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週一(2月19日)說,在被監禁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阿列克謝·納瓦爾尼(Alexey Navalny)死亡後,針對莫斯科,他正在「考慮更多的制裁」。
「我們已經有制裁了,」拜登在白宮對記者們說,但是美國還在考慮其它制裁。拜登已經直接指責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和他的「惡棍」要為上週的納瓦爾尼之死負責。
納瓦爾尼死亡之際,拜登在推動國會通過一項950億美元的支持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國際安全援助法案方面遇到困難,許多共和黨議員反對這項法案。
民主黨人控制的參議院在得到兩黨支持的情況下,批准了這項開支案,但是在共和黨人掌握著微弱多數的眾議院,議長麥克·約翰遜(Mike Johnson)拒絕把議案付諸全院表決,部分原因是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反對新的援助。
約翰遜抱怨說,外援法案沒有包含任何新的控制措施以阻止數萬非法移民從墨西哥湧入美國,然而,參議院共和黨人在川普的要求下,阻攔審議一項得到兩黨支持的有關加強移民控制的法案。
約翰遜一直要求就此問題與拜登會面。強烈支持援烏的拜登總統週一表示,他願意與約翰遜議長會面。
同時,拜登抨擊共和黨議員放棄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這場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年。
拜登說:「他們面對俄羅斯威脅甩手而去的方式,他們從北約甩手而去的方式,他們不履行我們的義務甩手而去的方式......這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 」
美援遇阻之際,烏軍喪失重鎮
俄軍攻陷了烏克蘭城市阿夫迪伊夫卡,這激化了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的反應,他們爭論那項安全援助方案中所包含的600億美元對烏軍援是否能讓烏軍頂回俄軍的逼近並打破俄軍的勢頭。
白宮的一項聲明說,拜登週六在與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通話時,把重鎮阿夫迪伊夫卡的陷落與美國援烏遇阻聯繫在一起。
雖然絕大多數民主黨人和將近一半的共和黨議員支持援助方案,但約翰遜堅持說,他不會「被趕著」通過外援方案。
呼籲援烏的民主黨參議員麥克爾·貝內特(Michael Bennet)在接受《福克斯週日新聞》(Fox News Sunday)採訪時敦促立即把法案交給眾議院全院表決。
貝內特說:「烏克蘭方面剛剛遭受了去年5月以來的首次失敗,部分原因是俄羅斯方面和他們相比,有10比1的火力優勢。我們可以為他們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我們應該這樣做。」
然而,來自俄亥俄州的共和黨參議員、川普的盟友J·D·萬斯(JD Vance)說:“烏克蘭的問題是......沒有明確的終點”,美國沒有足夠的武器來支撐東歐、中東「和東亞的一次潛在突發事件」。
萬斯爭辯說,即使援助方案獲得通過,「不會在根本上改變戰場現實。」他指出,美國的製造能力是有限的。
「我們能夠按照過去18個月的水平輸送武器嗎?」他問。「我們根本不能。不管美國國會寫多少張支票,我們在那方面是有限的。」
前共和黨眾議員麗茲·切尼(Liz Cheney)週日在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國情咨文》 (State of the Union)節目中說,國會應通過這項得到兩黨支持的法案,這是烏克蘭方面急需的。她補充說,約翰遜有權力把這件事辦成。
她說:「假如他想今天宣布將召集眾議院復會,他明天就可以把參議院已經通過的議案付諸全體眾院表決,明天夜晚就能送到喬·拜登的桌面,援助就將空運往烏克蘭。」
週六,在慕尼黑召開的一次全球安全會議上,澤連斯基敦促盟友填補武器缺失,並對美國國會將做出“明智決定”,批准遇阻的大型援烏法案表達了希望。
日本誓言幫助烏克蘭重建
週一,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在東京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承諾支持烏克蘭重建。來自日本和烏克蘭兩國的數百名政府和商界領袖參加了這次大會。
「烏克蘭境內的戰爭此刻仍在進行,局勢實屬不易,」岸田文雄說。“然而,推動經濟重建不僅是對烏克蘭未來的投資,也是對日本和全球的投資。”
岸田文雄還誓言放鬆簽證管控,宣布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將在基輔開設辦事處。
烏克蘭總理傑尼斯·什梅加爾(Denys Shmyhal)說,兩國簽署了50多項合作協議,包括「一項有關避免雙重課稅的政府間協約,這對計劃在烏克蘭展開新項目的日本公司來說,極為重要。”
「透過聯合我們的力量......我們能夠把這項挑戰轉變為未來發展與繁榮的機會,」什梅加爾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說。「日本(二戰後)的重建經驗和經濟奇蹟給了我們啟發。」
自從俄羅斯兩年前發動全面入侵以來,日本已承諾100多億美元用於援助烏克蘭。多數援助都是財政和人道性質的。
世界銀行、歐洲聯盟和聯合國在上週的報告中估計,烏克蘭今後十年將需要4,860億美元用於重建努力。
俄軍繼續空襲
在烏克蘭和日本代表團週一會晤之際,烏克蘭空軍報告說,俄軍進行了新的空襲,包括被烏軍防空系統擊落的四架無人機。
烏克蘭空軍說,這些無人機是在哈爾科夫地區上空被攔截的。目前還沒有任何損失和傷亡報告。
(本文參考了美聯社、法新社和路透的報導。)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