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民調:逾半市民指政府忽視年輕人意見 學者批當局只著重國安拒溝通


香港民意研究所6月17日公佈有關青年政策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54%受訪者認為政府制定政策時,不重視年輕人意見。(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民意研究所6月17日公佈有關青年政策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54%受訪者認為政府制定政策時,不重視年輕人意見。(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3周年,據網媒統計共有814人被控暴動罪,其中超過10%案發時未成年。一項最新民意調查顯示,54%受訪者認為政府制定政策時不重視年輕人意見,42%受訪者認為香港年輕人發展空間小。有學者分析,當局在反修例運動後只重視中國國家安全,甚至政府提出的反修例運動政策研究計劃,都以國家安全為由不發佈研究報告內容,批評當局拒絕與年輕人溝通,預料新政府改組後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由親北京的立法會議員擔任局長,情況將會更差。

香港民調:逾半市民指政府忽視年輕人意見 學者批當局只著重國安拒溝通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1:27 0:00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019年推動修訂《逃犯條例》,疑犯有可能被引渡到中國大陸受審,引起廣泛爭議,當年由民主派組成的民間人權陣線69日起,發動多次超過一百萬甚至2百萬人參與的大遊行,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由於林鄭月娥堅持不撤回修例,及後引發持續超過半年的街頭抗爭,當中很多年青人走上街頭發聲,希望爭取社會公義及民主自由。

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3周年,據網媒統計共有814人被控暴動罪,其中超過10%案發時未成年。(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3周年,據網媒統計共有814人被控暴動罪,其中超過10%案發時未成年。(美國之音湯惠芸)

反修例運動814人被控暴動逾10%未成年

反修例運動爆發3周年,據香港網媒《法庭線》星期三(6月15日)報道,截止6月12日共有814人被控最高刑罰監禁10年的暴動罪,其中超過10%即是86人案發時是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香港民意研究所星期五(6月17日)公佈一項有關青年政策的民意調查,上星期五(6月10日)至星期三(6月15日)透過網上問卷,成功訪問4,797名12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

民研:54%指政府忽視年輕人意見

結果顯示,54%的受訪者表示,政府制定政策時不重視年輕人意見,認為重視的有18%,另有27%表示一半半。以政治取態區分,4,084名自稱民主派支持者,有81%認為政府不重視年輕人意見,認為重視只有1%;而473名自稱非民主派支持者,有37%認為政府不重視年輕人意見,認為重視的有28%,反映較支持政府的非民主派支持者,都有較多數認為政府不重視年輕人意見。

出席記者會的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李敏剛分析,當局在反修例運動後只重視中國國家安全,甚至政府提出的反修例運動政策研究計劃,邀請多名學者提交研究報告,最後政府都以國家安全為由不發佈研究報告內容。李敏剛批評當局浪費學者的心血,亦不重視有關反修例運動的研究。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李敏剛表示,當局在反修例運動後只著重中國國家安全,拒絕與年輕人溝通,可能令年輕人對政府失去期望。(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李敏剛表示,當局在反修例運動後只著重中國國家安全,拒絕與年輕人溝通,可能令年輕人對政府失去期望。(美國之音湯惠芸)

李敏剛說:反修例運動固然參與的人不只年輕人,但其實開始的時候是一些中學的關注組聯署,才慢慢帶起社會風潮,年輕人在反修例運動的參與,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但他們在想些甚麼﹖是甚麼鼓動到他們參與﹖甚麼激發到他們這麼大的能量去參與呢﹖政府未必認同他們出來的抗爭、示威,但是你要知道為甚麼會有這麼多年輕人有這樣的能量,而其實很多學者就做了研究,但是做了交給政府後被封印,就是說害怕國安考慮,所以不讓大家看,我覺得可能推進一步,害怕國安考慮,是不是就是如果講了一些你們以為的國安考慮之下,不中聽的說話,於是政策都不會跟著改呢﹖是不是浪費了這麼多學者的心血呢﹖

學者批當局只重視國安拒與年輕人溝通

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及候任特首李家超都表示,不會考慮特赦因參與反修例運動被定罪的年輕人,李敏剛表示,是否特赦不是最重要,他批評當局只是著重維護中國國家安全,拒絕跟年輕人溝通,可能會令年輕人對政府失去期望。

