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不回歸新聞本質 新華社沒有未來


前北大副教授焦國標(資料照)
前北大副教授焦國標(資料照)

中國主管宣傳的政治局常委李長春敦促新華社提昇國際傳播能力﹐努力建成國際一流媒體。有媒體觀察人士指出﹐依附於中共的新華社儘管在向海外擴張﹐但如果不回歸新聞本質就不會有未來。

*李長春﹕加強國際傳播能力 建成國際一流媒體*

中國星期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高調紀念新華社創建80週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表示﹐新華社要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努力建設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一流媒體。

李長春還指出﹐新華社要把宣傳貫徹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不斷提昇信息化條件下的國際傳播能力。

*中國撥款450億元在海外發展官方媒體*

法新社報道說﹐中國希望通過新華社在全球範圍內擴大其話語權﹐以此作為在海外推動其“軟實力”努力的一部分。報道說﹐新華社正在積極拓展其在海外的分支機構﹐預計將從現在的162個分社增加到2020年的大約200個。

新華社最近說﹐中國政府已撥款人民幣450億元﹐用於國營媒體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和中央國際廣播電臺的海外發展和擴大﹐使中國官方媒體在海外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報道說﹐中央電視臺的海外記者將從今年底的66人編製﹐增加到2012年的80人﹐並將在北美和非洲新建兩個演播室﹐各自僱用200多名員工。

*新華社的理念與新聞理念背道而馳*

前北大副教授焦國標曾經發表“討伐中宣部”的檄文﹐引起媒體的關注。焦國標說﹐包括新華社和央視在內的官方媒體﹐希望在國際舞台上作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新華社等中國官方媒體的理念﹐與新聞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

他說﹕“它是違反新聞自由的﹐攻擊新聞自由的﹐不接受客觀事實﹐甚至認為不存在客觀性的。它如果說要真正地在全球有影響﹐成為一種健康的軟實力﹐必須要回歸到普世的新聞自由﹐新聞真實的理念上來。否則的話﹐只能是個過眼煙雲﹐不可能有長久的地位。”

*新華社已存在80年 新華社沒有未來*

焦國標博士還舉例說﹐在前蘇聯解體前﹐莫斯科電臺的規模和人數﹐比美國之音要多。但莫斯科電臺現在在哪裡呢﹖他認為﹐儘管新華社已經存在80年﹐但新華社並沒有甚麼未來。

他說﹕“新華社本身沒有未來。它的未來是隨着中國社會﹑國家大局﹑國家政局﹑國體﹐發生變化的﹐沒有獨立的道路。即使新華社將來變得比CNN﹐BBC都好得多﹐但是過去蘇聯的那套媒體比你還好﹐不也是灰飛煙滅了嗎﹖”

*台灣報禁解除《中央日報》的啟迪*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教授王毓莉表示﹐1987年台灣的報禁解除後﹐國民黨的機關報《中央日報》﹐面對市場的競爭﹐發行量每況愈下﹐最後不得不於2006年5月31日停刊。她說﹐這是特定環境下產生和結束的一個產物。

*王毓莉﹕新華社佔有國際話語權 仍需時日*

王毓莉教授說﹐從政治和官方的角度看﹐新華社是中國政府的喉舌﹐要在國際上發揮其軟實力﹐取得話語權﹔從經濟角度來看﹐新華社已經在向多媒體的模式發展。不過﹐她認為﹐新華社要達到像阿拉伯半島電視臺那樣﹐在國際上佔有話語權﹐目前還有點值得疑慮。

她說﹕“新華社的角色﹐在它的資信內容上面﹐全世界媒體在摘取這樣的資信的時候﹐新華社對他們來說﹐只是多了一個角度。”

新華社1931年11月7日在中共紅色蘇區江西瑞金成立﹐目前從業人數1萬1千多﹐其中記者5千人。2010年7月﹐新華社模仿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成立了24小時播出的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英語電視台。 新華社目前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等8中語言發佈通訊消息。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