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3 月份,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發佈了現役美國海軍飛行軍官德里克斯(Captain Henry Hendirx)上尉撰寫的報告《航母的代價》(At What Cost a Carrier?)。作者在報告中說,隨著其他國家在監控衛星和遠程精確打擊導彈方面的發展,70多年來處於美國海軍行動中心的航母戰鬥群正變得越來越過時和脆弱。
亨德里克斯所指的其他國家正是中國,而他的報告也令人再次關注中國軍力發展,關注中國自主研發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
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之所以被西方廣泛關注,是因為它對美國航空母艦構成的潛在致命殺傷力,被稱為“航母殺手”。
最近陸續有海內外媒體報導,解放軍導彈部隊二炮已經在中國東南沿海部署了“少量”東風-21D反艦導彈。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US Naval War College)教授艾立信(Andrew Erickson)最近在一次演講中再次證實中國的確已經部署了這種導彈。
他說:“這已經不再是一種奢望。北京已經成功地開發、測試並在一定程度上部署了世界上第一個彈道反艦導彈系統,有能力從陸基移動導彈發射器上發射遠程導彈打擊移動中的美國航母戰鬥群,打擊美國在亞太最後一個無敵的領域。”
不過近兩年前,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2011年7月與到訪的時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上將在北京出席聯合記者會時,否認東風-21D已經具備了作戰能力。
陳炳德說:“東風-21D今天我和馬倫將軍談了這個事情。這個事情正在研究,正在科研,在試驗之中,還沒有形成能力。如果這種武器今後成武器了,它也是防禦性的,它不是進攻性的。”
實際上,早在2010年,時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Robert Willard)就曾發表聲明稱,解放軍反艦彈道導彈系統經過了廣泛的測試,已經具備了初步作戰能力(Initial Operating Capability , IOC)。美國軍事界所說的“初步作戰能力”是指某一武器系統已具備一定作戰能力,但仍有待繼續測試和進一步研發。
但即便是僅具備所謂“初步作戰能力”,東風-21D也已經對駐西太平美軍形成了一定的威懾能力。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艾立信“一旦中美爆發衝突,中國的戰略導彈部隊-第二砲兵已經有能力至少是可以嘗試使用東風-21D對抗美軍航母戰鬥群。因此,預計中國將會取得越來越強的震懾力。”
研發彈道反艦導彈符合中國目前“以陸制海”的軍事戰略。美國的轉向亞太策略和近年來中國與其海上鄰國在南中國海和東海的領土爭端讓中國不得不在海上加強力量。而以太空技術為基礎的陸基彈道導彈正是中國優勢之所在。
不過,東風-21D能否這一仍在研發中的武器系統能否真正成為美國航母的殺手呢?
2011年,時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拉夫黑德上將曾被媒體援引說:“即便東風-21已經成為一個有新聞價值德武器,但事實是,我們的航空母艦可以移動,而且我們有可以制約這類武器的系統。”
雖然目前中國還沒有甚麼武器能夠像東風-21D這樣吸引美國海軍戰略專家的眼球,但也有不少軍事專家認為用彈道導彈攻擊可移動的海上目標,在實際操作中有很多難以逾越的障礙。這種武器的威力有被誇大的嫌疑。
解放軍前任總參謀長陳炳德也承認東風-21D仍面臨許多困難。他說:“這種高新技術的尖端武器,困難重重,要先進的技術,還要有高素質的人才,這都是制約它發展的根本因素。”
正如他所說,中國要想讓東風-21D真正形成作戰能力,還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近年來,中國軍隊在硬件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進步,東風-21D也的確在理論上有可能成為極具攻擊力的武器系統。但在軟件方面,即中國軍隊的指揮能力、協調能力、各兵種之間的配合和士兵對先進武器的操作和應用等方面,還遠遠不足。
亨德里克斯所指的其他國家正是中國,而他的報告也令人再次關注中國軍力發展,關注中國自主研發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
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之所以被西方廣泛關注,是因為它對美國航空母艦構成的潛在致命殺傷力,被稱為“航母殺手”。
最近陸續有海內外媒體報導,解放軍導彈部隊二炮已經在中國東南沿海部署了“少量”東風-21D反艦導彈。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US Naval War College)教授艾立信(Andrew Erickson)最近在一次演講中再次證實中國的確已經部署了這種導彈。
他說:“這已經不再是一種奢望。北京已經成功地開發、測試並在一定程度上部署了世界上第一個彈道反艦導彈系統,有能力從陸基移動導彈發射器上發射遠程導彈打擊移動中的美國航母戰鬥群,打擊美國在亞太最後一個無敵的領域。”
不過近兩年前,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2011年7月與到訪的時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上將在北京出席聯合記者會時,否認東風-21D已經具備了作戰能力。
陳炳德說:“東風-21D今天我和馬倫將軍談了這個事情。這個事情正在研究,正在科研,在試驗之中,還沒有形成能力。如果這種武器今後成武器了,它也是防禦性的,它不是進攻性的。”
實際上,早在2010年,時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Robert Willard)就曾發表聲明稱,解放軍反艦彈道導彈系統經過了廣泛的測試,已經具備了初步作戰能力(Initial Operating Capability , IOC)。美國軍事界所說的“初步作戰能力”是指某一武器系統已具備一定作戰能力,但仍有待繼續測試和進一步研發。
但即便是僅具備所謂“初步作戰能力”,東風-21D也已經對駐西太平美軍形成了一定的威懾能力。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艾立信“一旦中美爆發衝突,中國的戰略導彈部隊-第二砲兵已經有能力至少是可以嘗試使用東風-21D對抗美軍航母戰鬥群。因此,預計中國將會取得越來越強的震懾力。”
研發彈道反艦導彈符合中國目前“以陸制海”的軍事戰略。美國的轉向亞太策略和近年來中國與其海上鄰國在南中國海和東海的領土爭端讓中國不得不在海上加強力量。而以太空技術為基礎的陸基彈道導彈正是中國優勢之所在。
不過,東風-21D能否這一仍在研發中的武器系統能否真正成為美國航母的殺手呢?
2011年,時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拉夫黑德上將曾被媒體援引說:“即便東風-21已經成為一個有新聞價值德武器,但事實是,我們的航空母艦可以移動,而且我們有可以制約這類武器的系統。”
雖然目前中國還沒有甚麼武器能夠像東風-21D這樣吸引美國海軍戰略專家的眼球,但也有不少軍事專家認為用彈道導彈攻擊可移動的海上目標,在實際操作中有很多難以逾越的障礙。這種武器的威力有被誇大的嫌疑。
解放軍前任總參謀長陳炳德也承認東風-21D仍面臨許多困難。他說:“這種高新技術的尖端武器,困難重重,要先進的技術,還要有高素質的人才,這都是制約它發展的根本因素。”
正如他所說,中國要想讓東風-21D真正形成作戰能力,還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近年來,中國軍隊在硬件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進步,東風-21D也的確在理論上有可能成為極具攻擊力的武器系統。但在軟件方面,即中國軍隊的指揮能力、協調能力、各兵種之間的配合和士兵對先進武器的操作和應用等方面,還遠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