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加拿大法官星期五(9月24日)簽署了釋放中國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命令。同天早些時候,美國法庭批准了美國司法部與孟晚舟達成的暫緩起訴協議,為結束引渡程序並允許孟晚舟返回中國鋪平道路。
美國紐約東區聯邦地區法院的法官星期五(9月24日)下午批准了暫緩起訴協議,並簽署了讓孟晚舟以個人名義擔保而不必繳納保釋金的具結保釋令。這意味著美國政府針對孟晚舟的欺詐案實際上已經結束。
孟晚舟從加拿大的溫哥華通過視頻參加了紐約法庭的聽證並對她的指控表示不認罪。
美國助理檢察官大衛·凱斯勒(David Kessler)在聽證上對法官說,美國聯邦檢察官與孟晚舟達成了一份暫緩起訴協議。如果孟晚舟滿足某些條件,美國政府將在2022年12月1日,即暫緩期結束時撤銷對她的指控。如果她未能履行這項協議的規定,那麼她將受到起訴。
孟晚舟在聽證上通過翻譯表示,就她所知,有關這個案件的事實陳述是真實的。她還同意她不會說或暗示暫緩起訴協議是“非自願的、不知情的或受脅迫的”,如果這樣做就違反了暫緩起訴協議的規定。
根據這份協議,檢方建議讓孟晚舟具結保釋,並將這個協議知會加拿大司法當局。
美國紐約東區聯邦地區法院的法官安·多納利(Ann Donnelly)說,她批准這項暫緩起訴協議,並簽署了具結保釋令。
儘管孟晚舟在聽證上對她的銀行欺詐指控表示不認罪,但她對檢方有關這個案子的事實陳述不提出異議,表明她承認在華為與伊朗的業務往來上誤導了國際金融機構。
美國司法部在聽證結束後發表的一份聲明中也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美國紐約東區聯邦法院代理美國檢察官妮可·博克曼(Nicole Boeckmann)說,通過簽署這份暫緩起訴協議,孟晚舟對她在實施一項欺詐國際金融機構的計劃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負責。
“她在事實陳述中所作出的承認證實,在擔任華為首席財務官期間,孟就華為在伊朗的業務運營向一家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進行了多次重大失實陳述,以維護華為與這個金融機構的銀行往來關係,”博克曼在聲明中說。 “孟所作出的承認證實了政府在起訴這起金融欺詐案中指控的核心——孟和她的華為同事對華為在伊朗的活動合謀欺騙全球金融機構、美國政府和公眾。”
美國司法部負責國家安全的代理助理部長馬克·萊斯科(Mark J. Lesko)說:“這項暫緩起訴協議將導致加拿大正在進行的引渡程序結束,否則該程序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
紐約的法庭聽證結束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最高法院同天晚些時候也舉行了聽證。加拿大政府的律師在法庭上要求撤銷引渡程序。法官簽署了釋放令,取消了為保釋設定的條件,使孟晚舟在被軟禁在家近三年後獲得自由。加拿大司法部說,孟晚舟有返回中國的自由。
孟晚舟是中國電信業巨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她於2018年12月1日在溫哥華機場被加拿大警方依據美國司法部的要求逮捕,在交付保釋金後一直在她位於溫哥華的豪宅接受監視居住,並一直通過法律途徑對美國的引渡要求提出抗訴。有關引渡案件的加拿大司法聽證已在8月結束,原定在10月21日作出裁決。
孟晚舟被指控誤導匯豐銀行與遭到美國製裁的伊朗進行非法的生意往來。她被控的罪名包括串謀實施銀行欺詐、銀行欺詐、串謀實施電信欺詐和電信欺詐。
人質外交
美國司法部與孟晚舟的暫緩起訴協議並沒有提及被中國關押的加拿大人,不過分析人士說,孟晚舟獲釋有可能為中國釋放兩名加拿大公民打開大門。
孟晚舟被捕後,中國政府拘捕了兩名在中國的加拿大人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邁克爾·斯帕弗(Michael Spavor)。北京關押“兩名邁克爾”的舉動普遍被視為是報復加拿大幫助美國逮捕孟晚舟。
今年2月,在加拿大倡議下,包括加拿大、美國、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共計58個國家的外長曾簽署了《反對在國與國關係中任意拘押宣言》,譴責一些國家把拘押外國公民當作外交籌碼。
紐約大學法學院退休教授孔杰榮(Jerome Cohen)認為,美國檢察官與孟晚舟達成暫緩起訴協議並導致最終撤銷對她的刑事起訴是一個好消息。
“我希望這為解決困擾美中關係的一系列其它問題開闢道路,” 他告訴美國之音。
《華爾街日報》在聽證結束之前的一則報導中說,“隨著兩國關係已經惡化,預期的協議解決了美中之間緊張關係的一個根源,特別是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本月宣布向澳大利亞提供核潛艇以對抗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之後。”
孔杰榮說:“最重要的是,我們都在等待釋放兩名邁克爾,以及中國政府將如何對他們的釋放合理化。”
8月中旬,在加拿大法院即將對孟晚舟案做出引渡建議前,中國判處邁克爾·斯帕弗(Michael Spavor)11年徒刑,驅逐出境,但未宣布何時將他驅逐出境。北京對另一名被關押的加拿大人康明凱(Michael Kovrig)還未做出判決。
中國法院還以毒品罪把原被判處15年徒刑的另一名加拿大人羅伯特·勞埃德·謝倫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改判死刑。
長期關注中國法律事務的孔杰榮教授表示,北京對謝倫伯格判處死刑也是由政治原因驅動的。
“他是第三個遭受中國任意人質外交的加拿大人,”他說。
獨立法律學者虞平覺得,這個協議是美中加三方政府檯面下妥協的一部分。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國政府會對加拿大的兩個半人質做出妥善處理,就是兩個邁克爾會提前釋放,謝倫伯格可能就是死緩,那麼,這個結果是各方都能接受的。”
但虞平認為,如果本案的最後結果中缺少上述要件則會向北京發出錯誤信號。
“如果這兩個邁克爾沒有很快被釋放,她(孟晚舟)只是認個錯,顯得美國急急忙忙對中國做出讓步,那會送一個什麼信號給習近平呢?”
虞平說,人質外交是習近平對西方的壓力測試。
“就是什麼時候他不靈活西方也會讓步。其實很多年來西方跟北京打交道在這方面一直像擱淺一樣,不能預測中國到底會怎麼樣。所以習近平已經變成近年來中國最不可捉摸的領導人,”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