李敏剛說:其實我覺得以政府現在的取態,無論是林鄭月娥過往的取態,還是候任政府的取態,我覺得都相當憂慮的,就是說似乎大家都不是特別想去講這個問題,而我覺得這個就是你沒有好好的對話,去梳理的時候,無論誰對誰錯都好,其實那個心結都還在,其實我覺得這件事情會對之後就算可能那些沒有坐牢,甚至沒有參與抗爭的年輕人,都會有一個效應,就是說原來過了這麼大一場運動之後,對政府來講就是是非黑白對錯很簡單,總之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沒甚麼可以講、沒甚麼可以再討論的時候,可能其他的年輕人就會覺得,我即是沒有事情可以討論了,這樣不跟你講了,這樣就沒甚麼好講了,就對政府沒期望了。其實我覺得這個是一個相當大的憂慮,即是沒有一個很真誠可以對話的態度及空間。

前區議員指當局處理社運態度惡劣

出席記者會的葵青區議會前副主席張文龍表示,港府近兩年來處理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態度非常惡劣,他認為會令到大部份年輕人覺得無法跟政府溝通,他呼籲當局設法扭轉大部份市民覺得政府不重視年輕人意見的印象。

葵青區議會前副主席張文龍表示,大量香港年輕人出走可能會令經濟崩潰,他形容是社會的悲哀。(美國之音湯惠芸)
葵青區議會前副主席張文龍表示,大量香港年輕人出走可能會令經濟崩潰,他形容是社會的悲哀。(美國之音湯惠芸)

張文龍:如果政府真的不去做一些很實質、很標誌性的事情,去顯示它是有誠意去扭轉一個大家對它不重視年輕人意見、不重視年輕人生活的印象,甚至乎是會愈來愈多當時的抗爭者,可能已經坐完牢出來自由社會的年輕抗爭者,可能又被人抓回去,又被人修改控罪,我們只會看到政府是不是想令所有年輕人不再上街,這樣才是你喜歡的社會呢﹖這件事情是政府一定要想,是不是真的要這樣做。

4成受訪者指香港年輕人發展空間小

香港民研的調查顯示,有42%受訪者認為香港年輕人發展空間小,認為發展空間大的有23%,另有31%表示一半半。

香港網上求職招聘平台JobsDB星期三公布一項調查顯示,愈年輕的 “打工仔”對海外工作或移民更感興趣,當中以25歲或以下受訪者,為所有年齡組別中比例最高,達53%;以職級劃分的話,畢業一年以內的職場 “新鮮人”有6成對海外工作或移民感興趣;而高級管理層例如董事、首席執行官也有高達63%表示,有意到海外工作或移民。

大量年輕人出走或導致香港經濟崩潰

張文龍表示,這兩項民意調查的結果都反映,香港的管治問題去到一個市民無可忍耐的程度,無論是安老照顧、青年政策都令人失望,尤其是年輕人覺得政府不重視民間聲音,已經去到一個歷史高位,他認為大批年輕人面對一個沒有願景的未來,有意到海外工作或移民是自然現象,而大量年輕人的出走可能會令香港的經濟崩潰,他形容是社會的悲哀。

張文龍:無論青年人、這個社會的未來是不被重視,而過往在這裡住的老年人又得不到照顧,那麼我們只會看到一個簡單、而每個人都會想到的結論,就是沒有年輕人去照顧龐大的老人家群體的時候,這個社會的經濟很自然會崩潰。既然將來面對的是一個愈來愈少年輕人的,也愈來愈多老人的社會,而政府也沒有幫忙照顧老人的需要,唯一的選擇就是出去外面其他的國家找機會了。所以這個狀況其實一個正常人都會這樣想,對於香港這個社會來說是非常之悲哀的。

學者指香港失去多元發展空間

李敏剛表示,他跟身邊的學生聊天,都發覺很多學生有意離開,他認為可能是由於香港未來面對的經濟環境不明朗,一方面國際間有中美貿易戰、台海危機,另一方面香港失去多元發展的空間,他舉例即將舉行的鮮浪潮電影節,有兩部作品不獲電檢處批准播放,這些都可能是一些很重要的理由,令到年輕人覺得為何要留在香港呢﹖有機會離開為何不離開﹖

