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 —
10月2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日內瓦對中國人權狀況進行評估審議的當日,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在華盛頓發布了兩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對媒體的控制已經對境外的新聞媒體造成越來越多的制約,同時中國媒體的國際擴張已經成為中國國際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 的高級研究分析員、《中國審查揮之不去的陰影》(The Long Shadow of Chinese Censorship) 這份報告的作者莎拉‧庫克 (Sarah Cook)說:“中國政府首先擔心的是其在中國國內的合法性,以及中國人如何看待當局。他們最關心的首要任務是維持自己的權力。”
2012年10月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了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的家族巨額財富事件,其中文和英文版網站隨後在中國被封鎖。同樣,因報道了習近平家人價值數億美元資產的彭博通訊社在2012年6月在中國被屏蔽。
報告指出,除了《紐約時報》和彭博通訊社等主要國際媒體,中國對媒體的審查還擴張到了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當地媒體,香港和台灣的主流媒體,向中國境內提供未經審查的新聞的海外流亡人士的中文媒體,以及為世界各地華裔社區服務的媒體。
庫克的報告中列舉了中國媒體審查最關注的內容,包括領導高層的貪污腐敗、健康問題、環保、挑戰和質疑一黨制的政治評論以及所謂的“五毒”。她說:“這五類群體包括維吾爾人、藏人、法輪功團體、民運人士,以及主張台獨的人士。”
雖然自1949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就構建了一個多層次的審查系統,針對中國國內異議的觀點和當局不想報道的新聞。但是,過去的二十年,審查的壓力已經擴張並影響到了國際媒體機構和記者。
庫克說:“有些是用直接的方式來妨礙或阻擾記者,他們可能被強行攻擊或身體上受到傷害,被禁止前往中國的什麼地方,或者被禁止和某些人聯系。那些被採訪或提供信息的人也可能受到懲罰。或者說,如果外國記者寫了中國政府不喜歡的內容,他們可能拿不到中國的簽證。另一個方式是用經濟方面的獎勵來施加更加微妙和間接的壓力,影響媒體機構對自己的記者進行限制。第三種形式也是間接的,對廣告商或者其他代理者施加壓力。”
2010年美國國際廣播局只有兩名記者從中國申請到簽證,但是同年中國媒體從美國獲得的記者簽證是650張。
庫克說,最令人擔心的是國際媒體的“自我審查”,也就是說,如果經過一段時間,他們已經習慣並接受審查,不需要中國政府的介入他們自己就會審查報道的角度和內容。或者是廣告商已經了解中國政府不喜歡哪些媒體機構,他們就不會和他們合作。這也是這份報告的名字“中國審查揮之不去的陰影”的來源。
除了審查,中國政府還試圖在國際範圍內擴張官方媒體的影響力,爭取國際話語權。另一份報告《CCTV的國際擴張》(CCTV's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的作者安妮‧納爾遜 (Anne Nelson) 說,中國官方媒體在國際上的擴張是為了向世界介紹中國的看法。
中國的中央電視台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和非洲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分別設立非洲分台和北美分台,但是提出“軟實力”概念的美國學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Joseph Nye) 在《國際先驅論壇報》上的撰文認為中國仍缺乏軟實力。在中國國內,劉曉波仍被監禁,並列舉中國對異議人士的壓制以及互聯網的控制。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亞洲項目副總裁路易莎‧格雷夫(Louisa Greve) 在發布會中也提到,近期在中國發生的一些事件令人擔憂,包括北京大學解聘自由派學者夏業良教授,中國警方拘捕多名網絡大V,逮捕王功權、許志永等公民運動的推動者。
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 的高級研究分析員、《中國審查揮之不去的陰影》(The Long Shadow of Chinese Censorship) 這份報告的作者莎拉‧庫克 (Sarah Cook)說:“中國政府首先擔心的是其在中國國內的合法性,以及中國人如何看待當局。他們最關心的首要任務是維持自己的權力。”
2012年10月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了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的家族巨額財富事件,其中文和英文版網站隨後在中國被封鎖。同樣,因報道了習近平家人價值數億美元資產的彭博通訊社在2012年6月在中國被屏蔽。
報告指出,除了《紐約時報》和彭博通訊社等主要國際媒體,中國對媒體的審查還擴張到了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當地媒體,香港和台灣的主流媒體,向中國境內提供未經審查的新聞的海外流亡人士的中文媒體,以及為世界各地華裔社區服務的媒體。
庫克的報告中列舉了中國媒體審查最關注的內容,包括領導高層的貪污腐敗、健康問題、環保、挑戰和質疑一黨制的政治評論以及所謂的“五毒”。她說:“這五類群體包括維吾爾人、藏人、法輪功團體、民運人士,以及主張台獨的人士。”
雖然自1949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就構建了一個多層次的審查系統,針對中國國內異議的觀點和當局不想報道的新聞。但是,過去的二十年,審查的壓力已經擴張並影響到了國際媒體機構和記者。
庫克說:“有些是用直接的方式來妨礙或阻擾記者,他們可能被強行攻擊或身體上受到傷害,被禁止前往中國的什麼地方,或者被禁止和某些人聯系。那些被採訪或提供信息的人也可能受到懲罰。或者說,如果外國記者寫了中國政府不喜歡的內容,他們可能拿不到中國的簽證。另一個方式是用經濟方面的獎勵來施加更加微妙和間接的壓力,影響媒體機構對自己的記者進行限制。第三種形式也是間接的,對廣告商或者其他代理者施加壓力。”
2010年美國國際廣播局只有兩名記者從中國申請到簽證,但是同年中國媒體從美國獲得的記者簽證是650張。
庫克說,最令人擔心的是國際媒體的“自我審查”,也就是說,如果經過一段時間,他們已經習慣並接受審查,不需要中國政府的介入他們自己就會審查報道的角度和內容。或者是廣告商已經了解中國政府不喜歡哪些媒體機構,他們就不會和他們合作。這也是這份報告的名字“中國審查揮之不去的陰影”的來源。
除了審查,中國政府還試圖在國際範圍內擴張官方媒體的影響力,爭取國際話語權。另一份報告《CCTV的國際擴張》(CCTV's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的作者安妮‧納爾遜 (Anne Nelson) 說,中國官方媒體在國際上的擴張是為了向世界介紹中國的看法。
中國的中央電視台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和非洲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分別設立非洲分台和北美分台,但是提出“軟實力”概念的美國學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Joseph Nye) 在《國際先驅論壇報》上的撰文認為中國仍缺乏軟實力。在中國國內,劉曉波仍被監禁,並列舉中國對異議人士的壓制以及互聯網的控制。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亞洲項目副總裁路易莎‧格雷夫(Louisa Greve) 在發布會中也提到,近期在中國發生的一些事件令人擔憂,包括北京大學解聘自由派學者夏業良教授,中國警方拘捕多名網絡大V,逮捕王功權、許志永等公民運動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