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中峰會前夕,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歐盟領導人不太可能像美國領導人那樣,在公開場合展示自己的“鷹派”立場,但是,歐洲對中國的態度也已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歐盟對中國的立場越來越接近美國。
美、歐世貿組織聯手應對中國
4月9日,歐盟與中國將在布魯塞爾舉行峰會。中國總理李克強將與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歐盟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就貿易、投資和市場准入等一系列議題舉行會晤。雖然如此,歐洲已經在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
星期一, 4月8日,美國白宮貿易顧問克萊特·威廉斯(Clete Willems)說,歐洲領導人不再像過去那樣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不以為然,相反,在如何應對中國的非市場經濟政策方面,美國和歐盟已經在世界貿易組織聯手行動。
馬安洲(Andrew Small)是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大西洋事務研究員。他告訴美國之音,2016年,美國曾建議美歐合作,以便限制中國獲得西方技術,或是一起合作,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基金來抵禦中國“一帶一路”的影響,但是基本上遭到了歐洲的駁回。不過,現在不同了。雖然歐盟內部還有一些分歧,但是,歐洲對中國的立場變得越來越接近美國。
歐盟委員會3月份發布了措辭比較強硬的“歐中戰略展望”。在這封戰略公開信中,歐盟委員會首次將北京視為“系統性競爭對手”。
在信中,歐盟稱中國“是追求技術領先地位的經濟競爭者,也是推動替代治理模式的系統性競爭對手”。歐盟委員會在戰略公開信中列出了與北京打交道的10項建議,並批評了意大利等國與中國“一帶一路”聯繫過於緊密。
馬安洲認為,這預示著歐洲對中國不對稱的開放已經結束。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把歐洲立場的改變稱之為“歐洲的覺醒”。
歐盟對中國推進經濟改革失去了希望
馬安洲說,歐洲對中國立場的改變與美國對中國立場改變的原因差不多。他解釋說,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國內威權統治的加深到中國試圖在歐洲擴大影響的努力,政治和安全發展在這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促使歐洲改變對中國立場的最強大原因是經濟的。他說,歐洲對中國改革經濟並准許歐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更大准入失去了希望。
與此同時,他說,得到中國政府支持和補貼的公司進入被歐洲視為對歐洲經濟未來至關重要的領域。另外,“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實施,中國對歐洲敏感領域的大規模收購以及中國通過“一帶一路”計劃將中國內部的經濟運營的方法帶入第三國的做法意味著,這是一個急迫且正在上升的威脅。
他說,對歐洲來說, 對中國的擔心從來都不僅僅是商業的,與意識形態也分不開。中國共產黨對私營企業的進一步侵入、中國技術公司出口的監視設備和互聯網規則,中國對一些歐洲國家和公司採用的經濟高壓手段以及中國對一些歐盟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的金融影響等等都令歐洲擔心。
意大利是“短期、個別現象”
雖然如此,在如何對待中國問題上, 歐洲看起來面臨分裂。特別是上個月意大利還與中國簽署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意大利成為首個簽署這個協議的“七國集團”國家。
馬安洲認為,意大利的選擇是短期的,而且只是代表了部分人的利益。他對美國之音說:“為了獲得經濟上的讓步,個別國家和政府是會做出與大勢不太相同的選擇。意大利不是唯一這樣做的國家。在此之前,英國也這麼做過。… …通常情況下, 這些選擇是短期的,並不一定代表了中國和意大利長期發展的軌跡。”
他說,甚至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意大利之前,意大利簽署推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的提議其實也遭到了很多內部反對。
馬安洲說,與中國交好不會長久的最好的例子是中英“黃金時代”的結束。他說,英國卡梅隆政府與中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中英關係曾被譽為邁進“黃金時代”,但是,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再了。
馬安洲認為,雖然歐盟在“一帶一路”問題上看似分裂,但是在一些關鍵領域,歐盟展示了一致。針對中國的補貼和價格傾銷,歐盟加強了措施,允許針對價格特別低廉的中國進口產品提高關稅;在世界貿易組織,歐盟拒絕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盟還建立了一個新的進程,聯手對涉及國家安全威脅的投資進行審查;另外,歐盟也在設定新的倡議,來應對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
16+1 合作是中國和中東歐16國共同製定的一份中期發展規劃,中東歐16國中有11個是歐盟國家。這項計劃曾被視為中國試圖分裂歐盟的陰謀。但是,馬安洲說,目前,參與16+1 計劃的歐盟國家也加強了與歐盟總部的協調。
4月8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德國媒體發文表示,中國希望加強與歐盟在氣候暖化、貿易等議題上的合作,否定中國想藉投資東歐達到分裂歐洲目的的說法。
歐中峰會,難以取得突破
4月9日舉行的歐盟中國峰會似乎並不能解決雙方的問題。在這次峰會上,中國和歐盟領導人將就貿易、投資和市場准入等一系列議題舉行會晤,併計劃在會後發表一項聯合公報。
但是,法新社援引歐盟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國可能不會在布魯塞爾的歐中峰會中在關鍵貿易議題上向歐盟作出承諾,雙方很可能無法在聯合聲明的問題上達成一致,因此,峰會可能不會產生突破性的成果。
歐盟官員說,中國不願意在將工業補貼包括進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內容等關鍵要求上給出承諾,甚至也不太情願同意像去年北京峰會後那樣發表一份四平八穩的各自表達良好意願的聯合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