李敏剛說:剛剛看新聞見到鮮浪潮電影(),有兩部電影又不知甚麼原因被電檢處就說扣起了不准播放,那兩部電影你以為是不是有國安(問題)那些,又好像不是,那兩部電影不是講政治的,有一部電影講一個中學裡面的風紀,不知怎樣壓迫一些學生,跟著另一部是講一個偵探不知怎樣調查一個自殺事件,你見()就算是一些這樣的東西,可能都不知為甚麼無電檢處不讓通過,而 鮮浪潮就是一些新的導演,他們嘗試去拍一些新的電影,或者在香港電影裡面加入新的意念,這樣就沒有了一個機會。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無論是純粹想找工作,還是想做文化創作,你怎樣說服到一個年輕人留在香港呢﹖由於所有事情太過不確定,你都不知可以做些甚麼,為何不去一些可能比較確定,或者比較多自由空間的地方去發展呢﹖

評論員料新政府青年政策或更差

候任特首李家超即將於71日就職,他星期二(614)會見傳媒表示,新一屆政府重組架構後,將設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專注推動青年發展,制訂整體的青年政策和青年發展藍圖,創造青年向上流機遇,他強調會協助青年就業、創業和發展。據多家香港傳媒報道,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將由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出任。

時事評論員黃偉國表示,回顧過去5年林鄭月娥政府的青年政策,重點只是推動香港年輕人北上中國大陸大灣區發展,2019年社會運動後,教育政策只是強調國安教育,一切以中國國家安全為重點,社會上彌漫一股對年輕人仇視的態度,他預料如果由麥美娟擔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情況只會更差。

時事評論員黃偉國表示,失去國際化特色的香港,如何吸引中國大陸新移民也是疑問。(美國之音湯惠芸)
時事評論員黃偉國表示,失去國際化特色的香港,如何吸引中國大陸新移民也是疑問。(美國之音湯惠芸)

黃偉國說:你現在由小、中、大學都是國安法的一個框架框住了,即是不要說所謂焚書坑儒了,然後再講年青人向上流動了,似乎如果你說整個社會對年青人的態度,都是一種仇視的態度,你不要說社會流動了,你簡直當他() “地底泥那麼踐踏的話,流去那裡呢﹖這樣令人覺得邏輯上面都講不通的,所以我相信如果假設71日之後麥美娟上任做一些青年有關的工作的話,很快那個圖像就會見到,就是說第一又是叫(年青)人去大灣區,第二就叫(年青)人遵守國安法,第三就要守法,即是來來去去這三樣東西在未來幾年裡面,不知會不會去到5年了,可能在這幾年裡面日日聽到的了,但你說真的實質能夠幫助香港年青人的,有沒有呢﹖我絕對相信是沒有的。

黃偉國表示,麥美娟擔任立法會議員多年都沒甚麼功績,她近年最廣為人知的可能是反修例運動期間,盛傳在一個閉門會議用髒話罵林鄭月娥。黃偉國形容如果由麥美娟擔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有如幼稚園學生讀大學,他認為根本無法勝任。

失去國際特色的香港難吸引中國新移民

黃偉國坦言對新政府推動青年事務 “零期望”,社會上有一種看法認為,大量香港年輕人出走,可以由中國大陸新移民代替,不過,黃偉國表示,如果香港的社會狀況與中國大陸愈來愈接近,失去國際化特色的香港,如何吸引中國大陸新移民也是疑問。

黃偉國說:我也相信如果這些來自中國的國內新移民,他()渴望來到香港,不是他()想像2019年之前的香港,而是一個其實同中國(內地)、跟他()現在居住的環境完全一樣的一個地方的話,你覺得他()還有沒有移民意欲呢﹖即是如果你說走了30多萬(香港人),只有那麼8(中國大陸新移民)來的,這樣我就覺得未免太看輕中國國內的人對於香港的理解,如果你說香港在2019年之後,被人負面宣傳到是一個 黑暴基地的話,還會有一大群人移民來香港嗎﹖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