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回顧過去一年,香港政治形勢出現不少變化,港府提出的2017年特首普選政改方案,被立法會否決,下屆特首仍然由1,200人選委會選出。政改否決後,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宣佈退黨,並辭去立法會議員,另組智庫尋找建制與泛民之間的第三條道路。而年底的區議會選舉,多位雨傘運動後首次參選的「傘兵」當選,為香港政壇注入新勢力。踏入2016年第一季,立法會補選、高鐵撥款等議題,成為政治焦點。
承接2014年底持續79日的佔領行動爭取真普選,2015年上半年香港政治的焦點,是港府在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框架下制定的2017年特首普選政改方案,能否獲得全體70位立法會議員3分之2的大多數通過。
*泛民議員表明拒絕「袋住先」*
佔超過3分之1否決權的全體27位泛民立法會議員,多次公開聯署聲明,表明不接受「袋住先」的港府政改方案,多個泛民政黨及民間組織發起「全民拒絕假普選運動」,在全港各區宣傳拒絕「袋住先」的信息。
6月初,多個民意調查顯示,支持與拒絕政改「袋住先」的民意,都在4成左右,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出席反對港府政改方案的活動時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多項民意調查顯示,香港社會相當分裂,雖然支持「袋住先」的比率稍為多過反對,但是勉強「袋住先」不會令到香港政通人和,他認為,不應該接受假普選方案,讓香港社會出現「習非成是」的文化。
陳家洛說:「習非成是」是對於我們的政治文化、對於我們香港的尊嚴、對於我們一路走下去,作為一國兩制之下,我們有自己特色的一個國際城市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打擊。所以我覺得民意調查給我們一些數據,但是到最後這個也是為了香港的民主運動,為了香港的「港人治港」做出一個嚴肅的判斷,我們泛民主派是會堅決否決這個假普選方案。
*建制議員「甩轆」政改被否決*
6月18日香港立法會表決港府提出的政改方案,出現戲劇性的場面。建制派議員林健鋒在表決鐘聲響起後,突然要求休會押後表決,被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拒絕後,林健鋒與30多位建制派議員離開會議廳,最終港府政改方案只有36名議員參與表決,在8人贊成、28人反對下,港府政改方案被大比數否決。
民建聯前主席譚耀宗表示,表決前部分建制派議員離席,是想「等埋」另一位建制派議員劉皇發趕返議會,不過,有部分建制派議員仍留在會議廳,導致法定人數足夠投票,譚耀宗形容溝通上出問題、有「甩漏」,並非不想投票。
泛民立法會梁家傑表示,否決港府政改方案,是對北京發出清楚的信息。
梁家傑說:用了我們神聖的一票,否決了一個假普選,我們拒絕了「袋住先」,今日的否決是幫香港人,向中央(北京)政府發出一個很清楚的信息,香港人是未忘初衷,我們要真選擇、真普選。
*湯家驊退黨辭議員另組智庫*
在政改表決前10日,前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6月初宣佈成立名為「民主思路」的智庫,尋找建制與泛民之間的第三條道路。湯家驊表示,「民主思路」的成立特別關注一國兩制如何走下去,在「放棄真普選」與「全面對抗」這二元對立之外,堅持對話,另覓出路,目標是令港人有新選擇,不希望政改失敗以致拖垮一國兩制的實踐。
湯家驊說:我們組織這個組織(民主思路)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改變無論北京或者香港的政治文化,不要只是著重政改過不過關那一刻,而是要先前大家要有足夠的了解,以及相當程度的共識,我們要滿足到一國兩制之中的一國,但是也不可以忽略兩制的重要性,這個一向對香港人來說,都是一個相當具有挑戰性的課題,所以我們希望用一個跳出框架的模式,去處理未來政改的問題。
在立法會否決港府政改方案後,湯家驊6月底宣佈退出公民黨並辭去立法會議員,10月1日生效。由於湯家驊是新界東的立法會民選議員,他辭職後當局安排2016年2月28日投票補選,任期大約半年,而明年9月立法會將會全面改選。
*公民黨楊岳橋參與新東補選*
湯家驊辭任立法會議員,將會牽動泛民能否守住立法會分組點票否決權。因為泛民與建制派在地區直選中分別是18和17人,民建聯的曾鈺成因為擔任主席不投票,泛民現在地區直選上較建制派多兩票,如果湯家驊的席位由建制派勝出,泛民在分組點票的優勢容易失守,在2016年上半年,建制派可能提出很多改變會議規則的議程,令泛民不能夠運用「拉布」等策略。
