這些都是中國遊戲公司賴以促銷的營運手段。
中國網遊監管新規恐再緊縮的苗頭一出,在香港上市的網絡遊戲龍頭騰訊12月22日的股價馬上重挫12.34%,市值蒸發3670.5億港元(477億美元),讓中國媒體驚呼“一天跌掉小米公司總市值”,而網易的跌幅更高達24.59%,兩家企業合計蒸發逾5,000億港元。港股本週因聖誕節休市兩日,12月27日才再開市。
新規重創遊戲股價分析:負面衝擊恐外溢
對於這一波的監管風波,位於香港的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悲觀地表示,一份草案徵求稿重創的不只有騰訊跟網易股價,後續衝擊恐外溢至整個遊戲產業,甚至拖累到中國的內需經濟,就連作為其上市股市的香港經濟也恐被波及。
許楨分析,以騰訊為首的中國數位技術相關產業,過去10多年來頗受到西方投資圈青睞,由於其成長動力曾一度強勁,只要沒有人為幹預,前景可期。
但自從2021年底,遊戲被批評為年輕人的“精神鴉片”後,便被推上風尖浪口,飽受整改。許楨說,北京“一刀切”式的網遊監管措施凸顯出中國經濟決策者不尊重、也不重視市場規則,動輒道德綁架,任由官方希望展現的社會價值凌駕於經濟發展和商業運作規則之上。
他說,相對胡錦濤、溫家寶時期對民企標榜的“不折騰”作風,習近平政府近幾年來反覆祭出各種緊縮網絡遊戲監管的新規讓投資人心生卻步,就算現在看到上百款新遊戲被核准上市,投資氣氛也難樂觀起來,因為每期上市的遊戲中,僅有少數幾款能在市場上“火起來”,官方靠大量審批無助於打開遊戲市場的大鳴大放。
許楨告訴美國之音:“純粹用強行的、行政的手段,不只是反市場,它其實是跟人的自由意志相反的行為,不管是從這種泰山壓頂式的態度上,還是政策的品質,就會讓人覺得,中國的投資跟營商環境並不是十分的理想。”
地產、教培風暴之後網遊恐再遭“重拳”監管
不僅外商卻步,草擬中的網遊新規重創股價的景象,讓不少網友聯想到官方為了整頓地產市場,於2020年8月祭出的“三道紅線”,也是導致多家中國房產巨頭先後爆雷違約的導火線。
另外,中國官方2021年7月頒布“雙減政策”,意在幫中小學生減輕學習負擔,但也是一刀切的粗糙手段,一時間導致龐大的教培行業“團滅”。
部分微博網民因此對中國的監管決策抱怨連連,有網友留言批評稱:“就在這瞎管吧,整垮了教培、房地產還不夠。還是嫌就業率太高、經濟太好了啊! ”
另有微博網民諷刺寫道:“這盛世如你所願唄,還能咋的。毀滅吧,趕緊的,煩了。”就連一向以戰狼言論著稱的《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12月22日也發文感嘆:“股市剛有的一點回暖又被(網遊新規)澆了冷水。”對此,許楨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政10年來,對黨、政、軍的整頓或還稱得上有些成效,但在外交或經濟領域,這是兩個更重視利益權衡跟交換的決策方面,習近平以“整頓”的手法跟思維來應對經濟問題,注定整改失敗。
在台北的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表示,中共才剛於12月中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定調明年的經濟工作是要“先立後破”,結果不到半個月就反其道而行,證明中共施政重“控制”、多於對實體經濟的關照。
中國監管網遊分析:控制重於經濟利益
陳松興認為,相較於抖音(TikTok)可作為官方大外宣及蒐集境外數據的利器,網絡遊戲產業對中共缺乏類似的功用,反因遊戲設計中涉及暴力、甚至意識形態等官方視為禁忌的議題,因此屢遭重拳整頓。
不過,他說,在中國經濟疲軟之際,尤其“三駕馬車”中,出口疲軟、投資不振已難提振下,中國經濟現在只能高度依賴內需消費,此時若再過度打壓國內的遊戲產業不僅恐帶來經濟惡果,就連對年輕人強加禁令“控制”、以免成癮的美意初衷,都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引發大量民怨。
陳松興告訴美國之音:“中國當前的失業率這麼嚴重,有些人也許需要用電玩來消耗時間,這樣子的話(禁令)也是(一種)剝奪,那麼,這些人就不玩電玩之後,是不是要去想到說,我有其他的路徑可以更表達我的不滿呢? 所以,基本上(打電玩)也是一種(社會)安定的可能的力量來源。
”陳松興分析,中國政府對網絡遊戲
的過度限制,等於也間接阻礙年輕人思考、創新,因為好的網路遊戲也可以是吸收新知或甚至促進學習的教育工具,端賴如何設計和消費者的選舉。不過,習近平“脫虛向實”的思維過於狹隘,他恐更樂見年輕人去當兵或是農民工,而不是年輕人休閒遊樂。
位於台北的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曾偉峯也同意,中國政府對於網路遊戲的嚴格管制,恐反映出習近平的個人偏好,習近平無疑看重國家發展的高科技產業,而將網路產業貶為太過虛擬、無法創造實體價值,也不該是中國要走的路。
曾偉峯也說,網路遊戲常出現“抱團打怪”的模式,俁然變成年輕人聚集的虛擬平台,尤其大型遊戲公司因掌握大量粉絲玩家的個資,儼然擁有可動員群眾的力量,雖然僅限於虛擬網路世界的動員能力,仍恐受中共官方忌憚。因此,他認為,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週一擴大批准百馀款新遊戲,或也可達到分散玩家數的目的,避免玩家過度集中、坐大單一遊戲或組織。
曾偉峯告訴美國之音:“一群人可能在某個遊戲裡面去攻城,結果他們就演變成一個所謂有組織的力量,如果有一天對中國的政策不滿,是不是他們就一起跑去政府門口抗議?這部分,我覺得是中共一直在嚴加管控的層面。”
曾偉峯分析,中共限製網遊和先前祭祀的房企三道紅線、教育雙減,都旨在強化政治安全與社會穩定,但就經濟決策而言,上周公布的“徵求意見稿”尚未完全拍板定案,加上擴大審批遊戲版號之舉,這反映出後續的決策方向或會依群眾的回饋意見而調整,對網路遊戲市場的最終衝擊,可能還有待觀察。
但陳松興看法較為悲觀,他說,中國地產商持續爆雷,中國內需消費數月來也持續疲軟的情形下,官方再重拳打擊網絡消費,勢必讓人民的消費信心潰堤,因此,他對明年中國經濟的展望很難樂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