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L. Yellen)對美中貿易協定的價值表示懷疑,認為它未能解決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最緊迫的爭端。耶倫還警告,依然存在的關稅已經傷害了美國消費者。
耶倫本週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做出上述評論。
在《紐約時報》的專訪報導中,耶倫談及特朗普政府對36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時,質疑關稅是否設計良好。她說:“我個人的觀點是,對中國征收關稅的方式並沒有考慮到哪裡存在問題以及美國的利益是什麼。”
該報導說,特朗普政府官員試圖制定關稅,以保護汽車製造和飛機製造等美國關鍵行業免受中國出口補貼的影響。
但是拜登政府對價值360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尚未採取行動。
財長耶倫對《紐約時報》說,這些關稅無助於經濟。
耶倫說:“關稅是對消費者徵稅。在某些情況下,在我看來,我們的所作所為傷害了美國消費者,而上屆政府談判的協議類型在許多方面並沒有真正解決我們與中國的根本問題。”
拜登政府對美中經濟關係的廣泛審查已經持續了七個月之久。《紐約時報》報導說,審查需要回答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前總統特朗普於2020 年1月與中國簽署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該協議包括中國承諾購買美國產品和改變其貿易行為。
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緊張局勢日益加劇。這樣的情況下雙方難以達成任何新的協議。
該報導援引兩名參與中國決策的人士的話稱,中國官員歡迎美國採取任何單方面取消關稅的舉措。但他們表示,中國不願意停止其廣泛的工業補貼以換取關稅協議。
報導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過政府補貼等方式支持電動汽車、商用飛機、半導體和其他產品製造商尋求技術自力更生,並創造數百萬個高薪工作崗位。
兩位不願具名者對《紐約時報》說,在這些政策的邊緣進行一些調整是可能的,但中國不願意放棄其雄心。
《紐約時報》報導稱,特朗普政府還試圖說服中國官員放棄對高科技產業的大量補貼,但沒有成功;而時任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最終對中國商品開徵關稅,以防得到補貼的中國公司會將美國公司擠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