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學年開學不到兩個月,接連發生5宗學生懷疑自殺事件。據香港大學最近公佈的數據顯示,香港自殺率由2020年起出現上升趨勢,去年15至24歲的青少年自殺率創歷史新高。有分析指年輕人自殺率急升源於疫情以及社會層面等因素,令年輕人感到“強烈無望感”。有年青人表示,對前景的絕望來自政制發展的單一化。
經過3年的新冠疫情之後,香港學生首個“復常”後的新學年9月初正式開始,不過,最近一個月內接連發生5宗學生懷疑自殺事件,引起各界關注。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9月8日公佈香港最新自殺數據,這項調查根據死因裁判法庭提供的數字,分析香港自殺率由2020年起出現上升趨勢,去年的自殺率為14.5、即是每10萬人當中有14.5人死於自殺,較2021年的12.3、每10萬人當中有12.3人死於自殺,增加接近18%。
香港青少年自殺率創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香港15至24歲的青少年自殺率創歷年新高,達到12.2、即是每10萬這個年齡層的年青人有12.2人死於自殺,比2021年急升22%,較2014年的6.2、每10萬青少年有6.2人死於自殺,8年間香港青少年自殺率大幅上升接近一倍。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分析,年輕人自殺率急升源於疫情以及社會層面等因素,令年輕人感到“強烈無望感”。他又表示新學年開學後出現學生自殺個案,呼籲社會關注年輕人情緒問題。
時事評論員譚美德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香港青少年自殺率創新高,最近甚至發生12、13歲的初中生自殺,他認為可能與近年社運及國安法實施之後的移民潮有關,呼籲港府應該正視這個問題。
譚美德說:政府到現在都不肯承認,就是香港出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移民潮,而其實它最大的衝擊肯定就是一些年青人,因為他們所有的朋輩支援可能沒有了,你沒有想過今日在你身邊的同學,明日他可能已經移民了、或者飛走了,那種朋輩沒有了支援那種失落其實怎樣衡量出來呢﹖而這個實實在在就是發生在現在的學界裡面,特別是在青春期的年青人,12歲、13歲那些最需要朋輩的時候,但是你今日的玩伴明日就已經飛走了(移民了),那種失落根本是沒辦法可能形容,而我們亦都沒有面對的。
社會制度反智令年青人感絕望
譚美德表示,很多年青人受朋輩離散等影響而產生的失落感,加上國安法之下出現的 “反智制度”,只可以“說好香港故事”,容不下任何反對的聲音,也沒有公開透明的渠道吸納年青人的意見,他認為是年青人對社會絕望的主要原因。
譚美德說:所以由“失落的一代”去到“反智的一代”就更嚴重了,你見到整個社會氣氛在國安法底下,其實很多事情你(政府)不容許說都沒關係,但是反而要你(年青人)接受講一些政權想繼續講的講法,而這些事情是令到年青人更加難接受,譬如現在可能常常要講“開心香港”,但是他(年青人)真的不開心嘛,你硬是要他整天“開心香港”,怎可能這樣發生呢﹖第二就是要“說好香港故事”,連批評都分分鐘犯國安法的時候、煽動仇恨政權,你說那班年青人在青春期、在叛逆期的時候,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底下,他(們)怎會有一個宣洩渠道呢﹖
隨著2020年6月30日深夜國安法生效之後,北京大幅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參選人提名門檻大幅提高,只有清一色的 “愛國者”可以參選,譚美德表示,這樣的選舉制度改變了香港過去賴以成功的重要社會體制,就是你努力會有用,但是目前這個新的體制讓年青人覺得,努力都沒有用,也讓年青人對發展前景感到絕望。
譚美德說:但是這個體制告訴你,努力都沒有用,因為你只要不是一個政權認可的人、不是政治正確的人,或者是“根正苗紅”的,你多努力都進不了那個圈,其實為甚麼那些年青人會感到這麼無力、這麼沒希望,就是這個原因了,因為過去香港就是無論你的出身是甚麼背景,只要你肯努力即使只是一個小人物,你都總是有機會可以飛黃騰達,無論政治、經濟都可以有機會去到頂尖,但是現在這個體制就告訴你,其實你努力都沒有用。
年青世代民情指數長居末席
另外,前身是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香港民意研究所,上星期二(10月10日)公佈“民情指數之年齡或世代分析”,運用了由2018年7月至2023年9月以隨機抽樣真人電話訪問的超過十萬個樣本,並以年齡及世代兩個變項劃分成不同的組別作分析,反映3個不同年齡、世代的市民,對官員、政府的滿意度、信任度,以及社會評價等。
