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性別政治在2017年成為美國的重要議題。那麼,女性在中國的政治、就業和文化現狀如何呢?中國共產黨今年推出的新一屆的政治局常委清一色由七名男士擔綱。在這個現象的背後,關注性別議題的專家們提醒說,從政府、企業到家庭,女性在中國社會和職場上受到公開與隱藏的性別歧視議題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
男性為主的政治局
中國共產黨政治局現任成員中,孫春蘭被喻為“權力頂峰最孤獨的女人”。雖然政治高層中缺少女性並非中國獨特的現象,非男性執政也不代表就能促進性別平等議題發展,但是有觀察人士認為,此現象與性別就業歧視有關。
資深律師陸妙卿關注中國與美國社會的性別與就業歧視問題,也是2016年被號稱為“廣州就業性別歧視第一案”原告代理律師之一。陸妙卿律師表示中國女性就業率相對高,但是很少人能做到管理階層,即便是領導崗位,也多半是副職。
陸妙卿對美國之音說:“中國社會傾向於認為男人比較能夠掌控大局,女性擅於著眼細節。這種對性別的刻板印像是導致女性擔任一把手比較困難的原因之一。”
自我懷疑、低自信、以及不可能的完美女人
中國知名招聘網站智聘發佈的《2017中國職場女性現狀調查報告》發現,中國職場上男性大約有13%對自身能力沒有信心,但21%的女性缺乏自信,比男性高出8個百分點。
陸妙卿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女性遠遠其實比她自己想像的更好,但是她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但是更多的是我們要看到為甚麼女性會有這種信心不足或是說對自己的價值確認不足的現象,更多的是因為社會的塑造和社會對女性的輕視造成的。”
社會期待女性完美,年輕的一代也倍感壓力。
“對女性鋪天蓋地的苛刻要求令人頭痛。。。對‘完美女性’有著不可能的要求。”
性別刻板印象影響女性就業
女權與性別權益觀察家們發現女性的公共生活受到公開的或迂迴的歧視。以職場為例, 中國的招聘網頁上,從位於北京的後勤行政專員到上海的倉庫主管,仍會見到雇主把“男性”列在任職要求內。性別議題專家們認為,這與體現在家務分工性別不平等各方面的性別刻板印像有關。
陸妙卿說:“職場成功的女性通常都會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但是很少有男性會被問到同樣的問題。”
蕭慧教授任職於美國堪薩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她告訴美國之音:“現在女性的性別角色基本上。。。最主要的她的角色就是在一個私有化的家庭空間內部的一個賢妻良母。”
蕭慧舉例,2004年火紅的電視劇《中國式離婚》中產階級式家庭就是完美家庭的典範。這樣的中產家庭式的賢妻良母可能會把燒飯洗衣的家務勞動轉嫁給其他階級的人口,比以前的賢妻良母更重視情感勞動,維持家庭的價值、文化等等的內部人際關係,以及一系列的中產階級定位的消費活動。
勞動法律執行不力且維權成本高
中國的勞動法律明文禁止招聘階段的性別歧視,但是沒有具體措施,招聘階段的性別歧視也沒有就此消失。
陸妙卿律師代理的“廣州就業性別歧視第一案”,原告高曉(化名)應徵廚房學徒,但是,惠食佳公司旗下的名豪軒酒樓只願意招男廚師。一審法院認定招聘過程構成性別歧視,裁判被告惠食佳公司與名豪軒酒樓須賠償高曉人民幣2,000元賠償費(折合美金約304元)。後來高曉上訴到廣州中級人民法院,法院於2016年裁判要求被告以書面道歉。
她說,時至今日,這起案件仍然是中國招聘階段性別就業歧視案中唯一一起獲得書面道歉的案子。
陸妙卿說:“我覺得比較可笑的是,在家里女性會被認為要承擔做飯的責任,但是當女性想要用這個技能獲得一個有報酬的工作的時候,就會被認為是不合格的。 ”
她表示,到2017年為止,中國祇有數起招聘階段性別就業歧視案件,顯示出大多數人不會運用法律途徑來維權,其中一個原因是訴訟費用高昂與能獲得的賠償不成比例。即便是明目張膽地不招女性這樣的招聘過程,賠償費“不足以彌補法律的費用、維權的費用。”
她說:“對企業對招聘者來講,這種違法的成本是非常低﹐基本上可以說就是他完全不在乎這個違法的成本。”
大眾文化與“直男癌”
流行文化也形塑了大眾對女性的觀點。蕭慧認為,尤其對於年輕人來說,主流大眾流行文化有意思也有娛樂性,它的影響力可能遠遠超過了全國婦聯。
2017年在中國上映的一些國產電影也展現了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
蕭慧說:“像今年票房最高的《戰狼2》就是那種非常典型的男性荷爾蒙和民族主義情緒的結合,女性基本上就是花瓶的人設,等待男性的拯救。”
再舉例而言,蕭慧說,知名博主韓寒的電影《乘風破浪》的主題曲《男子漢宣言》被一些網友批評為“直男癌”。這首改編自日文歌曲的歌詞說著“你在每天晚上不能睡得比我早,你在每天早上不許起得比我晚,飯要做得很香甜,打扮起來要大方,還有婆婆和小姑都要和睦的相處。。。”
她解釋,網路用語“直男癌”指的就是以男性為中心的視角,包括男性沙文主義等意涵。
但也有積極的例子。
蕭慧指出2017年的《閃光少女》談及如何集體運用共同的努力和經驗,突破年齡和性別不平等,挑戰男性主導的“專家權威父權”世界,而《嘉年華》探討了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面對的社會與家庭壓力,把亟需關注的性別議題帶到公眾視野裡。
蕭慧說:“所以我覺得還是有希望的,還是有很多很多媒體的或者是電影從業者他們在做這方面的努力。”
未來展望
前瞻未來,律師陸妙卿建議從法律、教育和社會支持各方面來著手改善中國社會基於性別的就業歧視。
她說:“我認為國家在法律層面它其實必須第一個普及一個反歧視的概念,它需要出台專門的、具體的性別就業平等措施,將原則性的法律條文計劃落實。” “第二個它可以設立專門的平等就業委員會。。。在沒有設立專門的平等就業委員會之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監督和落實就業平等措施。第三個是要加大違法企業的違法成本。”
陸妙卿還認為男性育嬰假以及男性採取避孕措施可能起到分擔家務以及保護女性的作用,而中國政府能扮演提倡與推動這些思想的角色。
蕭慧則舉例說到1980年代之前的電影,像是《李雙雙》,裡面描述的就是農村女幹部的正面形象。在那之後,像是《芙蓉鎮》等電影裡面是把女性領導妖魔化。
她說:“所以我們包括在流行文化、影視方面的從業者是不是可以重新再回到這個傳統,再去重新塑造不管是在底層或者相對來說高層一點的里面的女性能夠起到領導作用的這種新的形象,而不只是說女性作為妻子、作為母親、作為美麗的花瓶的這種形象。它至少可以給人一種新的文化的想像,某種意義上也是給年輕的觀眾帶來新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