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五(9月17日)召集了六位國家領導人和三位多邊組織的領導人開會,向他們發出這樣的呼籲:採取更強有力的氣候行動不僅迫在眉睫,而且有利於全球經濟。
這些領導人是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召開前六週舉行這次會晤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旨在規劃未來的全球氣候努力。
“我想表明,我們正處於一個拐點,而且有一個真正的共識,一個真正的共識,即雖然氣候危機構成了生存性的威脅,但這裡有一線希望,”拜登對通過視頻參加這次會議的阿根廷、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韓國、墨西哥和英國的領導人說。
“氣候危機也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了創造就業機會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真實而奇妙的經濟機會。”
拜登上任後最先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讓美國重返巴黎氣候變化協議。他的前任稱巴黎協定對美國來說是一個“糟糕的交易”並退出了這個協議。
這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旨在將全球氣溫的升幅限制在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1.5度。對於像美國和中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來說,這將需要大幅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中國和美國是兩個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對於美國來說,這需要在2030年之前將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50%到52%,這可能需要從煤炭等傳統能源向太陽能和風能等更綠色的能源做出重大轉變。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週五呼應了拜登的緊迫感。
“世界正處在氣溫升高2.7度的災難性的道路上,” 他在一份聲明中援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週五發布的一份報告說。 “這違背了六年前達成的實現巴黎協定設置的氣溫升高1.5攝氏度目標的承諾。如果不能實現這一目標,這個失敗將以生命和生計的巨大損失來衡量。”
這位聯合國秘書長直接把責任歸咎於發達國家。他提到,全球80%的排放是由20個最富裕的國家造成的。他呼籲所有國家製定更加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並呼籲發達國家兌現其1000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
中國缺席會議
但世界最大排放國中國沒有任何代表出席週五的會議,這一缺席引人注目。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能源和地緣政治的分析師尼科斯·特薩福斯(Nikos Tsafos)說,在討論氣候變化問題時,美中關係有很多潛台詞。
“雙邊關係比2015年巴黎協定談判期間更加複雜和敵對,很難將氣候問題與兩國之間的眾多爭端區分開來,” 他在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 “中國還試圖在氣候問題上把自己打造成一個領導者的形象,而且不怎麼願意做任何可能被視為向美國的壓力磕頭的事情。”
但他提到,中國的觀點也發生了變化。現在,他們也看到了獲利的機會。他說,多年來,中國企業一直是風能和太陽能行業的主要參與者,而且中國是一個比美國更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他表示:“不再需要說服中國向能源轉型傾斜。”
《巴黎協定》的197個締約方-包括國家和超國家集團-將於11月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舉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