結果顯示,18至29歲年齡群組的市民,民情指數過去5年長期居於末席,未達到100分的正常水平。相反,50歲或以上市民的民情指數為3個組別當中最高,除了2019下半年社會運動,至2020年下半年之外,這個年齡群組的民情指數一直維持在正常值100分以上。
而30至49歲市民的民情指數位則處於3個組別的中間位置,除了2022下半至2023年上半年之外,這個年齡組別的民情指數,都錄得正常值100分以下的水平,而最近的跌幅更是3個組別之中最大。
呼籲當局推動社會復和
對於香港民研的調查顯示,18至29歲年齡群組的市民,民情指數過去5年長期居於末席,譚美德分析,結果可能反映這個年齡群組的市民拒絕做“港豬”,他們仍然關心社會才會感到不滿,港府近年大力推動的“人心回歸”工程成效不大,他憂慮新一代香港年青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長大,未來的價值觀會變得扭曲,成為表裡不一的人。
譚美德說:只不過大家現在敢怒不敢言而已,所以在一個民調裡面反映出來的就是說,最關鍵那件事情就是說那個“人心回歸”工程做得很差。這一班人原來長期積壓著這麼大量的不滿,而他們慢慢會長大,就變成了另一批青壯年的時候,香港會怎樣呢﹖表面上好像甚麼事都沒有、表面上好像天下太平,實際上原來大家心裡面都是仍然有根刺。甚至乎我都看不到現在的政府想有社會復和的情況出現,如果想的話就不會常常還提及國安法,如果想的話就不會這麼多(反修例運動)被捕的人士,到現在都不知是否檢控。
譚美德表示,如果政府沒有釋出復和的誠意的話,很難讓新生代的民情回復合理的水平。
年青人指政制發展單一對前景無希望
現年18歲剛升讀大專院校的阿壹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年青世代的民情指數過去5年一直處於正常水平之下,可能是由於近年香港的政制發展,一直打壓年青人求新、求變的想法,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之後,已經沒有反對的聲音。
阿壹說:(2016年立法會選舉)有自決、本土等等(參選人) 成功當選立法會議員,但是自從2016年之後,不論是(前特首)梁振英政府,還是林鄭(月娥)政府一直都是有打壓這些人,令到很多年輕一輩,或者開明一些的人,就對這件事情不滿意,為甚麼我們的想法你就打壓,為甚麼建制那些就完全沒問題的呢﹖所以我覺得這是 (社會)滿意度原本就已經不是太高的其中一個原因。在2019年或者再之後,更加不用說了,狀況只是愈變愈差而已。
至於去年香港青少年自殺率創新高,阿壹認為,除了跟疫情有關,年青人對前景的絕望,也來自政制發展的單一化,尤其是即將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新選制連邊緣的建制派都可能容不下,不同政見的年青人不可能透過選票表態。
阿壹說:因為現在的選舉制度其實真的很單一。今次的區議會選舉,算是一個建制大黨的利益瓜分而已,建制大黨都是離不開那5個,即是民建聯、工聯會、自由黨、新民黨以及經民聯,這樣除了那5個(大黨)以外,應該沒甚麼其他政團會當選,所以聲音應該會愈來愈單一。
在這種絕望的社會氛圍當中,阿壹表示,很多年青人希望移民,或者留下來也會變得政治冷感。
阿壹說:無可否認這個狀況令到大家覺得,我做甚麼都是不成的了,我不論用軟性的方法去表達訴求,即是去表達訴求、或者好像參政,首先你不會入到那個門檻,第二可能用一些比較硬性(的方法),我出來遊行都可能被抓的,這樣就變相很多人(就覺得)算了,我們不要管這些東西,因為都輪不到我管了,或者是反過來不如走(移民)吧,這個我覺得都是愈來愈多人會選擇移民。
對施政報告無期望 亂世中需要裝備自己
特首李家超下星期三(10月25日)即將公佈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阿壹表示,對李家超的青年政策沒有任何期望。
阿壹說:期望我真的沒甚麼,但是我覺得應該都是離不開推那些青少年上大灣區發展那些內容,即是近幾年它(港府)都是說,要大灣區跟香港融合之類這樣的方向去發展,我覺得應該都離不開這些東西了。
阿壹表示,縱使社會上充斥絕望的氛圍,他仍然會選擇留在香港,將來希望成為社工幫助有需要的年青人,她認為亂世中最需要裝備自己。
阿壹說:我覺得今日可能是做不到的這些事情,但是只要你秉持著這個信念,其實有朝一日一定有方法可以讓你可能踏出一步,所以我覺得在這個亂世底下最重要是裝備自己,去繼續了解不同的事,不要當成“無事發生”那樣,即是就算我們不是現在立即表達一些事情出來都好,起碼我們知(道)正在發生甚麼事。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