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公明兩黨從去年5月起開始斷斷續續地討論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以及相關法案的問題,推動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自民黨與反對日本自衛隊參加海外戰爭的公明黨經過24次執政黨作業部會談判,終於達成協議。日本政府伴隨執政兩黨談判,擬定了相關法案條款,當天向執政兩黨提示,獲得同意。
日本自衛隊戰機去年緊急升空次數高達 943 次,比東西方冷戰時期日本最高的升空記錄只差一次,其中針對中國軍機的次數為 464 次。 在近 5 年日本防備外國軍機侵犯,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次數遞增趨勢中,去年比前年又增加了 133 次,主要升空機場是沖繩,突顯了日本加強西南防衛戰略中,沖繩重要的地理位置。
東京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月26日起正式訪美,將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談。預計會談議題包括亞投行問題。德國、法國、意大利宣佈加入中國主導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後,日本多數傳媒揣測美國不反對其盟國這樣做。美國財長傑克盧3月底訪問中國,有人甚至猜測美國也準備加入。
正在日本訪問的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今天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後發表了包含加強經濟合作、提高海洋安全能力合作內容的《聯合聲明》,維多多此行最受日本內外關注的焦點,是在菲律賓、越南對抗中國在南中國海建設人工島時,作為南中國海“後院”的印尼謀求日本海洋安全合作所顯示的南中國海局勢新前景。
在中日兩國周四東京恢復了時隔四年的第13屆安全對話後,日本公開顯現的首個變化就是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周五表明如果滿足日本要求的話,日本可能討論參加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日本財務大臣兼副首相麻生太郎周五(3月20日)早上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說:“如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能擔保日本要求的決策透明性和考慮了償還能力出資標準的話,日本有討論參加的可能”。
日本防衛省的智囊機構-防衛研究所(NIDS)星期五(3月13日)發表了2011年以來每年一次的《中國安全政策報告2014》,今年特別突出了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趨於任務多樣化的現狀分析。
中國民政部長李立國將在來臨的本周六(3月14日)訪問日本宮城縣仙台市,出席聯合國在仙台舉行的世界防災會議,包括日本官方電視台NHK在內的多個日本主流傳媒引述日本政府透露的消息時,關切地說明“這將是2012年4月中國文化部長蔡武訪日以來,中國部長級官員包括缺席國際會議在內,時隔3年首次訪日”。
日本多個主流傳媒網站1月6日上午的頭條都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莎琪幾小時前呼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二戰結束70週年的談話繼承前首相們的謝罪立場,以便與周邊國家改善關係。官方電視台NHK說,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莎琪的發言“是作為美國政府對新的首相談話展示希望繼承村山談話與河野談話形式的想法”,莎琪說美國希望促進日本繼續與周邊國家合作,通過圍繞歷史問題對話友好解決糾紛......
日本與美國、南韓之間12月29日簽署一份共享北韓核武器與導彈軍事情報的協議。日韓兩國都是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同盟國,美國分別與日本之間、與南韓之間都有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這次創設的三國共享軍事情報架構是通過美國為中介,日韓兩國間接地共享限定北韓開發核武器、發射導彈的軍事情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第三次政權星期三晚正式誕生,除了安倍經濟學能否成功這個主宰安倍政權存亡的經濟因素外,新政權伊始就面臨了二戰結束70週年這個日本對外發放政治、外交訊息的2015年。其中尤令日本內外關注的是在中日恢復首腦會談後,兩國仍在東中國海圍繞領土和軍事、軍備較勁的對立形勢和目前8成日本國民對美國有親近感的民意(內閣府今年調查結果)中,安倍將主導怎樣的日本與美國,以及日美與東亞同盟-韓國的關係。
在東京高級商店鱗次節比的銀座,現在已不易從外表上分辨出東亞遊客與日本遊客,不過手提幾個電飯煲的就幾乎能肯定是中國遊客。在日本,愛買電飯煲是中國遊客的象徵,日本人雖不理解中國人為什麼要那麼多電飯煲,但大部分日本人也不想懂,反正中國遊客愛購物且常買日本積壓的指甲刀......
日美兩國政府星期五正式決定延期修訂《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到明年上半年,這是把日美外交、國防部長今年10月發表的聯合文件中,設定今年內修訂《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的目標延遲約半年的決定。大部份日本主流傳媒星期五都指主要原因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顧慮明年4月舉行的地方統一選舉。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率領自民黨贏得了國會眾議院選舉勝利,可望把他的政權至少延遲4年。得以延續的安倍政權今後內政、外交會面臨什麼局面?研究中日關係的橫浜大學名譽教授矢吹晉說認為:「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問題上的糾紛各執己見,習近平政權不會考慮與安倍政權真正改善關係」。
日本國會眾議院第四十七屆選舉星期六是街頭公開競選活動的最後一天。自從11月21日首相安倍晉三行使提前解散國會眾議院的特權以來,經過12月2日政府總務省發出競選告示,日本朝野九大政黨的黨魁和候選人在各地選區的街頭演講后,星期六的選戰照例回到了首都東京的街頭。
中日兩國政府11月7日發表兩國恢復構築東海危機管理機制磋商的協議,三天後中日兩國首腦在北京會談時再確認了這一雙方協議。但近一個月來,這一協議仍無具體進展,以至於日本統合幕僚長河野克俊隔空喊話,敦促中國盡快開始實行協議。
中日兩國官方和半官方組織這個星期在中國的連串接觸被日本視為是上個月中日首腦在北京會談、改善關係的繼續。不過中日首腦會談以來,日本沒跡象顯示民間對中國的印象好轉。包括官方電視臺NHK在內的部分主流傳媒都關注這兩個中日官方和半官方恢復對話的舉措都時隔三年,可能標誌著中日首腦上個月會談後,中國對日改善關係的意向延續。
中日首腦是否會談、以什麼形式會談是現在APEC北京峰會逼近時,中日雙方本星期一個關注焦點。新華網星期一發表評述,稱中日首腦會談能否“破冰”要視安倍的行動。而日方也在議論日本不回應中國提出會談條件的局面下,中日關係面臨的局面和今後關係。
筆名為“變態辣椒”的中國漫畫家王立銘因諷刺中國時政,8月到日本旅遊期間,遭到中國的人民網等十幾家傳媒厲聲譴責和封殺,以至於他感到被捕危機,決定流亡日本。王立銘指出他的個案是習近平政權嚴酷壓制異見者的一個事例。
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內閣7月決定改變憲法解釋,容許行使集體自衛權以後,可能會更改以往日本國防“專守防衛”的原則,準備引進攻擊性武器裝備。東京大學教授、前防衛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松田康博說:“日美之間討論日本加強攻擊能力的事務去年就開始了”。目前日美討論的攻擊武器包括中程巡航導彈、可攜帶能向敵方陣地發射導彈的隱形戰機等。
日本言論NPO和中國《China Daily》今年聯合在中日兩國做的民意調查顯示,日本千名被訪者中93%的人對中國印象不佳,創下該調查2005年實施以來的最差記錄,在中國對超過1500人的調查結果顯示,對日本印象不佳的人雖比去年減少,但也仍高達86.8%。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