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虛假訊息的分析人士說,中國正在效仿克里姆林宮的做法,力圖突出美國的錯誤,並把目前衝擊著西方的文化戰爭和身份認同政治拿來當作武器。
分析人士說,就像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的國有媒體一樣,中國的宣傳人員正在把關注的焦點放在美國和西歐的種族不公和收入不平等的問題上,旨在轉移人們對北京自身存在的侵犯人權的關注,包括拘押超過一百萬的穆斯林維吾爾族人。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最近的一項研究稱,“警察對非裔美國人實施暴力後發生的民間動亂被用來反擊批評香港警察對支持民主的抗議者濫用權力的聲音。”
“中國的虛假訊息努力正變得越來越老練,”大西洋理事會亞洲安全倡議的高級研究員、《中國的虛假訊息戰略》(China's disinformation Strategy)報告的作者德克斯特·羅伯茨(Dexter Roberts)說。
位於紐約的民主與人權研究機構自由之家研究中國及香港事務的主管莎拉·庫克(Sarah Cook)在自由之家最新一期《中國媒體快報》(China Media Bulletin)的一篇專欄文章中也指出,北京方面的虛假訊息手法正在趨於老練圓熟,並變得更加複雜精細。
她說,最近的研究總體表明,“大量人力和財力被投入到虛假訊息努力中,其整體的複雜性和影響都有所增加,官方賬戶和虛假賬戶之間的聯繫更加明顯,這使得中國政府更難以合理地推諉責任。”
她補充說,“當與中國有關聯的社交媒體機器人和網絡噴子2019年出現在全球虛假訊息的舞台上時,多數分析人士做出的結論是,特別是在實際用戶互動方面以及相對於這個領域中更老練的角色,比如俄羅斯政權來說,其影響力的深度與廣度是相當有限的。正如許多中國事務觀察人士所預期的那樣,這種評價現在似乎正在發生改變。”
中國社交媒體網站上的信息傳送反映了北京對美國種族政治的日益關注。
上個月,北京發表了一份關於美國侵犯人權和少數族裔待遇的報告,認為“在美國,種族主義是全面性、系統性、持續性的存在”。中國共產黨政府表示,美國“少數族裔遭受系統性種族歧視,處境艱難”。
這份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報告還聲稱,美國“政府應對疫情任性妄為導致失控,釀成人間悲劇”。
多年來,中國政府不斷說,外國和西方媒體應該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基本上用這種說法來反駁有關北京侵犯人權的指控。
而如今,分析人士說,北京的戰略更具對抗性,而且效仿克里姆林宮的戰術,在西方面前尋求變被動為主動。
就在中國發布這份報告的前幾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阿拉斯加舉行的拜登總統上任後的首次美中高層面對面會談期間與中方官員進行了激烈的交鋒。
在他的開場白中,布林肯提到華盛頓“對中國的行為---包括在新疆、香港和台灣的行為、對美國的網絡攻擊,對我們盟友的經濟脅迫的深切關注”。
美國官員說,中國的行為威脅到了維護全球穩定的基於規則的秩序。
“這就是為什麼它們不僅僅是內政,也是為什麼我們覺得有義務今天在這裡提出這些議題,”他在媒體拍照時的簡短開場白中補充說。
中國共產黨負責外交事務的最高官員楊潔篪以17分鐘的說教作為回應。他抱怨“美國干涉中國內政,而且也提出了美國的人權問題。
“中國在人權方面不斷取得進步,但美國國內在人權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他說。
布林肯回答說:“縱觀歷史,我們所做的就是開放的、公開的、透明地面對這些挑戰。不是試圖忽視他們。不是假裝他們不存在。不是試圖把它們掩蓋起來。”
中國的嚴厲言辭凸顯了北京在信息戰中越來越主動進取的戰略。這與中國的所謂“戰狼”外交是一致的。“戰狼”外交在2020年開始出現,此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指示中國的駐外使節在海外代表北京的利益時更加強勢,而且面對國際批評要大聲捍衛中國共產黨政府。
中國外交官的語調越來越尖銳,脾氣也越來越暴烈。西方官員說,中國駐西方國家的使節表現出的好戰態度,與鄧小平領導中國時的情況大不相同。鄧小平從1978年開始作為實際領導人統治中國。他在1997年去世。
傳統上,中國的使節在國際舞台上被認為屬於作風比較保守的大使,而如今,他們改頭換面了。批評人士說,這些大使散佈假新聞和篡改過的圖片,並且把西方的失誤與中國政府政策拿來硬比,這些做法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