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風波發酵數日之後,國際品牌H&M發表聲明,承諾要管控目前的挑戰,重新贏得中國客戶、同仁和商業夥伴的信任和信心。但是,中國當局對其所稱的有些外國公司“一邊吃中國飯、一邊砸中國碗”的行為所展開的抨擊有增無減。觀察人士指出,這場抵制風波是中國政府在背後推波助瀾所引起的,而大多數老百姓的反應是理性的,這場風波會一如既往如地很快過去。
“吃中國的飯,砸中國的碗”
全球著名的瑞典服飾品牌集團H&M(亨內斯—毛里茨公司)星期三(3月31日)就中國一些網民和消費者抵制該公司產品的風波發表聲明,稱“正在與中國同仁共同努力,竭盡所能,管控目前的挑戰,找到前進的道路。”
H&M在中國民眾抵制該公司商品大約一周後發表的這份聲明說:“我們致力於重新贏得我們在中國的客戶、同仁和商業夥伴的信任和信心”,“對我們來說,中國是個非常重要的市場,我們仍然堅定對中國的長期承諾”。
事件的起因是,上週一(3月22日),歐盟宣布,因新疆當局踐踏穆斯林維吾爾少數民族的人權,對四名新疆官員和一家實體進行製裁。中國立即做出強烈反應,稱歐盟的製裁是“基於謊言和虛假信息”,並宣布對歐盟內部的10個人和4家實體實施制裁。
在此背景下,一個去年曾經被媒體報導過的H&M聲明“突然”被中國網民挖出,並在中國引發抵制浪潮。H&M的那份聲明對民間組織和媒體關於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被強迫勞動和宗教歧視的報告和報導,表達了深切關注,稱H&M產品所需的棉花將不再從新疆採購。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月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新疆少數民族被“強迫勞動”的指責完全是基於謊言,而且表示中國民眾不能接受“一邊吃中國飯、一邊砸中國碗”的行為。
隨後,在3月29日的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另外一位發言人趙立堅更是直接對所謂“詆毀”新疆棉花的外國公司說:“做生意講究尊重,一面賺著中國消費者的錢,一面對中國抹黑攻擊、損害中國利益。用一句俗話說,吃著中國的飯,還砸著中國的鍋。天下哪裡有這種美事!”
中共幕後推波助瀾抵制浪潮
在愛國主義,乃至民族主義土壤深厚,政治上要與黨中央和政府保持一致的中國,包括H&M等國際品牌公司去年在新疆棉花問題上的聲明,在中國代言明星和網民中引起強烈反彈。
最近,被中國媒體稱為“一群充滿正能量的明星”,紛紛發表解約或終止合作聲明。網上有人統計稱,大約有100多名明星和藝人與外國品牌公司解約或終止合作。
與此同時,中國的網上購物平台,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紛紛下架H&M的商品。中國的一些網民更是在這場抵制外國品牌風波中當仁不讓。有的微博帖文說,“抵制H&M,砸中國人的鍋,還想吃中國人的飯? ”,“支持祖國,抵制H&M,”,“造謠污衊中國者,不道歉就立馬滾出去! ”等等。
原籍中國湖南,目前定居台灣的“民間記者”和網絡日誌作者佐拉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國當局利用輿論工具,操控了這一波抵制風波。
他說:“中國這些年,從習近平上台以來,他們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情緒一直在被政府有意的放大,或者放縱,所以導致了民間的其它理性的聲音沒辦法出來。這種抵制是由政府主導、引導的一種抵制的聲音,並不是民眾自發的。”
佐拉認為,中國民眾,包括明星藝人在內,都必須要擁護國家、政府和共產黨,所以政府怎麼說,他們都會支持。他們不會考慮新疆的棉花是如何生產出來的,新疆的社會環境如何。但是,國際社會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很重要,消費者不應該購買使用強迫勞動生產出來的新疆棉花和產品。
民眾是真抵制,還是假抵制?
