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緬甸羅興亞難民危機加劇 中國調解人道危機還是維護經濟利益?


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難民逃離家園。(2024年5月13日)
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難民逃離家園。(2024年5月13日)

緬甸內戰愈演愈烈,軍政府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的衝突升級,進一步加劇了羅興亞難民危機。觀察人士認為,目前最有能力解決這場人道危機的國家是中國,但北京可能出於經濟利益考慮而不願意過度干預,僅會持續與緬甸交戰各方接觸,以維持其影響力。

衝突升級與羅興亞人處境惡化

路透社5月27日引述聯合國和援助組織的消息報導,隨著緬甸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與軍政府在西部若開邦的戰鬥升級,緬甸穆斯林少數民族羅興亞人社區再次面臨襲擊和流離失所的威脅。

“自由羅興亞聯盟”(Free Rohingya Coalition)聯合創始人內山倫(Nay San Lwin)向美國之音表達了對當地羅興亞人處境的擔憂。他警告說,如果國際組織不積極介入,阻止緬甸軍政府和若開軍(Arakan Army)的行動,情勢可能比2017年更為嚴峻。

2017年,若開邦爆發了羅興亞難民危機。據聯合國難民署估計,當時遭受緬甸佛教徒長期壓迫的120萬羅興亞人中,有三分之二逃往孟加拉國並住在臨時營地,另有數萬人在緬甸境內流離失所。羅興亞人的遭遇被聯合國稱作“教科書式的種族清洗範例”的軍隊大屠殺。

兩難困境中的羅興亞人

內山倫說:“一些羅興亞人打電話跟我說,他們5月17日下午收到了位於布帝洞(Buthidaung)基地的若開軍的警告,要求他們必須在5月18日上午10點之前離開居住的城鎮。他們說若開軍部隊進入市中心,開始拆毀房屋,不分青紅皂白地開槍。這些羅興亞人被告知要立即離開家園,如果他們不離開將無法保住性命。 ”

儘管若開軍佔領了布帝洞後聲稱對羅興亞人採取了行動,但內山倫表示,若開軍仍然攻擊收容羅興亞人的學校和醫院,顯現這是針對羅興亞人的系統性攻擊。

目前,若開邦對外通訊幾乎全部中斷,國際組織難以核實當地實際情況,僅有少部分在緬甸與孟加拉邊界的羅興亞人通過孟加拉網絡信號對外求救。

內山倫還說,由於緬甸軍政府目前在與反政府武裝力量的作戰中處於劣勢,軍政府還開始擴大強制徵召羅興亞人,但大部分民眾並未受過長期軍事訓練,導致羅興亞人人道危機不斷升級。內山倫表示,這使得羅興亞人陷入若開軍及緬甸軍政府之間的“兩難困境”。

中國的潛在角色

聯合國5月24日警告稱,若開邦的衝突升級迫使約4.5萬名羅興亞人逃離家園。緬甸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湯姆·安德魯斯(Tom Andrews)指出,孟加拉國在2017年開放邊境拯救了無數難民的性命,現在可能再次成為拯救流離失所羅興亞人的唯一希望。但安德魯斯警告,如果沒有國際社會的緊急干預和支持,孟加拉國可能無力獨自解決羅興亞難民危機。

孟加拉國外長哈桑·馬哈茂德(Hasan Mahmud)稍早表示,若要解決羅興亞難民問題,“中國的調解對於完成這項複雜任務至關重要”,如果印度和中國等地區大國能夠積極應對這場人道危機,“相信危機就能得到解決”。

對此,“自由羅興亞聯盟”聯合創始人內山倫表示,中國不僅是區域大國,還與緬甸軍政府、若開軍及孟加拉國均保有密切關係,這是所有西方大國都無法比擬的優勢,此外中國也有能力提供人道救援,因此“中國調解將有助解決(羅興亞難民)危機”。

經濟利益為北京優先考量

然而,美國和平研究所緬甸項目主任杰森·塔爾(Jason Tower)認為,北京不太可能積極介入這場人道危機。

塔爾說,儘管北京曾促成緬甸軍政府和少數民族武裝的停火協議,但調解成效不彰。此外,緬甸軍方近期恢復中方支持的皎漂港深水建設,以及中國援建的密鬆水電站(Myitsone Dam),顯示緬甸軍政府正試圖鞏固中國在緬的經濟利益。因此,北京願意主動介入羅興亞危機的可能性並不高。

緬甸若開邦的皎漂市是中緬油氣管道的起點。(美國之音朱諾拍攝,2013年11月11日)
緬甸若開邦的皎漂市是中緬油氣管道的起點。(美國之音朱諾拍攝,2013年11月11日)

塔爾對美國之音說:“如果中國想在羅興亞人問題上有所作為,最終將需要對軍方施加更多的影響力和壓力,因為從根本上說,軍方對羅興亞人遭受的種族滅絕和持續迫害負有責任。但有鑒於中國無法在調解若開軍和軍政府之間的衝突方面取得任何進一步進展,很難看出中國願意採取更多措施保護羅興亞難民。”

長期關注羅興亞情勢的法國遠東學院學者雷德(Jacques P. Leider)分析,雖然孟加拉國多次呼籲中國在對緬甸軍政府施壓上發揮更大影響力,但中國的主要投資區域大多位於皎漂港,而非羅興亞人主要居住的北部地區。因此,中國可能會以經濟利益為重,不願多花心力介入羅興亞危機。

雷德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在若開邦的存在是眾所周知的,它將捍衛自己在那裡的(經濟)利益,但所有與羅興亞人有關的所有問題,在地理上屬於(若開邦) 不同的地區,它離皎漂港等中國(在緬甸)建設石油和天然氣管道的距離很遠,所以其安全問題與羅興亞難民議題並無直接聯繫。”

北京的調解角色

儘管中國不太可能直接介入羅興亞人道危機,但印度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戰略研究項目研究員斯里帕娜·巴納吉(Sreeparna Banerjee)指出,如果中國無法解決羅興亞民眾遭受的系統性歧視,即便主動參與調解難民問題,也不會獲得多大成效。

巴納吉對美國之音說:“我相信中國解決羅興亞問題將面臨挑戰。這是因為緬甸的公民法使羅興亞人成為無國籍人,剝奪了他們自由遷徙、教育、工作、婚姻、 甚至購買房產的權利。”

北京先前曾協調孟加拉國與緬甸簽署遣返協議,讓在孟加拉國的羅興亞難民能夠返回緬甸。但2017至2019年和去年的遣返進程都以失敗告終,主要原因是羅興亞人不確定返回緬甸後能否獲得公民權利和保護。

巴納吉表示,目前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基本上採取了保護緬甸軍政府的作法,同時也持續與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團體接觸。這些舉措顯示,北京將持續在某種程度上介入斡旋緬甸局勢,確保其對緬甸的影響力。

“我認為中國將繼續發揮調解人的作用,確保區域穩定,平衡其戰略利益與國際壓力。”她說。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