2012年伙拍湯家驊參選新界東立法會議席的公民黨新界東支部主席楊岳橋,12月底舉行記者會,正式宣佈參選明年2月28日的新界東立法會補選。楊岳橋以「香港人,上陣」作為競選口號,把選舉比喻為「票站」的中港足球大戰。楊岳橋表示,11月22日的區議會選舉是上半場,香港人入了一球;新界東補選則是上半場的加時賽;而明年9月的立法會選舉是下半場,明年年底的特首選委會選舉,是下半場的加時賽。
楊岳橋說:如果我們香港人能夠每一場、每一個時段都入到一球的話,我們就有機會將這個訊息、強烈的信息告訴北京,我們不要梁振英。
*新東席位關乎泛民分組否決權*
楊岳橋表示,新界東補選的立法會議席,任期只有半年左右,但是非常重要,因為明年3月開始,立法會將審理包括一地兩檢及高鐵撥款等與一國兩制息息相關的議案。
楊岳橋說:究竟這個一地兩檢政府打算怎樣做,現在我們收到大量的風聲,可能將會繞過基本法、將會不尊重基本法的情況下,在立法會強硬通過申請撥款,這半年是非常重要,因為這個就是首要的一仗,就是補選之後其中一樣,香港未來的基本法、一國兩制的尊嚴能不能夠得到捍衛,這個就是重要的時刻。
目前傳出有意參選立法會新界東補選的人士,包括建制派支持的民建聯周浩鼎,以及親建制無黨派的西貢區區議員方國珊。退出民主黨、主張走「第三道路」的政黨新思維,亦曾經透露正考慮該黨是否派人參選。如果決定參選的話,候選人可能是前民主黨成員黃成智。
*泛民區選成績高於預期*
而去年底雨傘運動後,第一場全香港的選舉是11月22日的區議會選舉,結果顯示,投票率達47%,較上屆2011年高5%,創歷史新高。泛民區選聯盟共獲得105席,當選率超過46%,成績高於預期,當選席次也較上屆的85席大幅增加20席,約佔整體431個議席的25%。
多個雨傘運動後成立的「傘兵」組織,派出成員參與區議會選舉,8位首次參選的候選人成功當選。其中「灣仔好日誌」成員、29歲的楊雪盈以250票之差,擊敗建制派新民黨的王政芝,當選灣仔大坑區議員。
楊雪盈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雖然有參與雨傘運動,但不會定義自己是「傘兵」,因為傘兵的定義並不清晰。楊雪盈表示,今次參選區議會是雨傘運動公民覺醒,以致公民參與的事情,她認為今次參選以致當選,與她的參選政綱「社區驚喜」一樣充滿「驚喜」。
*政治素人成政壇新勢力*
楊雪盈表示,她以「政治素人」的身份參選,並成功當選,可以在雨傘運動後,香港政治分為「藍絲」、「黃絲」的嚴重分歧下,帶出一個訊息,政治其實就是生活,不同政治理念的人都應該多參選社區事務。
楊雪盈說:一個不是那麼傳統背景的人去參與區議會,其實意味著甚麼﹖而我又當選,可能一個訊息就是希望,可能也是我想參選的時候給大家,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得。而我今次參選,我的經費、我的幫手,全部都是靠大家、靠我身邊的朋友,以及他們的朋友、靠網上的力量,一班同路人的支持,令到我去做到這件事。
楊雪盈表示,雨傘運動後有部份參與者進入迷惘的狀態,而8位參與過雨傘運動的「政治素人」成功當選區議員,可以為香港政壇注入一股新勢力,她認為這股新勢力不只是當選的人,例如有落選的傘後組織成立辦公室、「影子區議會」,繼續關心及監察社區事務,這些力量可以從社區擴散,她期望香港的政治能夠有更多元的聲音,她認為支持「政治素人」的不一定是年輕人。
*務實本土派成區選大贏家*
楊雪盈說:我覺得未必是年輕人一定會支持年輕人,但是無疑我們的參選是會帶多一些不同的選擇給他們,我很希望即是如果長遠些看,香港政治力量的構成不是好像現在這樣單一,是一種不同、多元的構成,而這些多元構成的議會,是可以照顧到不同需要的人。
泛民主派的新民主同盟今屆區選在全港各政黨當中表現最出色,16名候選人當中15人當選,較上屆2011年的8席增加接近1倍,勝出率高達94%,其中大埔怡富選區的任啟邦取得4,148票,成為今屆區選得票最多的「票王」。
新同盟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在西貢運亨區,以超過3,100成功連任,繼續成為「雙料」議員。范國威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近年中港矛盾激發香港年輕人本土思潮的興起,新同盟反對假普選及務實本土派的立場,在區選結果中反映獲得選民認同。范國威並表示,今屆區選年輕選民增加,他們也希望從政的人能夠年輕化,並要求候選人注重本土議題,提出一些具體政策解決中港矛盾的問題。
*泛民建制同關注本土論述*
范國威說:而我們認為我們的務實本土路線,即是相對於有些團體,他們可能要求「建國」,是很不同的論述。亦有部份建制派的政治力量,嘗試透過抹黑,甚至黑函,將本土主義或者本土思潮,同港獨扣連在一齊,選民很明顯,在我們新民主同盟贏出的選區,是表示或者表達了他們能夠很清楚地區隔(本土與港獨)。
范國威表示,明年9月的立法會選舉,本土議題將會成為焦點之一,而泛民主派的民主黨、公民黨都有意加強本土論述,甚至建制派的青年民建聯最近都表示有意加強本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