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日表示已促成緬甸軍政府與部分少數民族武裝團體達成臨時停火協議。然而,觀察人士分析,中國出手調停不僅難以促成緬甸的永久和平,還可能讓當地毒品貿易和人口販運更加猖獗。
中國外交部上週說,在中方斡旋和促推下,緬甸軍方和果敢、德昂、若開軍隊在中國境內舉行和談,就臨時停火和保持對話達成協議,並指出目前“緬北衝突交火明顯下降,這不僅符合緬相關各方利益,也有助於維護中緬邊境安寧”。
最近,緬甸數個與“民族團結政府”(NUG),也就是與緬甸軍政府反對者所領導的組織結盟,在當地數個城鎮發起攻擊,其中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又稱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德昂民族解放軍(TNLA)和若開軍(AA)組成的“三兄弟聯盟”(Three Brotherhood Alliance)於10月27日,在緬北撣邦(Shan State)聯合發動名為“1027行動”的攻勢最為浩大,成為軍政府自2021年2月奪權以來面臨的最大挫敗。
對此,美國智庫美國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緬甸項目主任杰森·塔爾(Jason Tower)表示,北京得以促成緬甸各方暫時停火顯示,其對緬的安全影響力已在近3個月來急劇增加,主要原因與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近期擴大打擊針對中國公民的犯罪,與北京在緬北的目標趨於一致、以及目前中國仍與緬甸軍政府保有密切關係有關。
中國難促成緬甸永久和平
塔爾告訴美國之音:“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它擔心緬甸軍方確實可能處於崩潰的邊緣,甚至面臨生存危機。 因此,我認為現在中國的介入,既是為了進一步為推進打擊邊境犯罪做出努力、也是為了試圖讓這些交戰各方達成某種形式的協議,以便讓當地貿易穩定。”
雖然中國與緬甸軍政府仍維持一定程度聯繫,但塔爾說,前者稍早已對隸屬緬甸國防軍的緬甸邊防部隊(BGF)代表發出了逮捕令,這是來自中國非常直接的信號,基本上希望緬甸軍方打擊自己支持的緬甸邊防部隊,也是公開承認緬甸邊防部隊的領導人要為這些犯罪活動負責,“這確實讓緬甸軍方陷入困境”。
不過,即便塔爾承認中國目前對緬影響力正日益增加中,但當美國之音問到,這些舉措是否能顯示緬甸和平進程已露出曙光時,塔爾給出否定答案。
塔爾說: “如果緬甸北部地區停火,很可能會導致緬軍重新部署部隊,對該國其他地區的抵抗行動者進行攻擊。 因此,你只會看到不穩定局勢轉移到緬甸其他地區,而不會真正看到,這種停火對當前危機產生任何長期系統性解決方案。 我想如果中國和其他國際參與者想看到這種情況維持長期,他們真正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接觸所有的反抗團體、以及所有試圖讓緬甸恢復民主及良好治理的各方,讓他們達成更多協議。”
挪威奧斯陸和平研究中心(PRIO)博士研究員、緬甸專家提哈(Amara Thiha)也認同塔爾說法,他告訴美國之音:“中國的影響力一直都存在,擁有讓緬甸情勢升級或降級的能力,因為所有團體在資金和後勤上都必須依賴中國支援。但如果你問的是,未來(中國)能不能促成顯著的停火狀態,這就很難說了,因為中方思考的停火狀態比較像是和諧相處和共同生活,而不是維持現狀,也與西方積極推動停火的意義不同。”
經濟危機暴露軍政府的脆弱
即便中緬邊境暫且安寧,但根據位於緬北克欽邦(Kachin State)首府密支那(Myitkyina)的緬甸“克欽邦研究中心”(Kachinland Research Centre)主任丹盛榕(Dan Seng Lawn)的觀察,緬甸現在仍處於經濟瀕臨崩潰、民不聊生的慘況。
丹盛榕告訴美國之音:“目前這裡物價飛漲,尤其是米和其他必需消費品,汽油價格也飆升,讓許多企業無以為繼。雖然現在在密支那附近沒有發生衝突,但在連接密支那和八莫(Bhamo,克欽邦貿易大城)的道路,戰鬥在那已持續了六個月,居民難以自由行動。”
