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本主義危機後受質疑但未被放棄

  • 杜林

以自由市場理念為核心的“華盛頓共識”在金融危機之後受到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質疑﹐有人甚至提出所謂的“北京共識”與之抗衡。專家認為﹐這是危機後發展模式的新思維﹐但即使新興市場國家也沒有放棄自由市場的理念。

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是1989年出現的針對拉美與東歐轉軌國家的新自由主義的經濟理論。金融危機爆發後﹐這個理論受到新的挑戰﹐不少發展中國家都在思考新的發展模式。

《後華盛頓共識》(The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文章作者﹑華盛頓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總裁伯索爾(Nancy Birdsall)5月10號指出﹐華盛頓共識爭議最大的莫過于倡導金融資本全球自由流通的理念﹐美國經濟學家蘇布拉馬尼亞(Arvind Subramanian)將這種理念稱為海外財政偶像(Foreign Finance Fetish)﹐認為是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這種理論受到質疑。

伯索爾說﹕“這是美國市場體制的又一個手段﹐可能受到發展中國家更多的質疑。這些並沒有妨礙人們繼續相信資本主義是正確的經濟制度﹐繼續相信市場有效。但政府對市場的管理程度要高于美國人所理解的自由市場經濟。”

伯索爾預計﹐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未來十年會進一步調整經濟政策﹐放棄一些自由市場機製﹐提高抵禦全球化競爭壓力的能力。

伯索爾說﹕“金融危機讓發展中國家的民眾和政府看到很多的動蕩因素﹐意識到需要對全球化構成的高風險進行有力的回應。全球化既帶來好處﹐也帶來了風險。如果需要社會穩定﹐你就最好在危機爆發時想辦法保護就業﹐在糧價突然上漲﹑或油價突然下跌時保證不至發生政治麻煩等等。”

一個顯著事例是大部份新興市場國家現在都增加了外匯儲備﹐加強了金融監管。一些國家甚至從全球金融危機得出結論﹐即中國等極權國家比民主國家更能有效地對應金融危機﹐這是所謂北京共識的一個重點內容。

儘管華盛頓共識受到諸多質疑﹐但喬治布殊政府時期的美國貿易代表蘇珊‧施瓦布(Susan Schwab)指出﹐即使是金融危機發生之後﹐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也並沒有徹底放棄自由市場理念﹐因為這正是他們經濟發展獲得成功的捷徑。

施瓦布說﹕“我們今天看到的發展最快的國家﹐都是因為他們人口眾多﹐並在1990年代開放了市場﹐還實行了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坦率地說﹐他們今天取得的經濟發展成果﹐更多是這些因素造成的﹐而不是任何一種產業政策的結果。要說已經產生了新的發展模式﹐還為時過早。”

施瓦佈希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能夠繼續開放市場﹐與發達國家開展更多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共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