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其人生中曾經面對並度過了許多挑戰。十幾歲時,他的父親失勢被迫害後,他下鄉勞動了好幾年。而後,他一路高升,登上中國最高權力巔峰,並且在中國推行大規模的反腐敗運動,同時也為自己樹立了許多敵人。
但是,隨著習近平即將獲得打破中共當代先例的第三個任期,他也許面臨著對他來說最為嚴峻的挑戰:解決中國經歷了四十年快速、無節制以及鋪張的經濟增長後形成的各種嚴重問題,使世界第二大、即將成為第一大經濟體的中國有序發展。
專家表示,他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習近平本人可能是自己最大的障礙。
“中國基本上已達到了其增長期的峰頂,其增長中的大部分是由債務推動的。現在的結果是,除非他想改革經濟,否則他們將遇到困難,而他並沒有這樣做的計劃,” 在香港的中國宏觀經濟專家安德魯·科利爾(Andrew Collier)說。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過去四十年中,其經濟增長了18倍,從1978年的1495億美元,增長到了去年的17.7萬億美元,約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8.5%。自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中國經濟的規模翻了一番,去年超過了歐盟。
但這種增長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不健康的,特別是在製造業和建築業領域,過度增長已經製造出了許多“鬼城”和不必要的基礎設施。這不僅破壞了環境,而且還造成了大量的內部債務。
房地產開發商
問題的一個症狀最近爆發了出來,在國有銀行資助下過於雄心勃勃的房地產開發商債務違約,導致住宅樓盤爛尾,憤怒的購房者抵制償還他們的貸款,並且在罕見的抗議活動中聚集起來。
習近平似乎無法控制這些過度發展。儘管他曾說過著名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那句話,房地產泡沫依然在他掌權的過去十年間越吹越大。
在上海的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Andy Xie)指出:“以前就是泡沫,現在泡沫更大了,顯然是只說不做。”
他預計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至少欠債10萬億美元,而且這還是“很保守的估計”。
儘管有些公司能夠得到救助,但是中國沒法繼續這樣發展了,習近平也清楚這一點。
習近平說,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十分突出,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他說,接下來的五年對於通過“高質量”發展來“構建現代社會主義國家”來說“十分關鍵”。
強調國企
分析人士說,習近平不應把重點放在缺乏效率和利潤較差的國有企業,而是應當支持私營部門。但是他們說,他正在做的卻恰恰相反。
身為東方資本研究(Orient Capital Research)執行董事的科利爾說:“他實際上把他的現行政策變本加利,這些政策是推動國有體系......打壓科技領域,這些發生在過去兩年,與他的世界觀基本相符。”
科利爾建議把更多的銀行貸款撥給私營部門,把關注點轉向推動國內消費,並且允許更多按照自由市場來做決定。
但是科利爾指出:“那不是他的DNA的一部分。”
世界銀行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建議中國取消仍然存在的市場競爭障礙,刺激創新和生產率,把關注點放在服務和消費領域,方式是擴大衛生健康和教育方面的開支,這樣,中國民眾的那種必須要存很多錢的感覺就不會那麼強烈了。
但是謝國忠認為,習近平希望控制市場經濟。
“中國共產黨要的是黨的領導,而市場卻不是這樣,要的是權力非集中化,市場自己做決定,”謝國忠說。“共存關係一向不合。如今,市場被控制住了。”
例子包括:一家科技公司計劃首次公開募股(IPO),但是被突然叫停。大型科技公司一直受到壓力,要向慈善機構捐助巨款,政府的干預造成阿里巴巴(Alibaba)等一些公司股價下跌。即使是電子遊戲和私人教育輔導行業也被下令不得將利潤置於兒童福祉之上。
觀察人士相信,假如中國改革並更新稅收制度,對包括房地產投機者在內的人數不斷增多的中國超級富豪徵收足夠的稅款,並縮小貧富差距,這將是更好的做法。
然而,與習近平被打造的那種強人形象相反,他也許對經濟事務並沒有那麼大的控制能力。
科利爾說,雖然政治權力集中在黨中央,但是在經濟上,中國卻是相當非集中化的。
“他可以控制國有公司,但是到頭來,實現增長要靠各省。”科利爾說。
比如說,在房地產領域,土地銷售和土地交易稅佔中國年GDP的10%,而且佔許多地方政府收入的50%以上,所以習近平也許放不開手腳。
多重挑戰
到目前為止,習近平似乎希望軟著陸,——減緩增長以避免中國經濟泡沫徹底破裂,避免有可能威脅中共生存的大範圍不滿情緒和社會動亂。
習近平在講話中誓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並幫助它們變得更大和更具競爭力,同時保證鼓勵創業,並幫助中國公司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他還誓言加速向綠色低碳發展的轉型,這意味著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將以污染較少的方式製造更加高端的產品。
與此同時,習近平誓言完善所得稅制度,增加低薪員工的收入並擴大中產階級。
中國仍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生活在貧困中,年輕人失業率非常高,因此要實現這些目標,將有重大的挑戰,特別是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將從去年的8.1%跌落到今年的3.2%,這將是近50年來第二低的增長率。
如果習近平未能在他的第三個任期之內實行必要的改革,雖然中國經濟總量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美國,但是由於其人口要多得多,製造業也大得多,中國有可能達到一個危機點。此外,由於中國是許多國家的最大市場和貿易夥伴,而且也越來越是這些國家的關鍵投資方,這有可能給全世界帶來重大後果。
“世界圍著中國轉,”經濟學者謝國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