國際金融組織的報告也與丹盛榕的觀察一致。綜合世界銀行(World Bank)
與日經亞洲(Nikkei Asia)於週二(12月12日)出刊的報告與消息,預計緬甸至2024年3月的通膨率將維持20%左右,且緬甸境內的主要交通路線遭到封鎖,使人員流動和貨物貿易備受限制,並導致當地市場食品和其他基本物品短缺。
世界銀行指出,緬甸武裝衝突擾亂了重要的貿易路線,特別是在緬北的撣邦,這是緬甸與中國進行邊境貿易的主要樞紐,物流成本也因此增加。
對此,丹盛榕也說,雖然現在克欽邦鄰近中國的邊境城市部分居民,還能與一些中國商人進行零星的商貿活動,但“還沒有真正恢復到政變前的狀態”,經濟情勢短期難以改善。
目前人就在緬甸商業首都仰光(Yangon)的奧斯陸和平研究中心的提哈表示,現在緬甸部分區域的運輸價格和商業管理支出費用已比以往暴增2倍,導致緬甸經濟確實處於“困難境地”,但這不僅是因為內戰影響,還跟當局幾乎三四個月就變更政策有關,導致商界無法即時做出反應。
提哈說:“有時緬甸當局的不同機構也沒有充分協調,確實造成了很多(經濟)瓶頸,例如緬甸中央銀行近期才決定再次重新實行浮動匯率制度,但貿易部門卻不太確定要如何因應。所以現在對緬甸軍政府的國家領導委員會(SAC)來說,最脆弱的部分不是武裝衝突,而是經濟危機。”
世界銀行預估,緬甸至2024年3月的經濟成長率恐僅達1%。
緬甸“一帶一路”停滯 衝擊中國能源安全佈局
在緬甸經濟大部分陷入癱瘓的情況下,美國和平研究所的塔爾表示,中國在緬甸的“一帶一路”建設也正受到嚴重衝擊,他說:“‘一帶一路’現在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當然,軍政權仍在發出信號,表示希望能推進這些高階項目,像是皎漂(Kyaukpyu)港口及其他鐵路項目等。軍政府正在傳遞的訊息是,它願意(與中國)簽署協議,問題是,軍政府沒有能力為這些項目提供安全保證。這似乎顯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因緬甸當前局勢難以推進。”
塔爾進一步表示,緬甸的“一帶一路”倡議持續無法推進,恐已經讓中國的能源安全戰略受到影響,他說:“中國在緬甸有一些相當重要的基礎設施和資產,其中包括中緬油氣管道,該項目是中國西南省份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來源。 該項目日益面臨越來越大的不穩定因素,數次差點遭到襲擊,現在外界更加擔心,緬甸的局勢可能對中國能源安全造成更廣泛的衝擊。”
中國恐讓緬甸毒品貿易和人口販運更猖獗
不過,即便之後“一帶一路”在緬甸的計畫獲得恢復,印度媒體News18於12月10日發表一份名為“中國如何摧毀緬甸並將其推入內戰”(How China Wrecked Myanmar and Pushed it into Civil War)的評論文章指出,緬甸部分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恐利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建立的基礎設施,讓當地的毒品貿易更加猖狂。
文章舉例說明,像是緬甸撣邦過去十年以世界第二大海洛因生產區、以及世界最大合成毒品生產地而聞名,不過2021年,老撾查獲了72噸用於製造冰毒(正式學名為甲基安非他命)的丙醯氯(Propionyl chloride), 這些丙醯氯原本要從中國江蘇省運往緬甸,足以顯示中國在維持緬甸毒品貿易上扮演著關鍵角色。
聯合國毒品暨犯罪辦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12月的最新報告估計,緬甸今年約生產1080公噸鴉片,也就是海洛因的必要原料,躍居全球最大鴉片生產國。
印媒的這篇評論文章還說,中國也是緬甸,特別是包含女童和婦女的人口販運主要幕後黑手,這些不利因素恐將緬甸推向無休無止的內亂和動亂。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