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四年前在年度共和日閱兵時主辦了東盟領導人會議,是新德里為東盟增加勢頭的象徵舉動。
這個努力正在加速,印度和美國等其他國家尋求抵制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加的影響力。
印度星期四開始主辦為期兩天的東盟外長會議,紀念與東盟關係30週年,討論加強合作的方法。2022年已經被定為印度-東盟友誼之年。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巴格奇(Arindam Bagchi)在6月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說,東盟與印度的戰略夥伴關係建立在強有力的基礎之上。他說,“東盟對印度的東向政策及其更廣泛的印太願景至關重要。”
儘管印度與東盟的外長們每年都開會,但新德里的會議被認為是一次特殊會議。
三個星期前,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在東京召開,美國總統拜登在會上啟動了印太經濟框架,增加在亞洲地區的接觸。除了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之外,汶萊、新加坡和泰國等7個東盟成員國也簽署了框架協議。
新德里觀察家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喬希(Manoj Joshi)說,“每個人都在試圖吸引東盟,因為其印太地區的中心性。你如果希望為這個地區有個可行政策,這些國家就很重要,”“東盟對印度也很重要。”
分析人士同時指出,北京雖然2009年以來一直是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東盟國家正小心平衡他們與雙方的關係。中國是他們出口的一個大市場。中國《環球時報》新聞網站說,東盟與中國的貿易2021年達到大約8780億美元。
與此同時,有些國家也與中國陷入海洋糾紛。
喬希說,“東盟國家十分務實。他們正在尋求從與雙方建立關係中獲利。”他指出,在中國變得越發咄咄逼人的時候,這些國家希望印太地區的戰略平衡。
但分析人士說,印度將需要增加與東盟國家的經濟接觸來提升其影響力。但印度繼續處於不利地位,因為印度沒有參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組織,今年1月生效。協議除東盟成員國外,還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印度由於擔心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廉價進口商品影響其本地產業而退出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新德里尼赫魯大學經濟研究與計劃中心教授達爾(Biswajit Dhar)說,“印度未能改善對東盟地區的出口,因為我們的製造產業不具競爭力,”“他們的市場是開放的,但你需要有能力進入。”
儘管沒有正式的證實,緬甸外長可能不會出席本次會議。緬甸去年發生軍事政變以來,東盟只允許緬甸非政治代表出席東盟的高級會議。東盟要求緬甸恢復民主,停止鎮壓政治領導人和活動人士。這次兵變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