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太陽能產業或成為下一個“新疆棉”:美中在氣候變化領域是否還有合作的必要?

美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的太陽能板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新疆太陽能產業或成為下一個“新疆棉”:美中在氣候變化領域是否還有合作的必要?

美國太陽能工業協會(SEIA)上週發布一份供應鏈追溯指南,旨在幫助太陽能公司避開涉嫌強迫勞動和其他非道德勞工行為的產品,此舉被認為是美國太陽能產業對於中國新疆強迫勞動問題的最新回應。

有跡象顯示,新疆太陽能產業或許觸發下一個“新疆棉”爭議,面臨美國政府的禁令和全球企業及消費者的抵制。

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諮詢公司地平線諮詢(Horizon Advisory)去年的報告顯示,一些主要的中國太陽能企業在政府的幫助下,使用了從新疆地區轉移來的勞動力。這些公司包括保利協鑫能源、東方希望集團、大全新能源、新特能源和晶科能源等。

以保利協鑫為例,根據其網站信息和中國華夏能源網等的報導,這家公司2017年以1.5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光伏材料的鼻祖SunEdison,2018年與科羅拉多州簽署光伏電站供電協議,北卡羅來納州也建有其名下的光伏電站。大全新能源和晶科能源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據《紐約時報》稍早的報導,美國勞工聯合會和產業工會聯合會(AFL-CIO)主席理查德·L·特魯姆卡(Richard L.Trumka)敦促拜登政府禁止進口新疆地區含多晶矽的太陽能產品。

3月底,美國參議院八名共和黨議員提出一項議案,要求禁止美國聯邦政府採購中國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板。

禁止新疆太陽能產品將對美國太陽能產業產生一定衝擊。中國在太陽能的全球供應鏈中佔主導地位,尤其是製造太陽能電池板的重要材料多晶矽。

2020年,中國在全球多晶矽產量的份額高達82%。而2019年的數據顯示,新疆的多晶矽產能占到中國總產能的45.3%。

美國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公司SunPower市場政策和策略總監蘇珊·利塔(Suzanne Leta)告訴美國之音:“全球太陽能產業要用到的多晶矽,有50%來自中國新疆,同時還有很多相關的產品和組件。”

全面禁止新疆的太陽能產品,將意味著美國太陽能行業的成本上升,也隨之影響到拜登總統最近提出的大規模基建計劃。

拜登在4月表示,要在2030年前把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削減50%-52%,公用事業公司到2035年實現100%無碳發電,而太陽能等綠色能源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貿易專家威廉·賴因施(William A. Reinsch)告訴美國之音: “拜登總統很在乎人權問題,我不認為他的立場會改變,但結果就是太陽能產品會變得更貴,也會延緩美國太陽能普及的速度,繼而和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政策衝突。”

SunPower公司的利塔同時是美國太陽能工業協會的董事會成員,她認為,儘管禁止新疆太陽能產品意味著價格和供應鏈方面的困難,但人權應該是該行業的底線。

她說:“這並不是針對中國,而是中國這一具體的區域,也就是新疆,存在著嚴重的人權侵犯問題。不管供應鏈來自哪裡,我們都不能允許強迫勞動,這不容置疑。”

美國太陽能工業協會發布的追溯指南,能幫助美國公司確認材料來源,並維護符合道德標準的薪資水平,將強迫勞動盡量剔除在供應鏈之外。

貿易問題專家賴因施也補充說:“經濟方面是可以解決的。如果我們堅持維護人權,不讓中國產品進入美國,我們還是有其他渠道可以購買產品,這個問題可以解決。但是我們一旦放棄人權,那麼其他國家也會放棄。總的來說,如果我們堅持維護人權,其他方面可以補救;不這麼做的話,我們就會失去人權這個重要的陣地。”

4月中旬,美中兩國發表聯合聲明,稱將“致力於相互合作”,以共同應對氣候危機,但新疆的人權問題似乎是兩國在清潔能源領域合作上難以迴避的障礙

賴因施認為,只要美國還在香港、台灣、新疆、西藏等一些列人權問題上對中國施壓,美中之間直接合作的可能性不大。他說:“我認為,在氣候問題上,他們會繼續朝他們的方向前進,我們會按照我們的方向前進,但是我們和他們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不確定我們能夠合作,但是會並行不悖,其結果還是對氣候變化問題有利的。”

中國政府早在2015年發布的《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中提到,氣候變化可能進一步加劇中國的洪水、乾旱、海平面上升和大氣污染等等,威脅到居民的健康,危害農業和食品安全,限制沿海地區的發展。不論是否與其他國家合作,氣候變化都是中國必須解決的問題。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John Kerry)曾表示,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的減排承諾“不夠好”。

中國目前計劃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比多數國家設定的2050年晚10年,而中國傾向於強調發達國家需要在減排上承擔更多責任。目前中國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約佔全球28%。美國位居第二,約佔15%。