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北韓核威脅的前景依然不明朗。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沒有顯示出多少跟華盛頓妥協或跟北京溝通的意願。
首爾峨山政策研究院的政治分析家崔康說:“他真心相信強硬路線政策,因為完成導彈與核項目實際上是讓他的權力、讓他對政權的控制權合法化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金正恩在他父親金正日2011年去世後接掌政權,許多人等著看曾經在西方接受教育的這位北韓領導人是否會使長期實行壓制的北韓自由化,以及他是否能固化他對權力的掌控。
但是,分析人士說,金正恩遵循他父親和他祖父、北韓政權開創者金日成的路線,加強了他的強大領導人的形象。他的做法是推行“並進政策”,即一方面提升核威懾力對抗美國,一方面改善經濟。
首爾的國立大學和平統一研究所的研究所教授蘇博學(譯音)說,“我認為金正恩政權是穩固的。他宣布推行經濟發展與核威懾並行的政策,追求核武器和彈道導彈研發。儘管這一政策在經濟方面還不夠,但我認為他在北韓人當中獲得了廣泛的支持。”
與中國不往來
川普政府一直給試圖給中國施加壓力,要中國控制朝鮮。但北京的領導人表示,他們對北韓的影響力是有限的。
金正恩是第三代領導人。他沒有跟中國開發友好關係,並一再對北京的呼籲置之不理。北京呼籲平壤實行克制,不要進行挑釁性的彈道導彈與核武器試驗,重新返回有關朝鮮半島核危機的六方會談。
儘管北韓依賴中國的外交保護,北韓百分之九十的貿易是與中國進行,但金正恩還沒有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過面。他父親生前在擔任領導人期間曾多次訪問北京。
2013年,金正恩下令處死了他自己的姑父張成澤。很多人認為,張成澤主張北韓進行改革,跟中國發展密切關係。今年早些時候,國際間指責金正恩策劃了在馬來西亞刺殺他的同父異母哥哥金正男。金正案據報導受中國保護。
首爾國民大學北韓問題分析家安德雷·蘭科夫說,“金正恩不認為中國是盟友。對他來說,中國是潛在的威脅來源,是唯一能有效地介入北韓內部事務的國家,中國甚至也有可能策劃用其他人取代金正恩。”
這位咄咄逼人的北韓領導人看來判定,北京重視穩定超過重視朝鮮半島無核化,北韓導致中國邊境出現難民潮,或導致金正恩政權垮台,從而使美國和南韓得以接管整個朝鮮半島。
峨山政策研究院的崔康說,“中國非常擔心北韓政權可能不穩定,因此金正恩就可以說,別把我逼得太過分,否則就會出現不穩定。”
致力於核武器
兩年前,北韓建議暫停核試驗,條件是美國和南韓停止聯合軍事演習。最近,中國和俄羅斯也表示支持類似的雙停建議。但美國及其盟國拒絕這一提議,表示聯合軍演是合法的防禦性措施,跟北韓的威脅性核項目不可同日而語。聯合國安理會禁止北韓進行核武器項目。
投奔西方的前北韓官員太勇浩曾擔任平壤駐倫敦副公使。太勇浩等對金正恩持批評態度的人認為,金正恩只是利用外交來支持他的長期目標,這就是建立一個強大的核武庫,其中包括研發可以打到美國或世界各地的任何目標的洲際彈道導彈。
太勇浩說,“外交和朝鮮半島南北方關係應當被解讀為只是被朝鮮用來爭取更多的時間。”在2016年朝鮮進行了一次核試驗和導彈發射之後,聯合國施加了製裁。平壤的反應是宣布自己已經是一個核國家,並從此加速進行導彈與核試驗。
美國總統川普實行新的“最大壓力”政策,試圖給中國壓力,要中國增加並有效地實施對北韓的經濟制裁。中國在上個月全面禁止進口北韓煤炭和其他礦產。這有可能使北韓政府一年失去10億美元的收入。美國還對一些被指控跟北韓進行非法貿易的中國公司實施了製裁。北京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但很多分析人士懷疑,即使是實行嚴厲的經濟封鎖,恐怕也難以迫使金正恩就範。
蘭科夫教授說,“他可能準備好犧牲北韓農民,讓偏遠的地方的農民餓死,但他還是要保持核武器。他相信核武器對他的生存至關重要。”
南韓總統文在寅等人士試圖通過外交解決問題,主張經濟制裁和對話雙管齊下,從而促使金正恩政權最終服從聯合國的禁令以換取國際社會的讓步和安全保障,讓朝鮮半島走上可以核查的無核化進程。
但對這一前景持懷疑態度的人預計,不管代價如何,金正恩還是會繼續無所畏懼地進行導彈與核試,直到北韓軍隊獲得足夠的能力,可以進行有效的遠距離核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