中國青島的一位李姓市民對美國之音說,“這些事情和老百姓無關”。
中國廣西桂林的觀察人士王德邦表示,互聯網打開了中國民眾的視野,獲取信息渠道的多樣化,老百姓的看法,不再是像過去那樣,“唯政府所言所信”。他說,這種在大城市發生的抵制現象,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麻木的,與己無關。
他說;“我甚至覺得,這種現象可能更真實地反映了中國當下普通民眾的心態。所以,所謂的抵制,民族主義的狂熱,很顯然背後有一些勢力的操控,推波助瀾,來渲染洩憤,故意誇大,通過網絡來宣揚這種民族主義。”
王德邦說,中國過往的歷史曾多次上演這種鬧劇,如當年一些民眾砸日本車。他說,這些事件的背後,不是表現民族主義的情緒,而是權力借民族主義的操控。
據江甦的觀察人士昝愛宗介紹,在抵制H&M風波仍在發酵之際,最近一些國外品牌,如耐克的運動鞋,因為降價促銷,引發了消費者蜂擁而至的搶購。
昝愛宗對美國之音說:“這就說明,到底是真抵制,還是假抵制。輿論讓人們抵制,或者當局說讓人抵制,老百姓就會抵制了,我認為,老百姓還是比較理性的。”
他說,中國老百姓對抵制風波的冷漠,還表現在老百姓的自我意識的加強,因為“錢是自己賺的錢,憑什麼要受政府、輿論的影響呢?”他說,國貨與外國品牌相比,質量差顯而易見,消費者有分辨的能力,很多中國消費者特別喜歡蘋果手機,就是說明了問題。
王德邦說,民眾對抵制的冷漠也是向社會在宣示,民眾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跟著權力的棒子來揮舞的時代了”,當局想通過鼓動民眾來達到他們的目的,也不會那麼容易得逞。
當局操縱抵制終將煙消雲散
觀察人士指出,就像當年抵制日貨一樣,這一波抵制H&M的所謂愛國主義、民族主義風波,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煙消雲散。
2012年,日本政府將其管轄的尖閣列島(中國稱“釣魚島”)國有化。中國宣稱釣魚島自古以來屬於中國,對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表示強烈反對。該事件在中國民眾中引起強烈反彈,發生了遍及多個城市的反日貨活動。一些地方甚至出現針對日本人、日企及日貨的打砸搶暴力事件。但這個持續了數日的反日浪潮漸漸消退,最後偃旗息鼓。如今消費者照舊購買日貨。
最近互聯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一些民眾自發地到H&M商店舉牌抗議,卻被警方強行驅離帶走。觀察人士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中國政府似乎在操縱有限度的抵制,而不是完全縱容民間抗議。
網絡觀察人士佐拉說:“既然中國政府表示不願意脫鉤的情況下,所以我相信,這場抗議不會持續很久,只是像徵性的抗議一下,然後繼續希望進入世界的經濟體系中。中國也沒有辦法跟美國主導的世界經濟脫鉤。”
江甦的觀察人士昝愛宗也認為,任何人為的抵制都會是暫時的,遵循市場規律的才會持久。當年挪威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授予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和平獎之後,中國政府停止進口在中國廣受歡迎的三文魚。但是隨著劉曉波獲獎事件的淡化,中國又重新恢復了進口挪威三文魚。他說:“因為政治原因抵制,但是事情一過去,就會恢復。只要是人為的,很快就會恢復的。”
有網民說,“中國人將再次購買耐克和H&M的商品,我們從來沒有成功抵製過任何東西。悲哀。”
佐拉表示,在中共當局對輿論和民意的操控下,中國對國內政策的製定會越來越糟糕。他說:“我相信,在這樣的操控下,會形成中共當局一家獨大的意見,及民族主義、國家主義主導的所謂民意。所以,中國的決策會越來越糟糕,因為民眾的意見沒有得到充分的討論,所以最終形成的政府決策,會越來越荒謬,越來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